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窍活血汤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2021-09-03 01:01王辛坤钟应虎冯剑伟葛海柱
光明中医 2021年16期
关键词:花素通窍瘀血

王辛坤 钟应虎 黄 婷 冯剑伟 葛海柱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病,多见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残和致死率高,常出现肢体偏瘫、失语和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损害,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笔者运用通窍活血汤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脑出血,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16年6月—2019年1月高州市中医院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确诊的脑出血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相关诊断标准,中医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的中风病诊断标准。共有70例入选,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42~76岁,平均(62.6±9.2)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5.6±8.9)分;出血部位:基底节18例,丘脑12例,小脑3例,脑叶2例;出血量(18.5±6.9)ml。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5~73岁,平均(60.5±10.3)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6.3±9.2)分;出血部位:基底节20例,丘脑9例,小脑2例,脑叶4例;出血量(20.1±8.3)ml。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出血部位、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在80岁以下;②发病时间在72 h内,出血量10~35 ml,未破入脑室,无活动性出血,且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③无明显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平稳;④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出血、脑外伤出血、血液系统引起出血;②出血性脑梗死或混合性脑卒中;③严重心、肾功能不全;④对治疗药物存在过敏。

1.3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常规予吸氧、脱水、神经营养药物、清除自由基、控制血压及血糖、防治并发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通窍活血汤,发病后第4天起给予注射用灯盏花素30 mg(湖南恒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63405,20 mg/瓶)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9 g,川芎9 g,桃仁9 g,红花9 g,红枣10枚,鲜生姜3片,老葱3根,白芷15 g,石菖蒲12 g。伴肝阳上亢者,加钩藤15 g,石决明30 g;痰浊者,加胆南星10 g,法半夏9 g;兼腑实者,加芒硝6 g,大黄9 g。水煎服,口服或鼻饲,每天1剂,疗程21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21天观察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用药期间一旦病情恶化,立即中断治疗及复查头颅CT,鉴别是否有血肿扩大或再出血,是否与药物有相关性,同时观察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继续常规治疗,未加特殊治疗。

1.4 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21天查头颅CT,观察血肿体积、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疗效标准[3]:参考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生活能自理;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总有效率包括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和进步效率。血肿体积测量采用多田公式,血肿量=血肿长轴(cm)×血肿宽径(cm)×层面(cm)×π/6。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比较 (例,

2.2 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头颅CT显示,治疗后,治疗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肿体积、水肿体积比较 (例,

2.3 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脑出血属中医学“出血性中风”范畴,是由于脉络破损,血溢脉外所致,为脑中“离经之血”,“离经之血便是瘀”,因此瘀血是脑出血的主要病机,瘀血阻滞、水湿内停致水瘀互结,闭阻脑窍,脑髓肿胀,神机失用[4]。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指出血在风证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整个病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瘀血贯穿于中风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故治宜活血化瘀。中风病从血而治,要使血脉运行,经络通畅,才不为风中。瘀血是造成出血性中风的原因,出血后又形成血肿加重了瘀血,活血化瘀法就是祛除出血的原因,使瘀血去,脉络通,脉络通则出血止。通窍活血汤出自于王清任《医林改错》,由赤芍、桃仁、红花、生姜、川芎、麝香(本次研究使用石菖蒲、白芷代替麝香)、葱、大枣组成。方中桃仁、红花能活血痛经,祛除瘀滞,是一切血瘀证通用的基本药物。赤芍能通顺血脉,行血中之瘀滞,使血活而瘀自破除。川芎辛温香窜,功能行气活血,乃血中之气药,加强行血散瘀的作用。白芷有“植物麝香”之美称,与石菖蒲合用增强通窍止痛之力。葱姜辛散,能通达上下表里之血脉,通利气血运行的道路,从而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大枣甘缓,可以补脾益胃,缓和方中其他辛香过烈之性,保护脾胃不受刺激。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化瘀活络、醒脑通窍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桃仁、赤芍等药物可提高纤溶酶的活性,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肿周围的血液循环而达到加速血肿及脑水肿吸收的作用,从而加速了脑细胞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5]。灯盏花素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全血黏度,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显著;促纤溶活性,降低血纤维蛋白原,防栓溶栓;防治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和胞外兴奋性氨基酸堆积;抑制蛋白激酶C(PKC)位移激活或过度激活;减轻脑水肿,延缓缺血性脑细胞死亡;增加营养性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6]。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急性脑血管病变中,脑缺血或脑出血后引起的脑组织损害、脑功能缺损,以及脑水肿、脑缺血缺氧等急性脑循环障碍,均与血瘀有关。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可取得明显效果,活血化瘀药具有抗脑内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他作用。出血必成瘀,必须祛瘀止血,瘀血除、出血止,病得救治[7]。

综上所述,通窍活血汤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脑出血,可促进血肿吸收,能显著改善水肿体积和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花素通窍瘀血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灯盏花素DSPE-PEG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研究
灯盏花素分散片溶出度检测方法的改进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通窍活血汤家兔体内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
鼻舒通窍合剂制备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