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强,陶学文,徐卫林
(武汉纺织大学 a.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b.发展规划处;c.校长办公室,湖北 武汉 430200)
工程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师打下良好基础。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提速、全球化进程加快、新经济发展加快,面对中国工业创新发展和现代性境遇愈加复杂的态势,对培养“开创未来世界”工程人才的应用型高校提出了新挑战[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人[2]。在当今我国高等教育跨入普及化阶段,高校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阐释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近年来,我校(武汉纺织大学)通过构建与实施工程人才培养CQ模型(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综合素质教育模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取得了较好成效。
工程源于社会和人的需求,是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的集合体,是一种融合了人的理性、价值、意志、想象、情感与个性的创新实践活动,具有自然及社会双重属性[3]。工程问题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生态、审美等诸多人文因素。工程中协调和处理好工程与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工程师的人文素养对工程的质量和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工程人才的成长体现在他们对工程任务胜任能力的提升过程中[4],表现为能够把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社会、法律、艺术、环境和伦理等问题结合起来去开创未来世界。只有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才能使这些工程人才成长为合格的工程师。换句话说,大学阶段的工程教育是为工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所以,工程教育应该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仅仅是为了掌握一种手段和方法,还必须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才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克服单一专业的局限。工程教育不仅关注技术与经济,还要关注社会与文化,基于科技的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工程师。
当前,我国工程教育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企业对高校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还是不太满意[5]。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弱、缺乏创新思维、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导致事业发展乏力等问题。为适应新时期对高校毕业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要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以社会对毕业生的实际能力需求为导向,构建重点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教育体系。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本质上在于其工程领域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高。李培根院士认为,高校培养的未来卓越工程师需要有人文情怀,必须打牢具有多学科视野、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基础[6]。大学作为承担立德树人使命的社会组织,应该在培养时间和空间维度重构和优化工程教育,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较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7]。这就要求高校教育教学有极其有效的针对性,补足短板,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对学生将来从事某一个大类专业的工作所需的基础性必备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来实现。但是,受大学4年学习期限的限制,与工程相关的管理、环境、经济、伦理等方面的人文素养教育不可能占用更多的课程学时。虽然校内人文专题讲座、各类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有组织的校外社会实践,都会对学生将来专业知识运用和能力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去完成学业,重视教学计划表中的课程和学分,而忽视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要更好地构建育人环境,让学生在4年大学生活中更多地参与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自己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1. 大学生发展的心理学分析
随着对教育质量关注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强调以学生价值充分实现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和创新培养。大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学生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道德发展需求。具有基于正义与权利的道德判断思考方式是学生进入社会前接受高等教育的道德发展心理需求。在科技迅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道德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之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集中体现在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打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对道德观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
(2) 职业发展需求。学习必要的技能以获得一份职业,具备基于关怀与责任的社会服务能力,是学生适应市场职业发展的心理需求。学生进入高校时,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这一时期也是高校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时期,本质上说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但是,过窄的专业教育是有明显缺陷的,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也会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8]。《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现代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9]。新时期的综合素质教育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内容以外,还包括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是新时代对于学生身心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从20世纪90年代杨叔子等学者倡导素质教育至今,许多高校重拾人文精神,以培养有灵魂、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不断探索综合素质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11]。
2. 工程人才培养CQ模型
