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悬浮剂防治广东稻区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评价

2021-09-02 10:03李广泽黄柯程朱卫锋张胜超曹明章
世界农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嘧啶卷叶螟飞虱

李广泽,黄柯程,朱卫锋,张胜超,曹明章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518102)

稻飞虱与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我国水稻种植的两类迁飞性害虫,给我国水稻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稻飞虱包括褐飞虱、白背飞虱以及灰飞虱,其中褐飞虱种群发生快、扩散慢,容易暴发成灾,是我国水稻的首要害虫[1-2]。一直以来,化学防治是防控稻飞虱的重要措施,但由于化学药剂大量、长期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稻飞虱对多种化学药剂产生抗性,其中吡虫啉虽于2005年停止用于褐飞虱防治,但廖逊等(2019)的监测结果表明[3]褐飞虱田间种群依然对吡虫啉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达 481.4~6 899.0倍且有进一步上升趋势,对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等新烟碱类药剂抗性水平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褐飞虱对当前主流防治药剂吡蚜酮抗性上升水平较快,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4]。另外,水稻实际生产中,田间稻飞虱与稻纵卷叶螟常常同时或连续发生[5]。因此,研发防治稻飞虱替代药剂及能同时高效防治稻飞虱又可兼治稻纵卷叶螟的新型复配药剂,对提高防治效率、减少防治成本、保障水稻稳产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三氟苯嘧啶(trilumezopyrim,TFM)是具有全新结构与作用机理的新型介离子化合物(mesoionic insecticide)[6],其与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位点相同,均作用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正位结合位点(orthosteric site),但两者作用方式完全不同,TFM抑制(inhibition)而非激活(agonism)受体[7]。因此,TFM 被国际杀虫剂抗性行动委员会(Insecticide Resistance Action Committee,IRAC)单列为4E类杀虫剂[8]。TFM对不同稻飞虱均具有突出控制效果,尤其是对吡虫啉产生高抗性的褐飞虱种群效果突出[9]。

目前,更多研究集中于 TFM 对稻飞虱控制效果,较少涉及混配,其与当前水稻螟虫的主流防治药剂之一的阿维菌素的混配研究还未见报道。为探明 TFM 与阿维菌素混配对飞虱的防治效果与持效性、对稻纵卷叶螟的兼防效果以及该混剂的田间应用技术,作者于2015-2016年在广东进行了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悬浮剂(SC)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试验,旨在为该混剂的科学合理使用及应用推广提供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 (其中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的有效成分质量分数分别占3%、8%,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SC)(美国杜邦公司);1.8%阿维菌素乳油(EC)(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WP)(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

药械及水量:喷雾器械为MATABI超绿10手动喷雾器,用药液量为900 kg/hm2。

1.2 试验方法

于 2015-2016年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黎塘村开展田间防治效果试验。2015年供试水稻品种为‘美香占’,种植方式为抛秧,晚稻分蘖末期(9月8日)施药1次,此时正是田间飞虱若虫发生高峰期(白背飞虱为主,约占 85%)以及稻纵卷叶螟1~2龄低龄幼虫始发期。2016年供试水稻品种为‘黄华占’,种植方式为抛秧,早稻孕穗期(6月 24日)施药1次,此时正是田间飞虱若虫发生高峰期(白背飞虱为主,约占90%)以及稻纵卷叶螟1~2龄低龄幼虫始发期。

试验设 7个处理,处理 1~3分别为 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有效成分用量16.5、24.75、33 g/hm2;处理 4~6分别为 1.8%阿维菌素 EC有效成分用量9 g/hm2、25%吡蚜酮WP有效成分用量90 g/hm2、10%三氟苯嘧啶SC有效成分用量25 g/hm2;处理7为空白对照,不施用杀虫剂。每处理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20 m2,区间筑田埂相隔,四周设2.0 m宽保护行。施药时田间均保浅水层。

1.3 田间虫害调查及药效计算

药前及药后1、7、14、30 d调查稻飞虱活虫数,每个小区平行跳跃法调查10个点,每点2丛,共计调查20丛水稻的稻飞虱活虫数;药后14 d调查1次稻纵卷叶螟为害情况(2015年为9月23日;2016年为7月8日),每个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5丛水稻,共调查25丛水稻的总叶片数和卷叶数。

