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地区建筑夯土技术源流考述

2021-09-01 07:39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8期
关键词:汉城夯土遗址

李 刚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1 引言

据考古报道,在金门岛曾发现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蓖点纹陶器,经考古专家鉴定该陶器类似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中的蓖点纹陶器,裴李岗文化经过碳十四测定为公元前5195±3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存。而以绳纹粗陶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则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的福建、广东、台湾一带,从遗迹出土陶器上的花纹来看,其绳纹、篦纹与中原地区一致,表明东南地区制陶工艺及纹饰是受北方先进文化影响的,因此“东南沿海的同类遗存,与中原地区有着一定的文化联系[1]。”

秦立闽中郡,有部分汉人进入闽越是毋庸置疑的[2]。而这时,“浦城的渔梁岭上,才会有一座大禹庙,到宋代犹存[3]。”说明这一时期不仅有部分汉人进入闽越地区,而且将一部分中原汉人的建筑形制带入浙江、福建境内。随着汉、越两个族群的逐渐接近,特别是入闽汉人及受汉文化影响的吴楚人口比例的增加,汉文化因素也随之渗入闽中,与土著文化产生碰撞与交流,并逐渐转变为强势的主导性文化[4]。

2 文物佐证

闽侯庄边山秦汉墓地的随葬品中出现仿铜陶礼器,这是春秋晚期以来中原和楚地民族上层贵族习俗的物质反映,说明这是楚汉民族入福建的遗存[5]。闽侯荆溪庙后山一号土坑墓、光泽止马土坑墓及福州洪塘金鸡山土坑墓都属于同一墓葬类型即庙后山类型。墓葬内出土大量随葬品,其中始见灶、囷明器随葬,这是西汉后期的共同时代特征,应是汉代统一国家内文化传播的结果[6],庙后山类型墓葬文化是闽越土著文化吸取若干汉文化因素后形成的地域性文化。综合福建等东南地区墓葬出土的陶器,东南地区“在秦至西汉时代,汉越文化还处在一种逐渐交流融合的发展状态,至东汉时代,汉越文化已大体趋于一致[7]。”

虽然东南与中原两地距离遥远,但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的影响能突破自然地理的障碍。吴越文化、吴城文化、楚文化以及粤东文化对闽族地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说明闽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外的文化交流持续进行的[8]。

3 遗址考证

3.1 崇安城村汉城遗址

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城村汉城遗址是西汉闽越国东越王余善的治都,汉武帝平定闽越后,设为冶县隶属东部都尉。都尉府是迁徙不定的,并一度设于冶县,汉朝廷派遣官吏和军队管理卫戍冶县是汉朝政府对闽越实行政治安抚和军事镇压的统治需要。

1959年福建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崇安汉城遗址进行试掘,对城墙构造进行了详细分析:城墙建筑可分两部分:(1)下半部为河光石及沙土堆筑,城垣基宽38.5 cm,顶宽22.5 cm,高出原地面1.8~6.1 m。最底层是灰色粘土和河光石,最厚0.5 m,其上铺1层灰沙土也含有河光石,厚3.2 m,在这一层中出有陶缽和陶片。而后再铺一层黄沙土,杂有大量的河光石,厚2.4 m。这一层的加工比较讲究,不仅有明显的乱夯痕迹,而且河光石也铺得很整齐,并出有陶片、鼎腿和木炭等。(2)上半部是用黄土夯筑的,底宽12 cm,顶宽6.5 cm,残高2.6 m。夯土厚8~12 cm,夯打得相当结实,出有陶缽和陶片等遗物。从试掘看,这座城的筑造工程具有相当的规模,其建筑方法与中原地区的汉城相似[9]。

1990年,林忠干撰文《崇安汉城遗址年代与性质初探》,对遗址的年代和性质进行进一步的考证,其中对城墙建筑描述到:崇安汉城城墙依山势夯筑,周长达2896 m,西南角设烽火台,东北角为谯楼。城内开设主干道及东西城门,墙体夯土或土堑筑,表面涂抹草拌泥和白灰,并施彩绘壁画[10]。

