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系统观念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支撑条件保障

2021-09-05 02:52葛连升郭晓东周潜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21年8期
关键词:数字校园标准规范基础设施

葛连升 郭晓东 周潜

摘   要:2020 年6 月,教育部发布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将原《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中“基础设施”一章调整为“支撑条件”,并明确了“支撑条件”的建设内容和要求。文章秉持系统观念,围绕数字校园服务中心工作的目标要求,从加强信息化培训、提升全员信息化意识与能力,补齐职业院校在信息化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以及政策规范中的短板,重视信息化研究和规划工作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旨在阐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支撑条件”内涵以及建设应用要求,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数字校园;标准规范;职业院校;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15-0007-05

2020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内生变量,支撑和引领驱动教育现代化发展” 要求[1],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中“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要求的重要举措[2]。《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将“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作为八大重点任务之一,明确要求落实《规范》。文件要求“各地要研制校本数据中心建设指南,职业学校要系统设计学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要提升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3]。该文件对包括各类办学支撑条件在内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提出了系统性规划指导和建设要求。

《规范》共分十一章,本文对第七章“支撑条件”部分进行解读分析。之所以定义为“支撑条件”,实际上比基础设施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随着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支撑条件在内涵上有了扩展,向空间、环境有了较大延伸,与管理服务也在相互融合发展,虽是支撑条件,也会涉及学校管理服务内容,如智慧平安校园、智慧后勤等。在管理服务部分,校园卡系统作为校园生活服务平台内容纳入管理服务内容,有些学校在实践中纳入支撑条件。实习实训的支撑条件包含在数字资源中,网络安全的支撑条件包含在网络安全中,而网络安全其实又是贯彻所有环节和过程的。另外,《规范》中对支撑条件也没有要求应有尽有、全面覆盖,只是结合数字校园的发展趋势,在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背景下,重点就信息化基础设施、教学支撑条件、平安校园和后勤服务等支撑条件做了一些基本要求。各学校应结合本单位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创造性理解落实《规范》中对支撑条件的要求,夯实数字校园信息化底座,支撑保障和助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一、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运维

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体系正常运转提供基础支撑的数字底座,主要包括弱电系统、校园网络、物联网平台、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服务等内容。

1.系统梳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需求,加强弱电系统统筹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弱电系统包括通信管网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是数字校园最基础的承载环境。伴随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校园内各类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不断拓展,要坚持系统观念,规划建设高标准、稳定可靠、灵活可扩展、智能化管理的弱电系统,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提供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弱电系统支撑。

弱电系统应当统一整体规划,统一进行管理维护。管网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均需要综合考虑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固话及移动通讯、安防、消防、能源、智能教室、门禁、电子考场、数字广播、校园卡、自助服务机具等各类智能化系统在内的所有需求,避免重复建设;同时考虑冗余路径和充足备份,满足可用性要求和对后续新业务的支撑。在进行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时,应根据不同楼宇功能,综合考虑楼内各类智能化系统设计要求,形成《楼宇智能化设计任务书》来指导设计,设计任务书应对入楼管孔与路由、弱电间、弱电桥架及管线、信息点位、楼内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等内容进行规约。

室外地下通信管网在规划时不仅要考虑连接学校所有单体,还应考虑连接各智能化系统室外设施。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将占用通信管道的资源汇总后合理性分配,从而提高通信管网利用率和后期资源管理的准确率。综合布线系统应满足终端千兆乃至更高带宽的接入要求,对于一些大型房间如计算机机房、电子阅览室、教室、大办公室、实验室、大型会议室、报告厅等和重点保障单位应规划光纤入室。

弱电系统规划时应同步设计运维管理体系,逐步实现运维管理的规范化、精細化、智能化。应规划统一的管理规则,规范弱电系统的命名和标签管理,构建弱电系统基础数据库,实施有效的资源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建议采用IoT技术,集成GIS技术,结合日常弱电系统管理业务,将弱电系统的信息采集、传输、加工、查询、统计及工单管理应用融为一体,实现校内弱电系统资源的综合管理[4]。

