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志 钟许文颖
摘 要时代呼唤“大先生”,“大先生”需要坚守儿童立场。将儿童本身作为教育目的,以儿童为中心,真正认识和发现儿童,积极开展和儿童有意义的对话,驱动儿童生命的自觉,唤醒他们内在成长的力量,才能真正构建和改进新时代的师生关系,也才能成就时代“大先生”。
关 键 词“大先生”;儿童立场;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1)11-0019-04
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教师不能只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要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和品味的“大先生”。“大先生”视角下师生关系的构建和改进,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命题。我们倡导儿童立场,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重视对儿童的认识发现,与儿童开展积极有意义的对话,驱动儿童生命的自觉,唤醒他们内在成长的力量,努力构建新型、良性的师生关系。
“大先生”视角下的教育观,包括教师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是对教育的系统思考和重构。从教师发展的维度来看,“先生之大”在于教师自身修养之高;从学生成长的维度来看,“先生之大”则成就于学生发展的立人之善。教师要成就为“大先生”,不只指向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和师德修养,更包括师生的双向发展和彼此成就。倡导和坚持儿童立场,是“大先生”视角下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一)做好儿童发展成长的榜样
“大先生”视角下的教师修炼,必须坚持师德为先,做立身、立學、施教和育人典范,达成理实浸润、道技融合、德行一致的新时代教师形象,更好担当起儿童发展成长的引导者和领航人。“大先生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大先生”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培育高尚品格、高贵品行和高雅品位,锤炼新时代“大先生”的深厚教育情怀、高远视野格局和优异学识能力,涵养“大爱”、践行“大道”、崇尚“大美”、锻铸“大器”,成为教师身边最好的榜样,在学生学习、生活、为人等方面做好示范。
(二)成就于儿童的发展和完善
以儿童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为己任,是“大先生”视角下教师的时代使命和应然职责。“大先生”要成为“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引领儿童学习知识,让儿童对世界的认知逐渐成熟和完善;教师用亲切和温暖的方式,带领儿童感悟人生的真谛;教师营造诗意和良善的氛围,培育儿童完整、高尚的人格;教师也以自身的激情去唤醒儿童对生活的热爱,并且积极想象和创造。教师的工作便是让每一位学生建立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每一颗心灵得到尊重和肯定,让每一份梦想得以张扬和实现;而教师的幸福也随之在儿童发展和生长中得以彰显。
儿童立场的内涵及其丰富,其核心内涵是教育者对待儿童的认知和态度。“大先生”视角下的儿童立场,主张将儿童当作教育研究的核心和主体,摒弃传统教育研究中以成人为核心和主体的话语体系。[1]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立场。[2]儿童立场,是对儿童作为教育对象的尊重,是对儿童成长的全方位的关怀,是指向儿童发现和创造的教育主张。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无微不至的关怀,应该是培养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并不断地使这些品质得到巩固。[3]“大先生”视角下的教育观,首先是对儿童的充分尊重,是基于平等与公正的教育关系。
(一)儿童本身作为教育的目的
儿童应作为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工具。其内在价值是儿童作为目的、儿童对本身的价值。儿童的内在价值,也就是其作为教育目的的价值,超越所有教育情境,具有普适性。工具价值是儿童相对于特定情境﹑满足情境之需要的价值。长期以来,社会崇尚的是工具主义儿童价值观,实际上是把儿童当作了成人的附庸与工具,是成人实现自我的工具和手段。这种价值观否定儿童本身内在的价值以及独特性,是情境化的、可比较的、具体的。超越工具主义,找回儿童失落的内在价值,让儿童摆脱被忽视与虐待,让儿童人格尊严成为社会的“首要善”,让每一个儿童在教育和社会中获得解放,是今日儿童价值论的愿景。[4]
康德曾提到“人即目的”的观念。他指出,人绝不能被任何人,甚至不能被上帝只当作工具,而不同时作为目的本身。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康德关于“人即目的”的观点存在一定的认知局限。实际上,“人即目的”的基础不必建立在先验的理性、上帝或哲学基础之上。[5]对于儿童而言,生命的发展本身就应该是目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本就是教育教学最核心的目的。重视儿童教育目的性,实际上是对教育本质认知的回归。儿童作为不完善、有待发展也可能常犯错误的教育主体,其作为目的性的存在,需要得到尊重和认可。教育的内容设计、方式改进和环境营造等等,均需要围绕着儿童全身心发展这一核心目的来进行;同样,教育的评价也要基于儿童的内在价值来开展。
(二)以儿童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的疏离
教育的职责是培养和塑造人。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是作为教师孜孜以求的使命。具体而言,将儿童树立为教育的中心,这是众多同行共同的教育主张。然而,以儿童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对教师功能的否认,也不意味着师生关系的疏离。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所有的教育行为,都需要也只能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来实现。要达成任何教育教学效果,也都需通过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才能实现。教师在校园里、课堂上的举手投足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方式不拘,可以春风化雨,也可以近墨者黑。[6]
