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莉 张庆云
本文系2020年度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研究”的问卷调查分析,课题立项号:HJG20046。
一、调查背景
合肥市双岗幼儿园教育集团源水分园和悦城分园的合肥市市级课题“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HJG20046)在前期研究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文明礼仪现状以及家长对礼仪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了解幼儿文明礼仪行为存在的不足,以帮助课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和实施方案,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课题组对两所园3-6岁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样本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悦城分园3-6岁幼儿(小班189人,中班193人,大班156人)。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别围绕生活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学习礼仪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本文仅以中班幼儿公共场所礼仪问卷调查为例,共发放《关于中班幼儿公共场所礼仪现状的调查问卷》193份,收到有效问卷193份,回收率达100%。
三、调查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方法
四、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涉及“公共礼仪知多少”“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公共场所中礼仪体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有所了解,也很乐意让幼儿学习礼仪教育;幼儿已经形成初步的礼仪行为,但是有时主动性不够,需要成人的提醒,也有极个别幼儿做不到等等。现在就中班幼儿公共场所礼仪现状的调查问卷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公共礼仪知多少
1.你了解幼儿的公共礼仪吗?
2.孩子有必要接受公共礼仪教育吗?
86.73%的家长了解幼儿的公共礼仪,13.27%的家长则不了解。对于公共礼仪,100%的家长认为有必要接受公共礼仪。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1)情绪调试
8.16%的家长认为孩子每次都能调试情绪;33.67%的家长认为孩子偶尔可以调试情绪;56.12%的家长认为孩子需要成人提醒;而2.04%的孩子是不会调试情绪的。
(2)使用礼貌用语
大部分的孩子愿意使用礼貌用语。35.71%的家长认为孩子每次能够使用礼貌用语;30.61%孩子偶尔可以;33.67%的家长认为孩子则需要成人的提醒。
(3)主动问好
33.67%的家长认为孩子能够做到每次都问好;31.63%的家长认为偶尔可以;34.69%的家长认为需要家长的提醒。
公共场所中礼仪体现
(1)不打扰他人
绝大部分的家长认为孩子可以做到公共场所不打扰他人。其中19.39%的家长认为幼儿每次都能做到;35.71%家长认为偶尔可以做到;43.88%的家长认为需要家长的提醒;而1.02%的家长认为孩子做不到。
(2)自觉爱护公物
关于爱护公物,55.1%的家长认为幼儿每次都能做到;21.43%的家长认为幼儿偶尔可以做到;23.47%的家长认为幼儿则需要家长的提醒。
(3)主动排队、等待
绝大部分的家长认为孩子可以做到主动排队并耐心等待。其中60.2%的家长认为幼儿每次都能做到;19.39%家长认为偶尔可以做到;20.41%的家长认为幼儿则需要家长的提醒。
(4)不随意翻他人物品
其中66.33%的家长认为幼儿每次都能做到;14.29%家长认为偶尔可以做到;17.35%的家长认为幼儿需要家长的提醒;还有2.04%的家长认为幼儿是做不到这个要求的。
(5)公共场所——就餐、丢垃圾、衣着
在公共场所中,就餐不会随意乱跑的占28.57%,从不乱丢垃圾占绝大比例为67.35%;注意衣着整洁方面的比例接近占一半为47.96%。
对于幼儿公共礼仪教育,家长认为最需要培养的有品德教育方面,幼儿要学会一些文明用语,不说骂人的脏话;在传统美德方面,学会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懂得谦让;在个人情绪方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吵闹喧哗;在行为习惯方面,能够文明用餐,不乱翻他人物品,不乱丢垃圾等。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园中班幼儿的公共礼仪基本状况是良好的。参与调查的家长都很愿意并且支持幼儿接受礼仪教育。当然,从统计表中,我们也发现一部分幼儿能够主动遵守公共礼仪,还有相當一部分幼儿偶尔或者在家长的提醒下才能够遵守公共礼仪,也有极少数幼儿即使提醒要求也做不到,这样的结果事实上跟幼儿的年龄特点、家庭教育等有很大的关系。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在“学”和“做”的过程中尝试、练习、检验,通过反复做,逐渐内化,从而形成动力定型。因此,针对幼儿礼仪教育,我们会建立并完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教育的活动内容,建立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找准科学的方式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五、下一步实施策略
(一)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为基础
幼儿的学习经验获得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所以,体验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是让幼儿在模拟的游戏化情境、故事化情境、多媒体化情境等活动情境中或在真实的环境中,积极参与活动,通过观察、反思、分享,并运用现有知识进行礼仪行为互动的过程。幼儿园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在礼仪教育活动中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通过自己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二)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应用
幼儿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师幼观,将原来的知识传递者身份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让幼儿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共同经历礼仪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探索,获得共同的体验。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中幼儿的体验式学习对教师教育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推动。
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师每周至少会开展一次礼仪教育活动。我们设计了《礼仪课程实施记录表》和《幼儿礼仪行为观察记录表》,教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幼儿活动过程,以不同的角度分析幼儿的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指导策略。教师还利用录音、摄像等技术手段,记录自己礼仪教育活动实施的完整过程,为课题研究提供较为真实的活动案例资料。同时,教师做好言传身教,例如:早上主动与幼儿和家长问好,时间一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会了主动打招呼。
中班年级组依据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学期幼儿公共场所礼仪教育计划。通过“口口相传”“步步生花”“静候佳音”三个主题活动,利用环境设置不同的情境,着重培养幼儿说话礼仪、行走礼仪、做客礼仪。真实的活动情境,促使幼儿在体验式学习中学会说礼貌用语、学会排队等待、学会文明做客等。幼儿在实践中巩固礼仪行为,体会礼仪的重要,感受礼仪教育带来的快乐。
(三)家园合力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
幼儿园礼仪教育不只是单纯的知识及行为教育,它需要为幼儿提供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具有十分鲜明的亲历性。从调查中我们已经知道,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认可和需求。对幼儿进行公共场所礼仪教育,需要家园同步,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我们鼓励家长带孩子走出去,一起去乘坐公交车,做文明的小乘客;带孩子走亲访友,体验做客是什么样的。幼儿在亲历中体会礼仪行为的社会意义,内化礼仪行为品质,做文明礼仪小主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教师可以通过电话沟通、个别交谈、家长会等不同方式,有效地向家长宣传公共场所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科学的教育策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只有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特别是家长的素质提高了,孩子才能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课题研究任重而道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园本特色课程——幼儿园礼仪教育,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为实践指导,扎实有效的地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研究,为教师深入研究幼儿个体行为、幼儿自主学习、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让幼儿在有效的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中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