2.加强系统谋划,统筹有线、无线、物联网、智能化系统、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坚持系统观念,落实国家相关文件要求,推动建设有线、无线一体化认证的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络[5]。推进校园网IPv6部署[6],统筹融合支撑有线网、无线网与物联网一体联通,以及IPv4、IPv6的共存互通。规划校园承载网,构建安防消防专网、能源专网等虚拟专网,实现业务的一体化支撑,支持物联网应用和各类智能化系统建设和运行。

应规划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用户终端的泛在接入需求。无线网络的点位设计和设备选型应基于场景,根据业务需求、场地面积、可能并发的无线终端使用人数等进行规划,并需要考虑冗余和扩容。为满足物联网的接入需求,室内无线AP应集成或能够扩展RFID、ZigBee、蓝牙等功能。如室外采用Lora方式建设物联承载网,室外无线AP建议与Lora基站集成设计。

结合校园应用和网络信息服务发展需求,统筹规划、设计数据中心机房环境以及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应单独构建数据中心独立高性能网络,与校园核心网络实现高速冗余连接,支持数据横向、纵向高性能无障碍传输。数据中心机房应规划建设较为完备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实现机房环境和安全监控,有效保障机房环境稳定和运行安全。应逐步构建云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推进应用和服务上云,并落实容灾备份措施,实现业务可持续性管理和保障。

3.落实系统观念,统筹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运维和安全管理

《规范》提出:“应构建IT运维管理体系,规范运维和服务流程,明确运维人员职责,建立统一、清晰的资产和服务台账,完善运维和服务考核指标,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校园信息服务的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信息化基础设施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果弱电系统规划建设不到位,就会影响网络和智能化系统建设,相应的网络应用和服务就无从谈起。即使弱电系统非常完善,网络规划实施或设备选型出现问题,网络应用、信息化服务以及用户体验仍然无法保障。在弱电系统和网络设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和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出现问题,网络应用和信息化服务同样无法得到保障。基于以上情况,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完成后,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统筹运维管理也就显得极其重要。

应部署统一运维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各个层面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运维管理,实现精细化的资产管理、状态管理和配置管理。既要能够实现不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联动,为业务发展提供智能动态的运维管理策略调整,又要能够提供清晰透明的信息资产管理和状态监控,为运维管理提供简单化、人性化界面,提高业务管理服务效率,降低部署和管理成本。信息化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核心是资产管理和资产状态监控,应以此为基础面向不同对象开展运维管理服务,构建运维服务管理体系。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担当责任,保障安全”作为保障措施的内容,提出“以《网络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纲,全面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增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控能力”[5]。为此,《规范》专门增列“网络安全”一章,就数字校园的网络安全做出规定,其中就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安全。由此可见,安全管理贯穿于信息化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各部分、各环节,在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各类资产梳理的基础上,要系统梳理网络、物联网、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服务、智能设备、智能化系统、机房环境等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行动方案,并结合运维管理加以落实,同时要强化运维管理自身的安全管理。由此可见,信息化基础设施安全和运维管理也是一体的,从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行全过程应该予以统筹考虑和落实。

二、秉持服务教学变革理念,系统规划信息化教学支撑环境

1.系统总结职业教育对数字校园支撑条件的需求,明确推进工作的着力点

2015年1月,《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颁布后,职业院校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升级改造或建设校园网络、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多媒体教室、数字实训室或系统,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环境得以完善,初步实现了职业院校信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标准化、规范化[7]。在职业教育日常教学中,探索将信息技术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化教学、情景性教学、案例教学等相结合,开发了一批基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习实训资源,探索构建基于网络的数字实训室、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支持虚拟与现实结合、线上线下相联通的理实一体化混合教学模式[8]。“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是要突破原有学校教育范畴,将职业院校学校职业教育拓展到社会培训与终身学习,构建全新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划和建设应致力于为每一名学习者提供泛在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9]。“互联网+职业教育”新模式能为职业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学习注入新的活力,为跨领域职业人才成长提供支撑,服务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10]。相关研究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和升级完善,为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日常教学奠定了基础条件,为职业院校应用数字校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支撑。但是,当前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还没有出现实质性、规模化的转变[11]。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过程中,需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验实训、顶岗实习和日常职业培训中,要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推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的职场化、标准化、个性化,实现职业教育智能化、体系现代化、学习终身化[12]。

