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
[摘 要 ] 非政府组织(NGO)活跃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宣传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理念、提高民众科学素养方面,科技类NGO应该并且能够发挥更大作用。该文探讨了我国科技类NGO在科普领域具有的专业资源、运行灵活多样、贴近民众等独特优势,以及面临的资金来源单一、影响力亟待提高等挑战,提出了通过创新运营模式拓展资金来源、利用好新媒体扩大影响力、创新科普内容及形式等建议。
[关键词 ] 科技类NGO 科普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315
科普工作是通过教育宣传的手段来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我国高度重视科普工作,从颁布全球范围内的第一部科普法,到发布并更新《科学素质纲要》,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上升为国家行动。近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显著提高,2020 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0.56%,比2015 年的6.20% 提高了接近一倍 [1 ]。2021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5%,2035年要达到25%。
一、我国科普工作的新变化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的科普工作面临着新的变化。
(一)科普由单向走向互动对话
随着民众科学素养不断提高,我国科普工作经历了从早期单向的普及科学,到双向的公众理解科学,再到如今协商互动的科学对话。这个转变过程,标志着科普从传统的外部注入、要求接受的方式转变为以需求导引、服务为主的方式。这也是在呼吁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科普模式,强调以公众的科学需求为导向,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公众需要的科学知识 [2 ],这些需求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公众对前沿新兴科技领域的科普需求日益增加
2020年调查显示,我国公民最感兴趣的科技发展信息是“卫生与健康”,对“节约资源能源 ”“气候与环境”“应急与避险”等信息感兴趣的公民比例均超过85%;此外,民众对“网络与信息技术 ”“军事与国防”“前沿科技”“航空航天”等新科技热点的感兴趣程度也达到65%以上 [1 ]。罗文学针对近十年来有关科普研究的CNKI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我国的科普研究热点也正从健康、传统媒体、气象、科学素质和自然灾害等方面拓展到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信息平台建设、新媒体等新的研究方向 [3 ]。由此可见,科普研究正逐步转向新兴热点和前沿科技等领域,这种转变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公众对科普内容与质量有更高、更新的需求。
(三)新媒体蓬勃发展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能成为科普信息的产生者和传播者,这为科普工作带来了传播渠道增加、呈现形式多样和受众面变广等新机遇。但在“流量经济”的驱动下,一些带有特定商业推广目的的内容,经过新媒体渠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快速广泛传播,科普信息的科学性大打折扣,权威性和真实性难以保证,主要体现在虚假信息泛滥、不实广告充斥等方面 [4 |5 ]。如何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向民众提供权威、高质量的科普内容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二、科技类NGO参与科普工作的优势与挑战
科技类NGO是主要以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成果转化和应用活动、科技服务活动等为核心任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同时兼备了科技组织和NGO的特点,如各种科学技术类的协会、学会等。在当前公众期待双向互动式科普,且对科普内容有更新、更高要求的背景下,科技类NGO参与科普工作具有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资源
在科普的过程中,科普主体往往承担着内容提供者和活动组织者的双重角色,需要自身拥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去选择合适的科普内容,并通过不同媒体渠道及平台呈现给受众,甚至实现一定程度的互动对话,这对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科技类NGO聚集了特定领域的科学家及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在科普知识来源及权威性上有天然资源优势。同时,这些组织开展科普活动,也能号召和组织有较强科普意愿的志愿者群体及受众群体。因此,科技类NGO参与开展科普活动,往往能收到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二)灵活多样
与其他NGO一样,科技类NGO具有相对独立性,采取自主管理方式,在沟通协作、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一些科技社团通过与科技场馆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三)贴近民众
科技类NGO相比于政府组织及科研学术机构如高校、研究所等更贴近民众,能够更深入到社会基层了解民众的科普需求及传播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也面临着一些共性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来源局限。资金问题是NGO运营普遍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常见的主要筹资渠道为服务对象缴纳费用、政府资助以及募捐众筹等,但基本都面临着筹资结构不合理、筹资人才匮乏,以及公信力低等共性问题 [6 ]。科技类NGO参与科普活动公益属性更强,需要创新筹资渠道和途径来解决资金问题。二是影响力有待提高。NGO参与科普活动的影响力集中体现在召集受众参与,达到预期科普效果的能力,其能力高低与内容专业度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科普活动的组织形式、传播渠道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在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有利條件下,利用新媒体提升传播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发现,不同NGO之间在新媒体硬件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应用新媒体的能力上却存在巨大鸿沟 [7 ]。这种应用能力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因此需要NGO组织不断学习和强化。
三、科技类NGO参与科普事业的建议
(一)创新运营模式,拓展资金来源
作为公益性质的非营利组织,NGO运营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资金短缺。因此,需要在运营模式上进行创新,以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确保NGO科普工作可持续发展。
