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眉 梁雪飞 潘杰
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肛肠科 529500
肛周脓肿(perianal abscess,PA)也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学又称为“肛痈”,患处一般为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且疾病具有感染性,是指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或软组织因急慢性感染而引起的脓肿。约90%的PA是由于非特异性直肠或肛门腺隐窝感染所致,PA一旦发病,疼痛难耐,呈阵发性加重,同时伴有便秘、寒战、发热等症状,若脓肿破溃后会形成肛瘘[1-2]。近年来,大部分采取一次切开挂线术或切开引流术治疗,但肛门部位解剖结构十分特殊,容易受到术中损伤、切口引流不畅、术后牵拉刺激等因素影响,易引起肛门水肿、出血、术后疼痛、湿疹等并发症,新肉生长缓慢,从而影响术后创面愈合,给患者的康复造成巨大困扰,致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3-5]。如何减轻术后患者疼痛、提高肛门功能及创面愈合质量是目前PA术后患者康复的主要目标,采用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对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起到积极作用[6]。本研究通过中药熏洗及中医护理干预促进PA术后肛门功能及创面恢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阳江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PA患者106例,均接受PA引流术。(1)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外科学》的PA的诊断标准[7];合并高热、寒战、头痛、局部穿刺有脓液等症状,所有患者无手术或麻醉禁忌,行一次性根治术;②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肛痈的诊断标准[8];③依从性良好,临床资料完整,主动积极配合研究;④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疾病、结核、糖尿病、恶性肿瘤、肠道存在恶性病变等疾病者;②具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或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依从性差,中途改变、放弃治疗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范围为22~50岁,年龄(34.97±6.51)岁;病程范围为4~13 d,病程(7.42±2.54)d;术后创伤面积范围为5~14 cm2,创伤面积(8.02±2.47)cm2。观 察 组 男29例,女24例;年龄范围为23~49岁,年龄(35.14±6.47)岁;病程范围为4~12 d,病程(7.39±2.46)d;术后创伤面积范围为5~15 cm2,创伤面积(7.98±2.35)cm2。两组PA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术后创伤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阳江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PA引流术,均由同一手术医师团队完成,术前禁食12 h、禁饮4 h,手术当日清晨清洁灌肠,腰麻状态下进行手术,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常规使用止血、止痛、抗感染药物。护理人员在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辅导,讲解术后护理重要性,彻底消除其负面情绪,提高战胜疾病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
1.2.2 对照组 术后给予高锰酸钾熏洗治疗。每日早晚更换凡士林纱布条前以温开水清洗肛区创面,给予1∶5 000高锰酸钾溶液熏蒸坐浴治疗,患者的用具一人一份一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保暖避风,室温保持在22~24℃。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将开水1 000 ml倒入盆中,加入高锰酸钾配制成1∶5 000的药液,熏蒸温度为45~70℃,坐浴温度为38~42℃。先热气熏蒸创面10~15 min,然后坐浴8~13 min。随后以棉球清洁患者的创面,从创面基底部由内向外覆盖凡士林纱布条,外层覆盖无菌纱布,纳入其内引流,早晚2次/d,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2.3 观察组 术后给予中药熏洗及中医护理干预治疗。(1)中药熏洗。中药组方:蛇床子、石菖蒲、地肤子、黄柏、延胡索各30 g,山茱萸、枯矾、苦参、槐花、乳香、苍术、珍珠粉、紫花地丁各20 g,没药、金银花、五倍子、皂角刺、白芨各10 g,浙贝母6 g,加2 000 ml冷水浸泡30 min后煎煮30~60 min,煎药后取100 ml药汁置于盆中,加入1 000 ml开水,先用热气对患者的创面熏蒸13~18 min,待水温降至40℃左右时,将肛门创面浸入药液中坐浴,根据患者的病情持续5~10 min,随后清洗干净。患者排便后30 min内可采取中医熏洗、换药等方法促进伤口愈合。每日早晚中药熏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中医护理干预。①情志护理干预: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彻底消除其负面情绪,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舒缓患者的不良心理,让患者从内心主动积极地接受疾病,并在心理层面上忽略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辨证施膳指导,如果发现患者舌质红、少苔,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应指导其饮食宜滋阴降火,可以多食用生梨、绿豆汤、新鲜黄瓜等高纤维蔬果,多饮水;为保持患者大便通畅,积极预防便秘的发生,则嘱咐患者进食黑芝麻糊和生核桃;对腹泻患者应进食少渣温热、易消化饮食。7 d为1个疗程,连续护理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肛门功能评分情况[9]。①肛门功能:采用消化道压力测定仪监测两组PA患者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变化情况。②肛门失禁评分:采用Wexner系统评价术后两组PA患者治疗前后肛门失禁情况。无失禁:0分;完全失禁:20分;得分越高则显示患者肛门失禁程度越严重。(2)切口肉芽生长评分[10]。患者的切口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肉芽生长十分旺盛,切口完全愈合为0分;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较为旺盛,呈突出状,切口基本愈合为1分;患者的肉芽生长缓慢,颜色较为红润,切口平整为2分;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红润一般,而切口出现凹凸不平为3分: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较缓慢,颜色近于肤色,切口血供差为4分。得分越高则显示患者切口肉芽生长越差。(3)观察并记录两组PA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为PA患者术后创面无出血、无肉芽组织、完全上皮化所需时间[1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3.0计算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肛门功能结果、术后切口肉芽生长情况评分、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PA术后患者干预前后肛门功能比较 干预14 d后,两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门失禁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0 1);两组患者的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 1)。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干预前后肛门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干预前后肛门功能比较(±s)