2.系统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和文件要求,进一步明确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对数字校园支撑条件的建设需求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新模式”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更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及其相关领域列入“战略任务”中的首要发展内容[14]。《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面向先进制造业等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建设若干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习实训基地”[2]。《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 “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加快面向下一代网络的高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在线智能教室、虚拟智能实验室、虚拟智能工厂(医院)等智能学习空间”[1]。由此可見,国家政策层面也对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规范》对信息化教室、信息化实习实训环境等教学条件进行了规定。明确“智能教室规划建设应聚焦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注重支持教师教学体验和学生学习体验和成效”,“实习实训环境建设应支持虚实一体、线上线下融合实习实训系统建设、运行和管理”。

3.系统完整学习《规范》,更加清晰认识《规范》编制定位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根本上对支撑条件做出定位

《规范》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新型学习空间,拓展教学时空,形成虚实融合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支持智能互动、理实一体的高效课堂”。在实验、实习实训方面,要“借助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验和实习实训中‘三高(高成本、高危险、高污染)、‘四难(难下去、难操作、难看见、难再现)的教学和学习难题,达成‘进得去、看得见、动得了、可再现的教学目标”。在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方面,要“借助互联网优势,开展在线学习或远程培训,支持终身学习”。因此信息化教学支撑条件建设要围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服务教学模式创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支持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去设计和建设,核心还是推进教学观念和教学管理理念的变革。

《规范》中定义了多媒体教室、智能教室、智能交互教室和网络互动教室等多种教室形态。除了显示系统、扩声、拾音、环境监测、互动系统以及在线教学和学习平台外,应结合不同的教学模式、场景,对教室形态、布局和风格进行设计和建设,打造开放、互联的智能化学习空间。另外,信息化教学支撑条件中涉及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系统以及基地建设部分包含在数字资源这一章,可以与智能教室等信息化教室融合建设,建设智能实习实训室、智能实验室等。上述智能化教学条件建设,必须考虑如何解放教师和学生,让教师和学生专注于教学、学习,有效服务教学、学习,还能建立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这依赖于与教学平台等各类系统、教学资源的无缝集成以及智能运维平台建设。同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支撑条件要与数字资源、应用服务统筹,强调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15]。

三、强化支撑和服务保障,规划建设校园智能化管理服务系统

以智慧平安校园、智慧后勤为代表的校园智能化管理服务体系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支撑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智能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实现校园安全、秩序管理和保障,实现基本条件支撑和服务保障,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1.建设综合管理平台和应急指挥中心,打造智慧平安校园

《规范》明确智慧平安校园的核心是构建集视频监控、报警处理、出入口管理、周界防护、对讲、车辆管理、电子巡查、预案管理、消防可视化、应急指挥等于一体,通过电子地图对学校安防要素实施全方位统一展示和管理,实现多个技防系统的融合及协同工作的安防消防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监控和应急指挥中心,基于综合管理平台,以GIS、电子地图为核心,实现对校园安防/消防资源及人、车、物等安全对象可视化管理。各子系统基于预案实现联动管理,各类报警信号统筹管理,数据实现统一分析展示,实现安保人员及安防设备设施的远程指挥调度和对安全事件处置的全过程记录,支持应急统一指挥。

智能平安校园的规划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综合管理平台与各子系统的规划都应考虑学校各区域、各层级、各方面安全管理的需求,并与智能楼宇管理、智慧后勤管理以及相关业务系统紧密融合。智慧平安校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应与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统筹设计。将智慧平安校园的管网、光缆和弱电综合布线等基础设施纳入学校弱电基础设施体系进行统筹规划设计,规范设计与建设标准。依托校园网络构建安防专网,实现专网的智能化管理和安全管理。依托学校数据中心与云平台建设,规划建设安防数据中心和安防云服务平台,为平安校园各类智能化应用提供算力支撑。

