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经典”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09-05 03:03吴肖丹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9期
关键词:经典古代文学教学实践

吴肖丹

摘  要: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经典”的教与学是学习的重点。在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古代文学“经典”是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的津梁,是认识、践行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等文化基因的典范。在教学中,当传承古代学者经世致用精神,在内容上注重“经典”人文精神与思政教育的天然联系、在理念上强调“生本”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导入讨论式与运用型练习。活化经典、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古文观止”等课程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9-0000-02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涵丰富、历史厚重、人文价值突出,特别是古代文学中的“经典”,在历史上与教育的互动紧密,对民族精神的养成有不可估量的作用[1]。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当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应向古人学习,既重视“经典”的文学性,也重视其教育性、思想性,充分挖掘、活化“经典”感召人心的品格和传承文化的力量,发挥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作用。

在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上,应充分结合“经典”文本内在对话性和审美丰富性等特点,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对现实的思考,激活文本的魅力,引导学生对接古今,理解传统思想,建立文化自信,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变,传承古人经世致用的精神,进行讨论式教学,设计实践作业,将学与用结合起来,在思想教育与文化传承上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本课题所探讨的“古文观止”教学,教材选文承载着古代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鲁迅先生将之与《文选》并称。教学内容在内涵上有多元、多层次特点,极具现代转化价值,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设计不同层次的拓展训练,引导学生理解、接受古文体现的高尚境界、美好情趣,并将古文的精神和经验运用于现代文的写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落实到践行上。

一、激活古代文学经典人文精神与思政教育的密码

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当以文学经典为主,在文学经典的精读中,又当注重文化思想精髓的传播接受。正如戴建业指出当下古代文学教学存在“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问题[2],学生掌握文学史常识,却没有细读过经典的文本。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记诵了前人的观点,与经典依然保持着距离,而且偏重文学性的知识,缺乏对经典内涵的剖析,学生难以把经典跟自身体验结合起来理解,难以走进作品的具体历史场景,思接千古脉搏,又谈何传承经典的人文精神。像学习中唐的“古文运动”,学生了解了文学革新在形式上是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但具体优秀的古文有什么内涵,韩愈、柳宗元等为什么要改革,进行了什么样的改革,不通过经典的细读无从理解文学改革的精神内核“载道”“明道”,复兴儒学,经世致用等,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通过写作、传播去实现。这种精神今天仍有突出的意义,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研读中去接受、传承。

《古文观止》作为一个文章选本,除了文辞出色,更重要的是文章多论及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命题,论治国、外交、道德、士大夫出处、修养等,皆有大学生思政教育可取之要义,课程设计上可以各时代传承有序的家国治理、文人修养为经展开。从家国视野看,先秦文《郑伯克段于鄢》的儒家政治理想,《子产论政宽猛》的儒家治理经验,《邵公谏厉王止谤》的民意轻重,唐文《驳复仇议》的“礼”与“法”的关系,宋文《五代史宦者传论》的渐积养祸之忧患,《喜雨亭记》的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明文《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的外交“信”用,都值得深入探讨。从人生理想、品格看,先秦文《吴子使札来聘》中“以不杀为仁,不受为义”的美德,楚辞《卜居》中不坠时俗、不沉于物欲的人生选择,汉文《治安策(一)》中士大夫强烈的忧患意识,《屈原列传》中士大夫矢志不渝、忠君爱国的情操,南朝文《五柳先生传》中士大夫安贫乐道的态度,唐文《柳子厚墓志铭》中士大夫三不朽的命题,宋文《待漏院记》中士大夫的政治理想与责任感,清文《通蔽》中谈论闻过则喜,闻誉则忧,闻同则疑,闻异则思的修养,皆有实践意义。这些古文篇篇有启迪智慧、滋养人生的内涵,引导学生体验、分析、阐释作品文化意蕴,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精神文化在现代的转化及其价值,是教育的重点,有助于承接历史,建构有深厚文化积淀、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创造以学生为本与古为今用的场域