1.政府向NGO购买科普服务。 政府向NGO购买科普服务可以促进NGO发展,并充分激发民间活力 [8 ]。科技类NGO聚集了各自领域的专家,是科普内容的理想生产者,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政府机构可以向NGO购买定制化的科普内容或科普服务,由NGO组织相关科学家,针对科技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科普,这样可以达到既调动科学家的积极性,保证科普内容的权威性,又满足民众对科普热点需求的双重目的。可以通过项目的形式,有选择地支持一批科普项目,并在总结经验后推广到更大范围。例如针对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在新冠知识、个体防护、疫苗接种等诸多方面进行科普宣传,组织具备相关知识技术能力的NGO制作文字、图片、视频、3D动画等多种展现形式的科普素材,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发布和互动,取得良好的科普效果和社会效益。
2.探索多样化的运营机制。 科技类NGO可以利用自身灵活的机制优势,探索多样化的运行机制。例如,众包模式也可以灵活运用到科技类NGO的科普活动中。众包模式是互联网时代开放式寻求问题解决方法或者生产的一种协作模式,而科普活动在其商业性和专业性方面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但原则上具有可分割性,能够分布式生产的科普活动都可以设计成众包项目。湖湘自然科普中心“风孩子自然笔记”项目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众包科普案例 [9 ],该项目通过众筹平台为项目筹集资金,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并通过众包的方式公开招募科普导师、志愿者来为科普对象(亲子家庭)提供指导和服务,既确保了科普内容的专业性,也极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该项目最核心的特色在于实现了科普内容创作的众包,即要求参与者(科普对象)以某一观察到的物种进行科普创作,项目组再将这些科普创作集结成科普读物并出版发售。这样的“众创”科普活动,將科普概念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创造”,并形成了科普互动,社会效益较好,值得推广。
(二)用好新媒体,扩大影响力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传媒在科学知识传播的作用日益重要,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角色在不断分化和专业化。科技类NGO参与科普工作,并不具备利用传统纸质媒体进行科普活动的天然优势,但新媒体的出现被视为NGO成长的机遇。因为新媒体技术降低了科技类NGO组建自媒体的难度,增加了他们接触公众的机会,而且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着本质不同,具有高度的互动性。科技类NGO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这些新媒体的及时、精准、低成本优势,也是传统科普媒体所不具备的。例如,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的“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微信公众号,依靠科研工作者主导科普信息传播来提高科普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且紧扣新闻时事热点满足广大民众对科学信息的多样化需求,更主动地适应移动社交平台特点,在推文时间、格式版面设计、标题及内容编排等方面精心设计,增加可读性和受众黏性。同时,也与其他媒体平台进行多渠道联通,吸引更多受众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果,扩大了影响力 [10 ]。
(三)丰富科普内容,创新活动形式
NGO具有多元性、包容性等特点,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民众的科普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需要结合不同手段和活动形式提升科普的接受度,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接受度。对此,采用青少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科普的效果更好,如采用涂鸦形式宣传科技热点,往往能快速抓住青少年注意力,在开展线上科普交流的同时,也可以同时开展线下互动,如运用科普作家互动访谈等形式,通过与公众媒体平台,如短视频平台合作、推广科普视频等。
四、结束语
NGO已经成为了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参与科普活动,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贡献应有的力量,是科技类NGO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科技类NGO开展科普活动具有专业资源、运行灵活多样、贴近民众等独特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资金来源单一和影响力亟待提高等挑战。为此,需要通过创新运营模式来拓展资金来源,并利用好新媒体扩大影响力,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及形式以吸引受众参与,从而推动NGO科普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薇,张超,任磊,等.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报告 [J ].科普研究,2021,16(2):5-17,107.
[2 ]朱效民.30年来的中国科普政策与科普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2008(12):9-13.
[3 ]罗文学,陈传松.国内科普近十年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2010—2019年) [J ].科普研究,2020,15(5):39-48,108.
[4 ]曹翠峰,周一思.手机媒体时代医学科普传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0,17(2):227-230.
[5 ]张帅男.科普信息传播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媒介融合的视角 [J ].青年记者,2020(2):39-40.
[6 ]颜丙宇,蒋希媛.非政府组织筹资困境及其对策 [J ].区域治理,2019(50):95-97.
[7 ]钟智锦,李艳红.新媒体与NGO:公益传播中的数字鸿沟现象研究 [J ].思想战线,2011,37(6):112-117.
[8 ]张玉玲,唐纯林. 社会体制改革机遇下政府向科技类社会组织购买科普服务初探 [C ]//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二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面向2020的科学传播国际论坛论文集,2015.
[9 ]王明,郑念.公众参与科普的众包模式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2021(2):161-167.
[10 ]刘杨,吴玉莹.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科普信息移动化传播策略研究——以“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为例 [J ].新闻爱好者,2021(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