2.以节能、便利化服务为核心,规划建设智慧后勤管理服务

《规范》明确智慧后勤的建设内容,包括:实现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楼宇维修计划与实施管理、校园及楼宇环境建设与管理;实现安全值班、维修、卫生、绿化等物业服务信息化监管;实现学生宿舍管理与维修服务信息化,教室、办公室管理服务要提升对师生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方面条件保障能力;后勤保障信息化要逐步构建以能源管理为核心,以后勤条件建设、后勤资产管理、后勤工程管理、后勤物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后勤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

随着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慧后勤规划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构建逐步覆盖全校的物联网平台体系,让所有后勤设备设施具备可被智能化管理的基础条件;二是要构建针对所有设备设施的可视化管理系统,让管理可以透明化,并逐步提高效能,变被动为主动;三是要构建服务于人的人性化管理工具,让沟通无障碍,通过信息化提高师生的服务体验。具体内容包括:以智慧能源管理为核心,构建智慧后勤物联网基础设施体系;以智慧设备管理为抓手,构建后勤智慧运营管理体系;以后勤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构建可持续性智慧服务体系。

3.推进支撑条件管理的智能化升级,建设校园智能运营中心(IOC)

校园智能运营中心(IOC)是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呈现、GIS、BIM等技术,将不同功能的信息化系统,如信息化基础设施、智慧平安校园系统、智慧后勤系统、智能教学环境、智慧校园生活服务系统、校园各类业务平台等,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融合和应用集成,支持校园可视化管理、信息共享、系统联动及资源调配,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管理平台。该平台能够实现跨部门、跨业务、多维度全域监测的运营管理决策,为领导层提供 “一站式”的智慧管理信息中心,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通过三维全息影像系统,实现校园内的所有建筑、房间、地上地下设备设施和车辆、人员的可视化管理,结合传感网络智能感知实现远程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使得人与校园内的“物”有机地构成一个智能化的整体,更有效地实现师生和校园资源的全面交互,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校园管理服务,推进校园治理模式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变革。

四、结语

支撑条件是实现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基础保障。将支撑条件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全过程、全要素融合,应借用“新基建”的概念,从服务和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出发,推進职业院校新型校园IT基础设施、校园融合基础设施以及校园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支撑条件建设。特别是要对实验、实习、实训系统集成设施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打造全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性实践《规范》“立德树人”的要求,切实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创新行动。

(致谢:感谢《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编制组韩锡斌、程建钢、陈明选、宋继华、张屹、刘革平、钟志贤等专家对本文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教技[2018]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

[2]国发[2019]4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

[3]教职成[2020]7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Z].

[4]李子木,陆川,王继龙,等.基于 IoT + GIS 技术的校园弱电管网智能监控管理系统设计和应用[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z1):155-159.

[5]教职成[2017]4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Z].

[6]教技厅[2018]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通知[Z].

[7]江玉梅,邢西深,佟元之.2.0时代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0(7):119-124.

[8]贺世宇,和震.面向未来工作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策略探究——基于国际劳工组织系列报告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20(3):3-10.

[9]时立荣,高峰,卢立涛.职业教育数字校园政策的价值分析与实现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5(8):47-51.

[10]韓锡斌,陈明选.互联网+教育:迈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学习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27-31.

[11]任友群,郑旭东,吴旻瑜.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 “十三五”规划》解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5):3-9.

[12]课题组.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转型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20(6):115-124.

[13]国发[2017]4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

[14]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05/19/content_ 5074812.htm.

[15]韩锡斌,葛连升,程建钢.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第2 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320-321.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数字校园标准规范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工业锅炉标准规范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论数字校园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运行策略
校园App的设计与营销
基于Direct3D的三维虚拟校园交互式漫游系统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韩国拟修订食品容器和包装标准规范
央行发布两项征信行业标准规范征信机构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