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友花 周新春 李顺利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广东惠州516000)
剖宫产作为产科重要手术,是解决某些难产、产科综合征等临床问题极为重要的手段,对增加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1]。选取210例拟行剖宫产产妇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以探究主动保温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核心体温及麻醉期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拟行剖宫产的产妇21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纳入标准:均为单胎足月产妇,孕周36周~40周;年龄21岁~45岁者;符合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达到Ⅰ级或Ⅱ级者;术前体温正常者。排除标准:术前体温不在正常范围内者;术前一般状况较差者;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术前感染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年龄22岁~45岁,平均年龄(30.72±4.97)岁,平均体重(71.54±8.31)kg,平均身高(16.09±4.56),孕周(39.16±1.01)周。对照组年龄21岁~45岁,平均年龄(30.85±4.98)岁,平均体重(71.62±9.51)kg,平均身高(159.93±5.93),孕周(39.01±1.41)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两组均进行预保温:手术麻醉诱导前,产妇所有应用的液体输注前均进行提前加温。手术室温度维持在22℃~25℃、湿度维持在40%~60%。产妇进入手术室后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控产妇生命体征,使用耳温枪测量产妇鼓膜温度作为核心体温(T0);为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麻醉立即建立静脉通路,两组均予以硬腰联合麻醉,再次测量产妇鼓膜体温(T1)。对照组予以手术铺单+盖被进行保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医用电热垫进行保温,设置40℃、间断加温模式,使用手术铺单将电温毯与患者皮肤隔开,术中持续观察患者与电温毯接触的皮肤状况。手术开始时,医护双核对产妇信息,记录手术开始时间,再次测量产妇鼓膜体温(T2);胎儿娩出后,再次测量产妇鼓膜体温(T3);医生进行切口缝合后最后一次测量鼓膜温度(T4)。
1.3 评估方法:麻醉期恢复情况包括下肢触觉恢复时间和下肢运动恢复时间,触觉恢复时间:手术结束至产妇足背触觉恢复的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手术结束至产妇能屈膝的时间。术前、术后1d均采集产妇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产妇血浆皮质醇(Cor)。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围术期体温、术中寒战和低体温发生次数,评估两组麻醉期恢复情况、围术期应激反应(Cor)。
1.5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围术期核心体温比较:两组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不同保温方法产妇体温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观察组体温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对照组体温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T1-T4时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核心体温比较(±s)
表1 两组围术期核心体温比较(±s)
?
2.2 两组术中寒战和低体温发生比较:观察组术中寒战和低体温发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术中寒战和低体温发生比较[n(%)]
2.3 两组麻醉期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下肢触觉恢复时间和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麻醉期恢复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麻醉期恢复情况比较(±s)
?
2.4 两组围术期应激反应比较:术后1d,两组Cor水平均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围术期应激反应比较(±s)
表4 两组围术期应激反应比较(±s)
?
2.5 不良反应:两组均未见加温措施所致明显不良反应。
剖宫产产妇术中机体体温调节可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欲使术中体温维持正常水平,其重点是采取主动及被动加温并同时加强热量管理,由此才能确保机体核心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2]。其中,主动加温措施是维持产妇正常体温,减少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的重要措施。既往使用被动加温虽然方便快捷,有利于改善产妇低体温现象,但效果有限,主要依靠患者体温进行保暖且术中铺单盖被保温效果还会因液体打湿而受影响。而电加温毯是一种持续主动加温过程,可主动提高患者体温的暖疗系统[3],其效果受患者个体差异影响小。目前,电加温毯在全麻术患者中获得良好应用效果[4],因此推测剖宫产产妇也能获益于电加温毯,故展开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被动保温相比,主动保温模式能在手术中更好地维持产妇体温的稳定,术中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率均更低。被动保温措施主要利用铺单盖被等作用于产妇双肩、双臂和双下肢处等对寒冷敏感的部位,以留存患者体温,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热量丧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暖作用。但该方式仅是进行热量管理,对因体液丧失、胎儿娩出等导致的手术源性体温降低效果不明显,本研究也显示对照组体温持续下降。且在手术中冲洗液和血液的污染也会降低铺单盖被的保温效果。而电加温毯属于主动加温法,其由控制器与加温垫组成,是基于直流电控制下,使碳纤维发热同时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进行传导的设备[5]。与预保温措施和被动保温措施结合,经加温后的液体输注至产妇体内,更有利于保留产妇体内热能;铺单盖被形成体表温度相对恒定的空间,利于稳定产妇麻醉后、分娩后迅速下降的体温。在麻醉剂作用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会受到影响,令体温下降,如体温长时间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就会引起寒战、新陈代谢率下降,进而致使产妇麻醉后恢复时间延长[6],故麻醉恢复与体温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本研究中,观察组麻醉期恢复时间显著缩短,考虑与主动加温措施能更有利于维持患者体温有关。剖宫产是创伤性分娩方式,会导致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进而影响其情绪状态与行为反应,与此同时,也可破坏产妇机体内环境稳定状态,对其术后康复及新生儿哺乳会产生极大影响[7],因此调节围术期应激反应对产妇也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术后应激反应明显降低。推测其原因是电加温毯为产妇提供稳定的术中术后体温,使患者舒适度提高,缩短其术后麻醉恢复期,有利于改善其术后休息及恢复体验,进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应激反应。有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升温毯可能导致患者皮肤损伤,甚至低温烫伤[8]。本研究中将升温毯与患者皮肤中以铺单隔开,且使用间断加温模式,术中未发现患者出现皮肤损伤,具有可行性。
综上所述,主动保温模式有利于改善剖宫产产妇核心体温,缩短其麻醉恢复期,降低产妇围术期应激反应,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