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 李晶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1b;小儿水痘;临床疗效;炎症因子;用药安全性
水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经研究证实,该病主要由感染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所致;传播途径有呼吸道、飞沫以及直接接触传播。小儿年龄小、抵抗能力差,因此学龄期、学龄前儿童成为该病易感和高发人群[1]。患儿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等症状为临床主要表现,绝大多数患儿还存在发热症状;病情较严重者,会诱发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加大的同时增加患儿痛苦[2]。为进一步体会对小儿水痘患儿实施重组人干扰素α-1b 治疗的临床价值,特择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的87 例小儿水痘患兒展开研究,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遵从治疗药物差异分组,择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的87 例小儿水痘患儿分为对照组(42例):男性22 例、女性20 例,年龄2.5~12 岁,均值(8.25±1.23) 岁;病程11 h ~3 d,均值(20.48± 8.52)h;体温37.5℃~40℃,均值(38.75±0.36)℃。观察组(45 例):男性21 例、女性24 例,年龄3~12 岁,均值(8.56±1.63) 岁;病程12 h ~3 d,均值(20.78± 8.63)h;体温37.5℃~41℃,均值(38.66±0.45)℃。两组患儿资料用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水痘的诊断标准;患儿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红色斑丘疹、疱疹”为主;身体基本健康状态良好,病历资料完整;家长对此次研究知晓且自愿参与[3]。排除标准:继发性感染者;长时间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存在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者;合并存在内分泌系统疾病者;神经系统疾病者;存在重组人干扰素α-1b 禁忌证者;呼吸功能不全者;合并存在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存在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者[4]。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完善临床各项检查,严格以检查结果为准,指导患儿口服20 mg/kg 阿昔洛韦片( 国药准字 H44021367,)20 mg/kg/ 次,4 次/d,用药5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 治疗,肌肉注射1 μg/kg 重组人干扰素α-1b( 批号:S20033034,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 μg/kg/ 次,用药3 d。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临床疗效:显效( 经药物治疗后48 h 内瘙痒消失,皮疹结痂,体温正常,皮损消退幅度超过60%),有效( 经药物治疗后72 h 内,瘙痒消失,发热消退,皮损消退幅度在30% ~60%,出现新发皮疹,但无继发感染),无效( 经药物治疗5 d 后瘙痒仍存在,皮疹小部分结痂,皮损消退幅度不足30%,新发皮疹较多)[5]。②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③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C 反应蛋白hs-CRP) 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借助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开展[6]。④观察两组用药安全性:安全性主要从不良反应( 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 发生率比较,发生率低、安全性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全程借助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建立专用数据库并对研究内的统计学展开分析,研究所涉及计量资料借助完全随机设计的t 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计数资料借助χ2 检验并作出处理,所有数据遵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 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就临床疗效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高(95.8% vs 80.0%),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 观察组(n=48):发热消退(2.12±0.23)d,皮疹结痂(3.25±1.36)d,瘙痒缓解(2.52±1.02)d,住院时间(4.56±1.23)d;对照组(n=45):发热消退(3.66±1.12)d,皮疹结痂(4.56±1.23)d,瘙痒缓解(3.36±1.15)d,住院时间(6.52±1.25)d;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用时较对照组短,数据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t=9.3221、4.8609、3.7317、7.6194)。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相较,数据无对比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NF-α、IL-6、CRP 水平较低,数据与对照组相较(P<0.05)。详见表2。
2.4 两组用药安全性 观察组(n=48) 白细胞下降0 例,恶心呕吐1 例,血小板减少0 例,对照组(n=45):白细胞下降1例,恶心呕吐5 例,血小板减少1 例,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0%vs15.5%),用药安全性较高(P<0.05,χ2=5.3617)。
3 讨论
水痘是一种临床常见、高发性疾患,目前诊断该病多根据流行病学史、患儿病史等进行,因此确诊率较高。经临床研究证实,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会通过呼吸道黏膜、接触等途径感染,而病毒可以在空气中雾化,所以该病临床发病率高达90%。感染病毒直至发病( 皮肤出现感染症状),约有2周时间,但水痘潜伏期较长( 约2 周),所以部分患儿并不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7]。而儿童年龄小,机体免疫力、抵抗力尚未发育完善,而参加外出活动的机会较多,因此儿童成为水痘的主要发生人群。水痘的出现,会给患儿正常生长、日常学习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开展科学、积极、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经研究证实,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属于典型的双链DNA病毒,因此目前临床多借助阿昔洛韦等药物开展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亲和力较强,可有效抑制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多种病毒;用药后可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苷激酶,并有效抑制病毒复制[8]。临床建议水痘患儿,在症状出现的24 h 内使用阿昔洛韦效果更佳,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患儿在被确诊时就已经错过了阿昔洛韦最佳用药时间,因此导致临床疗效欠佳。
干扰素的广谱抗病毒作用已被临床证实,用药后可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产生抗病毒蛋白的同时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借助调节免疫功能可有效增强巨噬细胞等的特异细胞毒作用,从而对病毒的侵袭和感染进行有效遏制。而小儿年龄小,抵抗力低且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所以在遭受病毒侵袭时并不能产生大量的内源性干扰素,此时就需要借助外源途径来有效补充干扰素,从而有效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重组人干扰素 α-1b是一种基因药物,由DNA 重组技术合成,用药后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细胞活性,促进并增加干扰素释放,对病毒复制有效抑制的同时可阻止病毒对机体造成较大损害[9]。
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95.8%vs 80.0%),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0% vs 15.5%),治疗安全性较高(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用时较对照组短,TNF-α、IL-6、CRP 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证实了对小儿水痘患儿实施重组人干扰素α-1b 治疗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小儿水痘患儿开展药物治疗,建议采纳重组人干扰素 α-1b,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