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
2018年4月28日,中国“天眼”(FAST,学名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并得到国际认证。截至2018年9月12日,中国“天眼”已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44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2021年5月,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在观测中取得的重要进展,正式发布了201颗新脉冲星的发现。
望远镜,是一种光学仪器,通过它可以把远处的东西看得很清楚。可是,在“望远镜”前面加上“射电”二字,那又是一种什么仪器呢?原来“射电”这个字眼是从英语Radio翻译过来的,原意是“无线电”。
顾名思义,“射电望远镜”就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来“观看”远方物体的科学仪器。我们在“观看”二字上面打了引号,这是因为人的肉眼看不见无线电波。射电望远镜是通过天线、接收机以及一系列仪表,把远处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接收进来,经过放大,然后转变为人们眼睛可以看见的信号,例如荧光屏上的亮光、记录仪上的曲线,或者电子计算机打印出来的数字和图表等,然后再进行观看的。这是一种间接的“观看”,显然,它和可以直接观看的普通光学望远镜是大不相同的。
自然界中,许多物体都会發射无线电波,小至尘埃、电子,大至太阳、银河。发射的无线电波有长有短,有强有弱,形形色色,花样繁多,从古至今,连绵不断。但是,在以前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观看”不到它们。直到一个世纪前,无线电技术发展到了相当水平,人类才第一次“观察”到来自银河的无线电波。
一开始,人们认为这是一种人为的干扰,经过仔细研究,发现收到的“干扰”信号正是来自银河系的,人们这才意识到,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来自银河系的无线电波。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科学家相继发明了专门用来观察天体发射无线电波的仪器,也就是“射电望远镜”,用它来研究银河系和太阳发射的无线电波,获得了丰富的科学资料。从此,天文学领域中一门崭新的科学——射电天文学,也就随之诞生了。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是如此丰富多彩,使人们大大开阔了眼界。原来仅仅作为“无线电”理解的那个字眼——Radio,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即“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简称“射电”。我国现在统一的翻译名称采用“射电望远镜”,就已经包含了这一层含义,比起以前采用的译名“无线电望远镜”要更加确切一些。
1958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制造出了第一批射电望远镜。其中一架直径2.5米的射电望远镜,是当时正在南京大学读书的几名青年学生制作的,接收到了太阳的射电信号。与此同时,我国有几个研究单位和学校也先后制成了射电望远镜,并分别安装在几个天文台使用,还参加了1968年新疆的日全食观测,积累了一批宝贵的太阳射电观测资料。
最初的射电望远镜,天线规模不大,接收机灵敏度也不太高,只能观测像太阳、银河这类射电信号比较强的天体。后来,射电望远镜的规模越做越大,接收机的灵敏度也越来越高,接收射电信号的波长也从米波扩展到了毫米波。
为了提高射电望远镜的威力,科学家们用无线电波的干涉原理,把许多天线有规律地排列起来,连接成一个“阵”,叫做“射电干涉仪”或“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后来,科学家们又发明了一种使用原子钟的射电干涉仪,天线与天线之间互不连接,但又能互相呼应,叫作“甚长基线干涉仪”,一下子把天线阵的规模从几千米扩大到了几千千米,甚至跨洲越洋,形成全球性的射电望远镜网。尽管如此,除了一些有价值的行星,我们依旧无法探测到所有的行星。
1993年日本东京召开的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国天文学家们迫切希望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于是,中国“天眼”便应运而生。
2011年3月,中国“天眼”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借助贵州黔南天然圆形溶岩坑建造,500米口径,其接收电波的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那么大。它的反射镜边框都是1500米长的环形钢梁建造而成,反射面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用于汇聚无线电波,利用接收机接收。“天眼”由4450个独立的面板组成,拥有一个固定的直径500米的碟形天线,它是世界上最灵敏的监听设备,也是最大的填充口径无线电望远镜。
2018年4月28日,中国“天眼”开启工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估算距离地球约4000光年,它是由“天眼”超宽带接收机一小时跟踪观测发现的,是至今发现的射电流量最弱的高能毫秒脉冲星之一。
截至2018年9月12日,中国“天眼”已经发现了59个高质量的脉冲星候选,其中44个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这些脉冲星中哪些来自外星文明,目前正在破解,很有可能会首次发现未来外星文明的存在。不仅如此,科学家还通过“天眼”对宇宙的起源进行探索研究。
其实中国“天眼”工程刚启动时,曾遭到许多天文学家的反对,就连科学家霍金也认为它将引来巨大的灾祸,原因就是“天眼”探测时所发出的信号太强大,容易被外星人探测到地球的位置,从而引发星球大战。但事实并非如此。
随着中国“天眼”的出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给全人类带来更大的惊喜,一个宇宙新发现的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