由此,我们主张,在坚定以儿童为中心的基础上,重构教师的角色。从过去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流程的引导者、情感的共振者、积极的评价者。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积极陪伴本身就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还主张,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回归童心,与儿童一起去观察、思考、学习和行动,引领和参与儿童的发现及创造。教师作为儿童成长中一个关键的积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育的本质是发现,即还原儿童本来的样子
儿童立场的前提是相信儿童。我们要相信儿童的认知、相信儿童的观察、思维、判断、情感和意志。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7]众多好的教育,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上。相信,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建立在相信基础上的教育生态,要努力改变过去对儿童的猜忌、怀疑,要减少或杜绝对儿童的过多规训和束缚,要倡导与儿童和谐平等的关系。
基于相信的理念来实施教育,其本质是发现,发现不是对儿童的建构和刻意改变,而只是对儿童认知、思维、想象等等的還原。在哲学上,所谓“还原”就是逐渐脱离那套由主体—客体认识方式而构建起来的以概念思辩为语言风格的“形而上”话语。儿童本就是一束束光,我们作为教育者本身不能制造光,只我们可以通过眼睛发现光,或者借助必要的工具为光的辐射提供条件和舞台。儿童也像一面面镜子,透过儿童的镜子,教师能够透视自身职业的独特性;通过儿童的镜子,教师的行动和思考都能通过儿童得以映射。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儿童的视线之内,教师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语调、对人的态度,都对儿童产生着细微而深刻的影响。教师只有常常以儿童为镜子,反思得失,明晰思路,改进方式,努力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儿童立场,实际上就认可了儿童本身的价值,任何教育的手段都难以改变儿童自身的价值,只是为儿童的价值彰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大先生”视角下师生关系的构建与改进,需要教师俯下身子做教育,真正做到蹲下来与儿童一起观察和思考,积极开展和儿童的有意义的对话,顺应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去探索师生关系的时代新常态。
(一)“大先生”需要蹲下来看到儿童的世界
要发现儿童,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葆有童心。教师的童心是呵护儿童之童心最可贵的保障。当教师拥有和儿童一样的童心,就可能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重要的门,能够找到更多教育的可能性。诚如《小王子》里所言,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但在现实中,大人和孩子之间无论是认知还是交流都存在莫大的鸿沟。在很多大人看来,儿童的思维、观念、行动似乎都是奇怪的、无用的;而儿童则清晰地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和寻找的是什么。儿童世界不同于成人世界。无论是儿童生命成长的过程,还是儿童的需要与表达,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不懂儿童表达的特点,也就无法知晓儿童的需要,更难以为儿童成长提供有效能量。因此,走入儿童的世界读懂儿童,对良性师生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儿童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别,教师怎样才能读懂和理解儿童的表达呢?蹲下来,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我们才能看见儿童眼里的世界,才能真实地与儿童形成情感共振,才能真切地在儿童的内心世界穿行,才能深切地理解和懂得儿童。教师与儿童之间年龄悬殊,也有着身份的差异,这是影响师生关系构建与良性沟通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能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视角去观察和思考,这样很多的矛盾就能迎刃而解。教师学会了蹲下身来看看儿童的世界,就选择了一种与儿童世界平视的姿态,这样看到的世界与成人眼里的世界大不相同。当你能够与儿童一起思考、与他们产生情感共振,就容易达成心理的认同。
比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的作文水平难以令人满意,教师就尝试以诗歌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引导孩子以“我是——”为引子,开始诗歌创作,不拘于形式,不拘于格式,可以写任何他想写的东西。孩子们似乎突然有了兴趣,他们或者特别兴奋,不断交流;或者陷入沉思,然后开始写作。他们的脸上自信的光芒开始绽放,一篇篇稚嫩却充满童趣的诗歌写在了作业本上。甚至在很多人眼里“差劲”的学生,也竟然可以写出令人惊喜的作品。孩子们也为自己的成就感到兴奋。诗歌课上,那一双双充满着光亮的眼睛,笔下一句句纯真质朴的诗句,此起彼伏传来的积极讨论的声音都告诉我们,儿童的表达从不缺席,只是没有真正用心去发现他们、引导他们、陪伴他们成长的人。而诗歌,用特别自由而温暖的方式,轻叩孩子们心扉,让他们去发现了自己身上独特的光芒。
