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娜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儿科,河南濮阳457000)
早产儿(胎龄<37周)因自身抵抗弱,易引发凝血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诸如脑室内出血等严重出血类疾病发生,若大量出血情形出现,还可致使早产儿失血性休克,甚至造成早产儿死亡[1-2]。本研究拟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结果进行检测,并就其与出血性疾病的相关性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经本院收治接生的120例早产儿纳入研究,依循胎龄大小差异分为小胎龄早产儿组(≤34周,n=51例)及大胎龄早产儿组(>34周且<37周,n=69例)。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纳入本院收治接生的新生早产生(≤37周);②分娩前产妇未服用影响凝血功能药物;③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合议执行且早产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早产儿;②产妇合并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等病症;③产妇无血液系统病症;④合并先天畸形等严重病症。
1.3 方法:①资料收集:全体120例早产儿性别、胎龄、体质量及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②标本采集:全部120例早产儿均在出生后2h内于外周抽取2mL静脉血,将静脉血样本运送至检验科,凝血7项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检测。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凝血功能监测结果,分析不同胎龄与出血类疾病的相关性。其中,凝血功能包括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
1.5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22.0软件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一般资料及凝血功能监测结果,采用t检验,以“%”表示一般资料及出血性疾病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资料:小胎龄早产儿组性别、分娩方式与大胎龄早产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胎龄早产儿组胎龄、体质量较大胎龄早产儿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分析(±s)
表1 一般资料分析(±s)
?
2.2 凝血功能监测结果分析:小胎龄早产儿组FDP、PT、APTT及DD水平均高于大胎龄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胎龄早产儿组FIB水平较大胎龄早产儿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凝血功能监测结果分析(±s)
表2 凝血功能监测结果分析(±s)
?
2.3 出血性疾病发生情况分析:小胎龄早产儿组出血总发生率为15.69%,与大胎龄早产儿组的2.89%比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4.715,P值=0.029),详见表3。
表3 患儿临床出血性疾病发生情况比较[n(%)]
据有关研究指出,新生儿凝血系统与成人系统存在明显差异,其体内凝血系统兼括血小板活性较低,凝血功能障碍较易发生,且早产儿与正常足月新生儿亦有区别,由于早产儿体内凝血酶前体凝血酶能力较正常足月新生儿更低,其更易出现自发性出血倾向[3]。基于此,本研究拟对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指标进行监测,并就其出血性疾病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警惕凝血功能指标异常,尽早发现出血性疾病症状,从而有效进行防范治疗[4]。本文结果显示,小胎龄早产儿组FDP、PT、APTT及DD水平远高于大胎龄早产儿组,FIB水平低于大胎龄早产儿组。其中,APTT作为内源性凝血系统最为灵敏指标,其延长可知小胎龄早产儿机体血浆接触因子水平较低。至于FDP、DD及FIB,其可作为继发性纤溶亢进主要实验指标,FIB水平越低,DD、FDP水平越高,可初步判别小胎龄早产儿血液为高凝状态,更易出现栓塞性出血疾病[5]。PT作为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指标,其延长可考虑到小胎龄早产儿亦可受到外源性凝血功能影响,譬如获得性凝血因子匮乏、有抗凝剂使用史等[6]。由此,应考虑内源及外源凝血功能的影响,针对小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实际情况针对施治。且据出血性疾病发生情况分析,小胎龄早产儿组出血性疾病发生率为15.69%,远高于大胎龄早产儿组的2.89%。
综上所述,不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监测结果有所差异,且小胎龄早产儿易诱发出血性疾病。为此,应加强凝血功能监测,对小胎龄患者严加关注,从而有效防范出血性疾病发生,可为后续出血性疾病防范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