李志铭
蔡申熙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曾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1930年初调中共中央长江局任军委书记,不久被派赴鄂东南阳新、大冶和蕲(春)黄(梅)广(济)地区领导游击斗争。
他指挥红八军四、五纵队北渡长江,在20多天内战宿松、取六村、攻广济、克漕河、占英山,五战五捷,并在两个月内组建起红十五军,创造了红军历史上建军时间最短的纪录。
红十五军虽然成军迅速,但其先天不足也非常明显。他们面临着极大的困境:首先是兵员不足——红十五军全军只有两个团,不过2000余人;其次是装备奇差——眼看隆冬将至,天气寒冷,红十五军的指战员大多身着单衣、草鞋,最致命的是枪支、子弹奇缺,全军只有1000来条枪,平均每支枪只有3发子弹。周围国民党军蜂拥而至,敌众我寡,怎么办?蔡申熙想到了自己的黄埔同学,鄂豫皖苏区红一军的军长许继慎、副军长徐向前。“向红一军寻求援助!”于是,蔡申熙率部北进大别山,到达鄂豫皖苏区。
不料,此时红一军已经远离鄂豫皖苏区,在皖西地区与敌人作战。得知鄂豫皖苏区“兵力空虚”,负责“围剿”的国民党军欣喜若狂,火速下达了进犯鄂豫皖苏区的命令。“白匪”万万没想到,在“兵力空虚”的鄂豫皖苏区竟会遭遇另外一支红军——蔡申熙率领的红十五军。
保卫鄂豫皖苏区的重担,就这样落到了不远千里来到大别山寻求兄弟部队支援的红十五军将士肩上。当时敌我力量悬殊,红十五军有些人认为要撤回去。
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书记曾中生亲自到部队进行动员:“我们已急令红一军回师救援,目前根据地也还有两万兵力可以与敌周旋。”
曾中生掰着手指认真数道:“特委手上有6个教导队,约3000余人枪,加上黄安、麻城等6个县的地方武装,再加上各县、区半脱产的补充军、赤卫队,总数肯定有两万人。”
曾中生接着说:“但你们是主力,他们一时半刻集中不起来。”
蔡申熙说:“留下来肯定凶多吉少,甚至还有可能全军覆没。但是,现在往回走就安全吗?我们不仅要突破敌人7个师兵力的包围,还要抵抗敌人一路的堵截,即使能安全回到蕲黄广,那里同样有敌军张网以待。我看,回去也是凶多吉少。”
蔡申熙大手一挥,朗声说道:“我們是红军战士,为人民打仗,为革命牺牲,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们此行本来是做客的,现在要反客为主,主人不在,我们这群客人要帮主人打狼。我的意见是坚决地留下来,下决心粉碎敌人的进攻。大家不要忘了,在我们后面,红一军正日夜兼程地往回赶呢!”
蔡申熙的话掷地有声,是啊,为人民打仗,为革命牺牲,这难道不是红十五军成立以来,处处受到百姓拥护的根本原因吗?将士们打消了顾虑,情绪高涨地投入到反“围剿”战斗。
在蔡申熙、曾中生的指挥下,以红十五军为骨干、地方武装为基础,广泛发动群众,在鄂豫皖苏区开展游击战争,为红一军回师赢得了宝贵时间。最终,两军于1931年1月胜利会师,合编为红四军,随后取得了一系列作战胜利,壮大了红军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