(二)“大先生”要和儿童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良性师生关系需要蹲下来和儿童说话,积极地与儿童开展有意义的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去引导儿童基于自我的观察和思考,以儿童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和呈现。教师要能够读懂儿童语言与情绪表达的关系及其真实意图。儿童的真实意图往往是内隐的,并不能被简单和轻易读取。教师静心的习惯、平等的态度、尊重的姿态有助于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有助于及时发现和了解儿童内在的真实境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良性师生关系的建立及儿童的健康成长。
教师要及时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用儿童的视角看待问题。诚然,每个人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会不同视角。在成人的世界里,往往受到身份、地位、经历等影响,所形成的认知结论会有很大差别。儿童在观察和思考的时候,一定也有自己的独特视角,这要求我们给予充分尊重和信任。蹲下来和儿童说话,不只是身体上的蹲下,更是心灵上的平等沟通。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是要把儿童当成与教师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充分的尊重,让他们有平等的人格,与他们进行对等的有意义的交流。
比如,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每个儿童共同参与班级文化的创建。这就需要努力尊重和发现每个儿童的特点,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班名、班徽、班旗、班报等的设计过程中,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有存在感和获得感,真正感受到这是自己的班级。以班徽创建为例,教师引领每个儿童共同参与班徽的设计,“人人动手,手画我心”,让每个儿童通过手绘的方式来设计班徽,并通过班级评选和遴选推荐,选择其中较好的进行优化和改进。最终基于大家的共同智慧,确定班徽设计。共同创建班级文化的实质,是让儿童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是让他们作为教育主体的回归。作为班主任,教师的角色就是要做一个生命的发现者和引导者,帮助儿童去发现和实现自己生命的美好。好的教育不是单向度的传递,而需要深层渗透,更需要驱动每个生命的共振。
(三)“大先生”要顺应儿童而不是刻意改变
好的师生关系,在于顺应儿童的生长。让儿童长成自己的样子,呵护儿童的生长,这是新常态师生关系的内核。我们要相信,儿童原本就很美,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改变而是顺应。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8]儿童要成为完善的人,要求教师秉持对儿童的天性和个性的双重尊重。
尊重儿童的天性,其实质是对儿童生命状态的尊重,是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儿童的生命状态是儿童个体的独特性的集中体现。尊重儿童的生命状态意味着尊重儿童生命独一无二的特殊性,尊重他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差异性,尊重不同儿童呈现出来的丰富性,尊重儿童完整的生命世界。尊重儿童的生命状态还意味着尊重儿童的生命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质量。我们也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让儿童成为他自己。“成为自己”包括成为他的“生命所是”和“生命所能是”。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儿童的生命都有其特有的价值,能够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教育,是让儿童的人生更精彩,让他们的人生更幸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情感体验,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俯下身来,静心地走近,发自内心地欣赏每一个孩子,用爱陪伴着他们成长。儿童的生命需要我们用特殊的方式来激勵和唤醒。教师能做的,就是用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去努力驱动儿童生命的自觉,唤醒他们内在成长的力量。
“大先生”视角的儿童立场,需要尊重儿童作为教育主体的价值,以平等的姿态,让每个儿童身处公平的教育环境,基于儿童的具身体验,敏感地发现和激励儿童作为成长主体的语言、行为、思维的特质,珍视其中那些乃至看起来稚嫩的闪光点,并以此为触发点,进行引导、点燃、激励和唤醒,顺应儿童的生长,建构基于儿童立场的良性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晓红,李召存.教育研究中儿童视角的发展[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01):15-18.
[2]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2007(23):5-9.
[3]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M].汪彭庚,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2.
[4]张华.反思工具主义儿童价值论[J].中国教育学刊,2021(18):16-19.
[5]黄武雄.童年与解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6]李希贵.学生第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9.
[7]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21.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5.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