综合两段资料表明:其一,在西汉时期福建地区的砌石技术与夯土技术均以成熟并可应用于防御工事及大型建筑。其二,在砌筑防御工事或建筑时,底部用大块毛石、卵石或条石进行砌筑,并掺杂有骨料以对空隙进行填充。上部为黄土夯筑并可将夯土墙筑至2000 mm以上,可见当时工匠对于夯土技术的应用已十分娴熟,在搅拌泥土时加入陶片、炭条等作为骨料,以增加墙体的韧性和强度。其三,为保护夯筑墙体,表面涂抹厚约30 mm草拌泥及白灰,并施以壁画彩绘进行装饰。这种下部砌石、上部夯土的砌筑墙体方法成为福建地区建筑营造的主要方式,并被广泛运用,如武夷山市五夫镇民居即运用这种构筑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武夷山五夫镇民居(组图)

3.2 东南民居承袭

赣南围屋、闽中土堡等东南民居建筑墙体的夯筑特点同样承袭了该构筑方式:下部为大块毛石或条石叠砌厚约2~4 m的稳固墙基,上部用生土夯筑厚约1~3 m的墙体,在夯筑土墙过程中,顺向以杉木、竹木等做木筋增强墙体的拉力与韧性。可以说,该区域内民居建筑的堡墙构筑方式上承吴越、楚赣,下启闽中、闽南,可谓一脉相承,并佐证了承袭的渊源关系,如图2、图3所示。

图2 龙岩市连城县培田村

图3 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环兴楼

4 学者讨论

4.1 夯土技术成因

关于夯土技术的产生时间及原因,傅熹年指出:“夏、商、周的中心地区都在黄河中下游,属湿陷性黄土地带。为了防止地基湿陷,先民发明了夯土技术,既能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又能夯筑高大的台基或墙壁,建造大型建筑[11]。”侯幼彬也持类似的观点:“在木构、席坐的双重防水避潮的要求推动下,黄河中下游的华夏先民,利用天然的黄土资源,运用夯土技术,创造了夯实土阶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12]。”张驭寰认为:“奴隶制时期,人类在生产等各方面的发展比起原始社会都有较大幅度飞跃。奴隶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明了夯土技术。这一发明为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3]。”单士元则谈到:“根据田野考古发掘,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古代人民就已懂得使用工具将土打成紧密的硬土,这就是后世所称的夯土技术。原始氏族社会所创造的夯土技术,几千年来一直都在建筑工程上继承着[14]。”

4.2 产生时间与推论

据上可推测夯土技术的发明时间大致为新石器时代,距今4000~5000年左右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即已出现夯土台基的雏形,山东日照东海峪遗址发现的9座属于龙山文化层的房屋全部都是带土台基的建筑。至商代时已应用于宫殿的台基,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中的夯土台基。陕西岐山凤雏西周建筑遗址[15]及陕西扶风召陈西周建筑遗址[16]中用大卵石做台基,然后上面夯土筑墙体的夯筑工艺即版筑技术,这与福建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城墙的筑造工艺是一致的。方拥指出:“夯土版筑技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伴随着古代文化一波又一波的往南迁徙,它在南方扎根成长,其成果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土楼’[17]。”陈鑫也说到:“版筑技术起源于仰韶晚期的中原地区,因此常被称为中原版筑技术。中原版筑技术在商代广泛传播到河套平原、燕山南北、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上游地区[18]。”基于崇安汉城建筑遗迹反映了西汉、东汉时期福建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及汉越民族杂处、文化交流与融合,可推定福建地区的这种夯土版筑工艺是承袭于中原地区的。

5 结语

建筑夯土技术是一种古老的、沿袭千年的建造技术,对居住环境与建筑技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通过出土文物佐证、建筑遗址的考证、专家学者的论证等推定出东南地区的夯土技艺承袭于中原地区,但这绝非盖棺定论,而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问题并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

猜你喜欢
汉城夯土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现代夯土建筑材料特性及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辽上京遗址
《郭汉城文集》简介
西安汉城湖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郭汉城先生致范正明的信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夯土材料的分析研究
竹筋夯土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闽越国”腹地的神秘古城——城村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