1.4 数据分析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与SPSS 19.0版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并以单因素ANOVA的邓肯氏新复极差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2年稻飞虱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表 1),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 SC对水稻稻飞虱控制效果佳、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达 30 d。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 16.5~33 g/hm2处理,药后1 d对稻飞虱的防效为88.14%~94.10%;药后7 d防效有所上升,达91.12%~96.11%;药后14 d保持优秀的控制效果,防效为90.30%~96.23%;药后30 d控制效果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防效为88.83%~93.80%。

表1 不同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药后1~30 d,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 3个处理对飞虱的防治效果随着用量增加呈上升趋势且药后1~14 d随着剂量提升而防效显著提升,其中33.00 g/hm2处理对稻飞虱防治效果最好,达93.47%~96.23%,16.5 g/hm2处理(低剂量处理)防效为88.14%~92.84%,显著好于单剂对照1.8%阿维菌素EC 9 g/hm2处理(67.38%~77.28%)。药后 1 d,24.75 g/hm2处理(中剂量处理,三氟苯嘧啶用量为18.00 g/hm2)的防治效果(91.60%~92.51%)显著好于单剂对照 10%三氟苯嘧啶 SC 25.00 g/hm2处理(83.18%~84.04%);药后7~30 d两者防治效果相当,说明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中剂量处理速效性相对10%三氟苯嘧啶SC单剂更好。药后1~30 d,33g/hm2处理(高剂量处理,三氟苯嘧啶用量为 24 g/hm2)的防治效果(93.47%~96.23%)显著好于单剂对照药剂 10%三氟苯嘧啶SC 25 g/hm2处理(83.18%~93.64%)。

药后1 d与30 d,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 16.5~33 g/hm2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88.14%~94.10%)显著好于常规对照药剂25%吡蚜酮WP 90 g/hm2处理(74.73%~85.92%),说明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相对常规对照25%吡蚜酮WP速效性更好、持效期更佳。2016年药后7 d,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 3个剂量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91.52%~96.11%,显著优于 25%吡蚜酮 WP 90 g/hm2处理(88.75%);但2015年药后7 d防效与2016年有所差异,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 3个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91.12%~94.08%,略差于25%吡蚜酮WP处理(96.17%)。药后14 d,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低剂量处理(用量16.5 g/hm2)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90.30%~92.84%)与常规对照 25%吡蚜酮WP 90 g/hm2处理(91.08%~92.11%)相当,而中高剂量(24.75~33 g/hm2) 2个处理的防治效果(93.45%~96.23%)显著好于25%吡蚜酮WP处理。

2.2 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2年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表2),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 SC16.5~33 g/hm2处理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控制效果好,药后 14 d防治效果达76.28%~87.79%,防治效果随着剂量增加而提升且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低剂量处理(用量16.5 g/hm2,其中阿维菌素用量为4.50 g/ hm2)的防治效果(76.28%~78.19%)与单剂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EC 9 g/hm2处理(76.57%~78.00%)相当;而中高剂量处理(用量24.75~33 g/hm2,其中阿维菌素用量为6.75~9 g/hm2)的防治效果(83.20%~87.79%)显著好于单剂对照阿维菌素处理。单剂对照药剂10%三氟苯嘧啶SC 25.00 g/hm2处理与常规对照药剂25%吡蚜酮WP 90 g/hm2处理对稻纵卷叶螟效果差,药后 14 d的防治效果仅为12.03%~25.89%。