要将文学经典思想内涵的现代价值讲清,并不简单。经典虽有精微的义理,但是时代历史不同,学生会与之产生一种距离,认为了解了古人的思想和辞采即可,较少认为自己与之有密切关系。教学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去思考社会现象、日常生活与文学经典所处历史场景的联系,对作品及其作者抱以“理解之同情”,与之共鸣,并接受传统思想精华。像讲解《进学解》,除了理解韩愈感慨不遇、自抒愤懑的内涵外,还可以结合现实当中学生遇到的“业”与“行”修习上的难题,“材”与“遇”不对等的困境,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砥砺心志,在业未成、材不遇时,保持积极态度,从“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汲取力量。其次,课程思政必须将文化熏陶、审美感悟、道德涵育合而为一,不能将思想與涵咏割裂开来,把经典当作宣传的材料,须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和审美性,才能实现“有情怀地学,有作为地学和有自我地学”[3]。

要实现古为今用,引导学生理解传统优秀思想精华在当今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在“生本”的课堂设计上多下功夫,顺学而教,设计导学内容,在学生自主学习后提出的问题或汇报成果中,相机点拨、因势利导,实现学生对经典的独立思考、深入理解。像细读《答苏武书》,有学生能领会此文李陵自剖心迹、咎汉负功激愤和文采,却受到李陵申辩的影响,认为汉朝对苏武家族“负德”,进而否定了苏武守节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情况应予以重视、加以引导,首先从李陵面对苏武羞惭、敬佩之意看,虽不如他控诉的篇幅长且动人,但可知在投降者李陵看来,苏武所具有的美德,是非常高尚且难得的,也是他所希望自己能做到的;其次从苏武的身份职责和汉匈双方信息不通的情况看,作为国家象征的使节不屈服,有着难以估量象征意义和力量感召,不能仅用遭遇的值不值得、对不对等来理解。在以生为本的课堂上,既要清楚学生的需求、问题,也要有清晰的立场和引导。

三、突出学以致用与文化传承的设计

古代文学经典的义理内涵和辞章文法,最直接的现代转化,与学业直接相关的,是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把文学经典的内涵和文法转化为各行所需的文学功底。当下自媒体平台对古代文学经典的推送、写作学习的热度,已充分证明经典运用的广阔天地。在各行业工作中,古代文学经典在精神内核和文法示范,是高效、得体、准确文字处理、交流的学习对象。落实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对经典的文辞句法学习,也要处理好现代文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像《古文观止》这样以科举导向的选文,兼备众体,实为现实各类应用文提供了出色的范本,而且贯通大义准则、人情事理,是我们传承思想的津梁,提高创作能力的枢机。在各行各业都在挖掘、运用古代经典为我所用的时代,古代文学的培养目标和课堂实践,要与时俱进,从求“学”进而求“研”“用”,在引领学生体会文学之美的基础上,将所学运用到写作上,并自觉地负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学以致用,最直接的“用”,是培养写作能力,这种培养不是雕章琢句、无为而作,而要传承古文运动的传统,为经世致用、抒写性灵而作,课程设计要切合现实,灵活多变。像在练习实践环节,学习《左传》叙事艺术,可择一时事报道改写一短文,用最简练的语言做到叙事完整、条理清晰,并进行批点;學习《国语》的外交辞令,可按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等类别分析辞令的应用场合和语体关系,在实践中运用;学习《读孟尝君传》的翻案思维,可对某个历史人物重新进行现代解读,强调现实的意义;学习赞语、铭文等,从“不学诗、无以言”等传统,结合抗疫宣传语,讨论如何恰当运用经典的诗词进行宣传。提高应用写作能力,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结合现实,并融入“用”的设计,才能让学生将经典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能力,为走向工作做好准备,并在工作的写作、传播中起到弘扬、传承传统的作用。

(四)结语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担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习近平主席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课程思政细致贯彻到教学的内容、目标及教学设计中,激活古代文学经典人文精神与思政教育的密码、创造以学生为本与古为今用的场域、突出学以致用与文化传承的设计,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并在运用中继承创新。

参考文献

[1]郭英德.中国古代文学与教育之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

[2]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4):84.

[3]蒋红雨.课程思政的教与学[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6):7.

猜你喜欢
经典古代文学教学实践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