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彤
摘要: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理论发展过程。从根源上讲,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理论的发展渊源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启蒙运动时期的契约建国论、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共同体思想以及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对共同体的设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共同体;哲学
一、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
“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和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时期城邦林立,但城邦之中人们的生活处于一种分散的、自给自足的状态,生产力水平低下。基于此,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一书中设想要建立一个统一、团结、正义、和谐的国家,这个所谓的“理想国”按柏拉图的说法其本质是一个以分工为制度保障的正义的城邦社会。柏拉图认为城邦源于分工,分工是城邦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城邦中的个人要以分工的形式与城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的权利、职责和义务都要在城邦中实现。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人们自上至下分成哲人、军人和职业者三个不同的阶层,三个阶层共同推动国家向着统一有序的城邦社会发展。
柏拉图所追求的统一有序初步体现了共同体的思想,但其设想带有明显的阶级性,本质上并不是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且从当时的社会实际来看并不具有可行性。
二、启蒙运动时期的契约建国论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打破了中世纪的长夜,原有的以宗教和神权为纽带的古希腊、古罗马城邦共同体难以继续适应社会的发展,人的价值权利的发达使更多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开始寻求一种更为稳固的国家、社会模式。其中,影响较大的便是以霍布斯为代表的英国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社会契约论”。
在霍布斯的观点里,人的自然本性中有一种“自然性欲”,即趋利避害、自私自利的自我保存欲望,表现为对利益的无止境的追求。霍布斯这样的观点也正是对当时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疯狂地、贪婪地追求金钱和利益的时代背景的反映。
在霍布斯的《论公民》中,霍布斯指出“人对人是狼”。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斗争与战争带来的死亡威胁,而想要形成人人都能生存的和平社会环境,霍布斯认为,需要个人放弃其中一些自然权利,并将这些权利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交给一人或者多人组成的共同体来管理,这样,个体意志形成公共意志,个人的自然权利形成公共权利,即国家。但是在霍布斯所追求国家即契约共同体中,霍布斯主张将个人让渡的权利集中于君主的手中,君主是最高掌权者,公民只需要服从君主,任何对君主的不敬和反抗都是对契约的侮辱和违反,就要接受君主严厉的惩罚,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讲这种国家的绝对权威比喻成希腊神话中的拒收利维坦,因而,霍布斯提倡建立的这种契约共同体也被称为“利维坦式国家”。
三、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共同体思想
18世纪末到19 世纪上半叶,德国资本主义发展。但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不敢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封建统治,于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批判继承了启蒙运动时期的“契约建国论”,力求从思想精神领域探索建立自由、平等的共同体的道路。
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对于共同体的思考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黑格尔对于共同体的构建是一种普遍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扬弃了家庭与市民社会。个体与整体相互融合,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一旦实现,共同体中的个人的利益也將实现。但黑格尔对共同体的思考是在绝对精神的领域运作的,所以很难厘清共同体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具体关系。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共同体设想
19世纪初,以法国傅立叶、圣西门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盛行,他们对资本主义的腐朽和罪恶深恶痛绝,并对共同体进行了自己的一番构想。
圣西门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者,在看到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诸多弊病以及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腐朽之后,提出了自己关于共同体的构想。在圣西门看来,社会上的所有劳动者构成与新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相对应的实业家阶级,社会应该是由实业家阶级领导的实行实业制度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人都是实业家,不平等的现象将不复存在。这一构想是圣西门针对资本主义内部的阶级不平等问题提出来的,但其忽略了一点,所谓的实业家团体也只是存在于资产阶级内部,因而其设想终究没有突破资本主义的桎梏。
傅立叶关于共同体构想出了自己理想中的制度——法郎吉。所谓的“法郎吉”是一个个单独的合作社,许多的“法郎吉”组成和谐共同体。在法郎吉中,每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艺术素养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提升。劳动不再是受强迫的、用来维持生存的手段,而是人们基于爱好和享受开展的活动。在傅立叶构想的“法郎吉”中,资本主义这种带有欺骗性质的制度中存在的阶级差异、贫富分化等诸多弊端将不复存在,只有每个拥有平等权利的个体自由全面的发展。
另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将自己的构想付诸于实践。1824年,欧文斥巨资买下2万英亩土地作为实验基地,邀请了越900名来自不同职业的人员来与自己共同开展名为“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实验。在这个共同体中实行“公社联合体”制度,在“新公社”中,每个人按照“联合劳动、联合消费、联合保有财产和特权均等”的原则发挥所长,各司其职,平等地进行劳动,最终的劳动结果按需分配。欧文的这一实践中同时体现着其他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念,试图建立一个每个人都能平等、自由地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当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无疑是超前的,虽然其本质上是跳脱于现实之外的空想,对根基牢固的资本之一难以产生实际的作用,但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思考和构想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经历了长期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对前人共同体思想中精华的汲取,其中也融合了马克思本人的无限智慧。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的社会形态的设想,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