表2 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3 讨 论

2005年以来,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高水平抗性,吡蚜酮成为我国稻飞虱主流防治药剂。然而,长时间单一使用,稻飞虱对吡蚜酮不可避免产生抗性。Wu等[10]于 2012-2016年持续监控广西、江西等 8省共69个监测点的褐飞虱抗性情况发现,褐飞虱对吡蚜酮等药剂产生了高水平抗性(2016年平均抗性倍数高达125倍);2015-2019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持续监测了我国褐飞虱发生种群对吡蚜酮的抗性水平[4,11-14]:2015年江苏、福建等地褐飞虱对吡蚜酮呈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 58~67倍),而两广、浙江等地呈高抗(抗性倍数 160~302倍);2016年,各监测点反馈吡蚜酮防治效果下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建议各地农业部门高度关注;2017年,绝大多数监测点褐飞虱种群对吡蚜酮表现高水平抗性(平均抗性倍数>100);2018-2019年,监测点褐飞虱种群对吡蚜酮抗性整体仍保持高抗水平,被监测到的最高抗性倍数分别为260倍、252倍。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区域发生的褐飞虱种群已对吡蚜酮产生高水平抗性,选择高效安全的替代或轮换药剂迫在眉睫。

本研究结果表明,相对25%吡蚜酮WP 90 g/hm2处理,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 24.75~33 g/hm2处理对稻飞虱具有更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持效期长达30 d,这非常有利于控制易暴发成灾的稻飞虱危害。而相比对照药剂10%三氟苯嘧啶SC 25 g/hm2处理,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 33 g (有效成分)/hm2(其中三氟苯嘧啶用量为24 g/hm2)处理对稻飞虱控制效果更佳,这与阿维菌素对稻飞虱活性高及两者复配有增效作用相关。据报道[15-16],阿维菌素对褐飞虱、白背飞虱室内活性高,LC50分别为0.262 8、0.339 1 mg/L。另外,笔者室内研究发现将阿维菌素与三氟苯嘧啶以 3∶8比例复配具有增效作用,CTC达 233.04(另文发表)。由此可见,将阿维菌素与三氟苯嘧啶开发成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 SC可有效提升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对于延缓三氟苯嘧啶抗性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6月下旬,广东江门、肇庆等地部分早稻田块遭受稻飞虱暴发危害,漏治田块百丛量最高达6 000~10 000头[17]。笔者实地调查发现,部分农户施用吡蚜酮(有效成分用量150~300 g/hm2) 3次都未能控制稻飞虱危害,部分田块出现严重的虱烧甚至倒伏现象,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而附近使用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 (有效成分用量为33 g/hm2) 1次的农田均未见虱烧现象,这进一步说明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对稻飞虱具有优秀的控制作用,可为今后控制稻飞虱尤其是褐飞虱危害提供了可靠的替代与轮换药剂选择。

稻纵卷叶螟与稻飞虱均为季节性迁飞害虫(并称“两迁害虫”),它们在田间常常混合发生,而广东作为两迁害虫的国内源头区,飞虱与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期重叠较为普遍[18-19]。当前,劳动力匮乏、人工成本上升使得水稻实际生产中一次施药兼防多种病虫害的桶混现象更加普遍,但受限于药剂品种与规格繁多以及缺乏科学桶混用药知识,实际应用中乱象丛生,催生出抗药性、残留、药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符合市场需求的多靶标新型复配剂的开发及其应用受到欢迎。阿维菌素作为当前水稻害虫的主流防治化合物用于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防治;三氟苯嘧啶对飞虱特效,对其他害虫也具有一定效果,据报道[20],三氟苯嘧啶600 mg/L剂量对小菜蛾杀虫活性为71.4%。本研究结果表明,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4.75~33 g/hm2对稻纵卷叶螟效果显著好于相同有效成分用量阿维菌素单剂的效果,这可能与三氟苯嘧啶对稻纵卷叶螟也具有一定效果相关。

在水稻生产实践中,应在水稻害虫发生监测预报的基础上,于水稻分蘖至孕穗期,当田间稻飞虱或稻纵卷叶螟达到防治指标时,兑水喷雾施用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 SC(有效成分用量为 24.75~33 g/hm2)。鉴于稻飞虱尤其是褐飞虱易对众多化学药剂产生抗性[3],三氟苯嘧啶对飞虱高效且持效期长,为避免稻飞虱对三氟苯嘧啶抗性过早产生而缩短其市场寿命,建议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与25%吡蚜酮WP、5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WG)等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轮换使用。

猜你喜欢
嘧啶卷叶螟飞虱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嘧啶型抗血小板药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商河县夏玉米灰飞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仔猪拉黄痢用啥药
4,6—二氯嘧啶的应用及工艺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