注:观察组术后给予中药熏洗及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高锰酸钾熏洗治疗;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00 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3 53 53 53时间干预前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肛管静息压(kPa)15.32±2.69 15.35±2.75 0.042 8 0.391 4 11.31±1.25a 12.29±1.46a 5.723 6<0.000 1最大收缩压(kPa)15.29±1.52 15.27±1.55 0.059 7 0.408 2 21.67±3.38a 18.22±3.16a 6.954 7<0.000 1肛门失禁评分6.11±2.28 6.09±2.31 0.150 9 0.514 7 2.23±0.37a 3.58±1.16a 5.038 2<0.000 1
2.2 两组PA患者术后切口肉芽生长情况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5、8、11、14 d切口肉芽生长情况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00 1),详见表2。
2.3 两组PA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00 1),详见表3。
表2 两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切口肉芽生长情况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切口肉芽生长情况评分比较(分,±s)
注:观察组术后给予中药熏洗及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高锰酸钾熏洗治疗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3 53术后5 d 3.09±0.23 3.52±0.28 3.241 7<0.000 1术后8 d 2.12±0.41 2.96±0.62 5.092 6<0.000 1术后11 d 1.38±0.19 2.17±0.38 5.974 8<0.000 1术后14 d 0.45±0.23 1.39±0.52 7.584 1<0.000 1
表3 两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d,±s)
表3 两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d,±s)
注:观察组术后给予中药熏洗及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高锰酸钾熏洗治疗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3 53疼痛消失时间4.27±0.12 6.98±1.14 5.834 7<0.000 1创面愈合时间13.26±0.74 19.68±2.84 6.620 5<0.0001
PA属于化脓性感染疾病,属中医学“肛痈”“脏毒”等范畴,是指肛门直肠周围感染病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而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蔓延至肛周围,从而形成脓肿,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其发病急、发展迅速,影响患者的正常肛门功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2-13]。临床多采用一次性根除术治疗PA,切开脓肿部位的皮肤实施引流排脓,可以完全彻底地清除坏死组织,有效降低PA的复发率,但患者的创面较大,阻碍局部血液循环,愈合时间较长,因此在患者术后干预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14]。西医大部分运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PA术后患者,其具有较强的消毒作用,且可以保护创面,清除坏死细胞,但对患者创面愈合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不理想。
PA术后给予中药熏蒸、坐浴治疗。中药熏洗的温热药力可以有效地改善创面血供,具有散瘀通脉、温经通络的功效,杀菌消炎,通过热力直接作用于皮肤可以促进创面生长,达到加速创面愈合的目的。创面愈合是机体应答皮损所表现出的生物学过程,其中具有3个阶段:炎症反应、肉芽组织形成及新组织重建,各个阶段均有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及炎性递质参与,其中在患者的任一阶段出现功能异常均会严重的影响创面愈合进程及质量,有可能还会加重病情。因此,在熏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感受,严格谨慎地密切观察患者神态、面色、出汗等情况,如果患者发现异常立即停止熏洗[15-16]。坐浴疗法有2 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可辅助治疗PA,改善患者肛门功能,减轻疼痛,适宜的坐浴不仅有利于患者PA术后创面的快速愈合,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大大地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有助于术后恢复[17]。本研究熏洗方中组成:枯矾可止血化腐,祛湿敛疮;苦参可生肌排脓,收敛止血,干燥止痒;没药则可破宿血,通血脉,生新肌;石菖蒲可芳香化湿;五倍子具有降火气寒,酸涩收敛,能够预防出现术后感染等并发症;金银花可散风解毒;苍术可起到生发阳气、清除燥湿之效;黄柏可以清热解毒,燥湿止血;紫花地丁多用于治疗外科疮疡,可凉血清热,解毒消肿;白芨消肿生肌;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炎、解热的作用;槐花为治疗肠风便血之良药,对预防术区创面渗血出血有良好效果;蛇床子、地肤子可“洗皮肤之风”;金银花、蛇床子、石菖蒲等可抑制星形奴卡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延胡索则能止痛理气,活血化瘀,可以显著地缓解术后创面疼痛。诸药合用,具有祛湿清热、祛腐生肌、清热利湿及煨脓长肉、消炎止痛、清热解毒,预防水肿、减轻疼痛,加快创面愈合及肉芽组织上皮生长的效果。对患者合理健康的饮食不仅能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而且还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预防便秘,从而尽快地促进创面快速愈合。
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干预后肛管静息压、肛门失禁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P<0.000 1);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00 1)。观察组患者术后5、8、11、14 d切口肉芽生长情况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00 1);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 1)。
综上所述,中药熏洗及中医护理干预对PA术后患者可以显著地改善肛门功能,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缩短了创面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