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秦梁智,邹雪,柴方秀
(1.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安顺 561000;2.中国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贵州安顺561000)
临床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期间,确诊致病菌尤为重要。其中,病原微生物检验是十分科学且高效的方式,可以根据检验结果选取具有敏感性的抗生素对患者实施治疗,这对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至关重要[1]。但是,在进行具体检验期间,检验的准确度、精密度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对不同的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临床中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可以给予更多的参照[2]。本研究特选取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2018—2019 年的14 442 份标本,探究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总阳性率结果。
选择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于2018—2019 年微生物室的14 442 份标本,应用回顾性的方式,对2018年(n=6 571)、2019 年(n=7 871)的全部标本均实施微生物检验。
1.2.1 痰液标本
以早晨第一口痰为宜;做细胞学检验以上午9:00—10:00 时留痰液为好;浓缩法找结核杆菌时,则应留取24 h 痰液。留取痰液标本时,先用清水嗽口,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注意切勿混入鼻咽分泌物。细菌学培养时应无菌采集痰标本后用无菌容器收集立即送检。
1.2.2 静脉全血标本
在采集血液时,成人采血量为5 ~10 mL,婴幼儿采血量为1 ~5 mL。采血后立即在床旁接种培养瓶,并迅速轻摇,充分混匀防止凝固,避免过度振荡发生溶血。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且又不能停药的患者,应在下次用药前采血;切忌在输注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液标本;不能从静脉导管及动脉插管中取血。每例患者至少采集两次血标本进行检测,间隔0.5 ~1.0 h,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以及区分致病菌与污染菌。检验过程简单概括为:明确采血部位,无菌采血后,标注采血时间,立即送检。
1.2.3 分泌物标本
由于感染部位不同,细菌种类也不尽相同,要应用灭菌棉拭子采集多个部位送检。怀疑是厌氧菌感染时,应用专用棉棒或是玻璃棒触及深部分泌液;可以用注射器抽吸,排去针管内的空气,并将针头插入灭菌橡胶塞内送检。
1.2.4 中段尿标本
先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或是0.1%的碘伏溶液消毒尿道口,弃去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 mL 于灭菌容器内。尿液标本以晨起第一次尿液为佳,尿液中不得加入防腐剂、消毒剂,否则会导致假阴性结果出现。采集标本后,应立即送检,以提高检出率。
1.2.5 粪便标本
选取脓血、黏液粪便2 ~3 g,液体粪便取絮状物1 ~2 mL。盛于灭菌瓶中或蜡纸盒中及时送检。
记录下各项微生物检验的总阳性率,主要包括了痰液标本、静脉全血标本、分泌物标本、中段尿标本、粪便标本。
通过SPSS 20.0 对数据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差异。
2018 年与2019 年微生物检验的总阳性率见表1。如表1 所示,对于痰液标本、静脉全血标本、分泌物标本、中段尿标本、粪便标本的总阳性率,2018 年依次 是29.46%、14.39%、22.93%、30.33%、22.84%,2019 年依次是35.49%、12.63%、30.50%、31.61%、34.00%,2019 年较2018 年显著增加(P<0.05)。
表1 2018 年与2019 年微生物检验的总阳性率
在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微生物检验是十分关键的检验手段之一,它能给疾病的各项治疗给予更多的参照[3]。而临床中对不同时间段、不同标本微生物检验的总阳性率实施研究与分析,并确定有关的影响因素,能够促进各检验工作更为顺利的实施,以提升最终结果的准确率。
但是,对于微生物的总检出率及准确度而言,两者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是因为在进行检验期间影响因素较多,所以临床中需要重点关注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质量控制。(1)在检验前,需要更为规范地对各类标本进行采集。绝大多数微生物检验结果与临床疾病不符,主要是检验前操作不规范引发的,主要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标本运送等方面。其中,对标本进行储存、运送,需要严格遵照维持微生物活性的原则[4]。对于各类标本而言,需要运用不同的收集、运送方式。例如,对于厌氧菌感染的患者,标本需要借助十分特殊的方式进行储存、运送。在采集结束后,防止其与空气接触,立即送检,否则厌氧菌会接触氧气死亡,进而出现假阴性结果,导致漏诊或误诊发生[5]。另外,标本运送人员的专业知识薄弱,对标本储存、标本运送的条件掌握不足,同样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要加强专业指导和培训,保障采集的标本能够达标。此外,科室中的护理人员和患者是否按照规范的标准采集标本,同样影响到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6]。患者自行采集的标本,如常见的中段尿液和大便标本。若护理人员没有对患者就采集有关的内容进行指导、培训,或是患者没有掌握规范采集方法,就可能使得检验前标本的采集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7]。(2)在检验中,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检查检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剂批次和仪器状态。对于痰液标本而言,检验工作者需要用棉签及接种环接种;对于尿液标本而言,若需要对标本进行厌氧培养,在行膀胱穿刺采集的尿液标本培养时,尽可能不要让尿液标本与空气接触;血液培养检验是脓毒血症、败血症诊断和治疗十分关键的参考指标,因此对静脉全血实施培养需要采集双瓶与双套,以提高结果的准确度。(3)在检验后,应该更多关注3 个方面:①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分析检验结果与临床疾病的吻合度,考虑标本采集方法与采集时间对结果的影响;②探讨假阴性、假阳性的产生原因;③总结知识,强调沟通和经验积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来提升专业技能。因为在检验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而微生物检验大多都是鉴于形态学、生理学等基础上,故要求检验人员具备更为扎实的专业技能功底[8]。在规范化检验后操作规程中,主要包括了质控菌株、生化试剂、药敏试验等有关的质控、检测方法[10]。对检验人员来说,应具备定性试验操作、主观分析与评判等有关的能力,所以要求检验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扎实,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对最终的检验结果会有许多影响[9]。为此,临床中需要关注检验人员自身的业务素养,并构建更为健全的检验质控系统。同时,实验室应参照实际条件,制订规范化的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操作规程,制定实验室检验人员的操作标准,指导大家严格参照各项规程来实施检验中的各项操作。同时,检验人员需要不断强化和完善专业知识,掌握人机体中各类正常菌群有关的知识、指标和范围等,并掌握正常菌群所引发的各类内源性感染,以提升检验的准确度。
临床中对不同临床标本实施微生物检验时,通过直接染色或培养鉴定,分析致病菌的存在,给临床中各项诊断、治疗给予相应的参照。为了防止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实施检验时所得到的结果间具有差异,检验人员需要更为严格地遵照各项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