教育的本质不在“制器”而在育人,学生成长目标是既要成才,更要成人[12]。现代社会的人们基本形成共识,经历过大学教育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是有益的,因为智商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学的学习。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针对性很强的课程来提升数字计算、空间想象、逻辑推理、专业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对学习收获成果也方便量化评价。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情商水平的提升更重要。丹尼尔·戈尔曼曾经列出情绪情感在预测学业成就方面优于智商的事例。但是,情商的概念更多的是经验的总结,实证的内容少,不是一种系统的理论。这就给大学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选择提出了一个现实难题,因为学生在大学4年学习的时间有限。高校工作者必须基于现代科技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专业教育研究提升学生发展能力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手段,克服素质教育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善性。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独立思维能力、实践创新精神和完善人格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我校组织团队对智商和情商进行了深层次研究,建立了一个以C开头的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综合素质教育模型(CQ模型)。构建工程人才培养CQ模型,旨在通过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CQ。学生在大学4年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提升的嬗变过程中,重点培养、训练与提升CQ。采用魔方的组成结构,把CQ集中在六个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素质教育整体,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成长CQ模型
(1) 能力(Competency):能力是指个体驾驭一定活动以及为社会所能贡献的力量,如专业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
(2) 自信(Confidence):自信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所具有的自我效能感觉和自我基础评估,如是否具有开阔的专业知识面和人文视野、创业欲望、社会阅历、健康体魄等。
(3) 创新(Creativity):创新是指个体应用新思维、新描述、新发明得到新事物的行为过程,如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思路、技术发明、工程设计等。
(4) 好奇(Curiosity):好奇是人的一种对于知识或信息的渴望,如积极的情感体验、喜爱质疑、努力求知倾向、善于联想、探究式学习、对于科学的热衷等。
(5) 交流(Communication):交流是指个体在事实、情感、价值取向和意见观点等方面采用有效且适当的方法与对方进行思想、感情和知识等信息传递的过程,如真诚地理解社会和他人、人际相处、社会交往、口头表达、清晰写作等。
(6) 合作(Collaboration):合作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互相听取并给予建设性的回应,促使有利于共同的结果得以实现的意志和行为,如组织协调、领导管理、危机应变等。
校园生态理论认为,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面临全新的环境和挑战会产生紧张感,具有强烈的归属需要。建立学生与环境之间的和谐气氛,可以增进学生的适应性,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和教育的目标[13]。CQ教育的有效实施依赖于良好学校环境的构建,可以通过大学环境来提高学生的教育效果,以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人,以高尚的精神文化培育人。
1. 隐性课程的整体规划
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载体,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当课程被理解为学生在学校所习得的文化时,就不难理解隐含于校园的大学精神、观念、信仰等所构成的文化便是隐性课程[14]。丹尼尔·贝尔认为,科技以不断推翻陈说、标新立异而高歌猛进,而文化却不能完全丢掉自己立于其间的历史和传统[15]。对于“双一流”大学来说,没有一流的隐性文化,也难以成为一流的大学。在CQ教育中,对学校环境构建的要求说到底即是对学校隐性课程的重视。因为,具有同样课程表的不同大学并不一定会同样培养出杰出人才,其差别源自于不见诸于课程表的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在大学的历史和现实中比比皆是。
2. 学校环境的主要图景
教师活动、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启蒙、控制、聚合和导向作用。因此,学校通过大学精神的塑造和教师活动的引导以及校园文化的建构,为实施CQ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师活动的重点在于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师生互动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养成具有实践体验性或情景生成性等特点,不仅取决于知识和理论的传递,更在于自身的生活学习环境体验。所以,校园文化的价值与促进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大学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所在,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是学生气质生成和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3. 学生参与有意义活动
阿斯汀的学生参与理论认为,学生花在有意义活动上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其收获就越大[16]。学生与学校环境互动的有效性体现在引领学生心理、情感上对参与的体验应是积极的、活跃的、主动的和自觉自愿的,而不是消极、被动和应付地参加。大学要为所有学生创造参与和学习的机会来促进他们发展,包括获得国家大学生科技项目,让学生参与教授的科研活动,建立各种校园学生组织,举办提高学生领导力的各种活动及培训等。这些活动安排应该成为学生学分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实施CQ教育时,对学生参与度的评价既要考虑学生体验的时间,又要考虑学生体验的广度。
我校立足学校实际,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加快改革步伐,启动全校本科阳光教育工程,对全校学生设置了10个阳光素质学分。从2010年开始,根据学生个体的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构建“基本规格+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允许学生自由选修专业必修课程以外的课程并计入阳光素质学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步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训练、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心态、身体素质、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稳健医疗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建全表示:“武汉纺织大学毕业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学科知识面广、实干能力很强,能很好地做到‘学以致用’,非常符合企业用‘才’的需求。”
2. CQ课程教学大纲
在全校推行本科阳光教育工程的基础上,2013年在我校现代纺织学院的4个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开始CQ教育实践,把专业课程外的CQ教育列入培养方案。现代纺织学院被湖北省教育厅认定为试点学院,并按课程形式制定CQ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培养与提升学生的CQ,使学生建立工程的“综合素质”概念,为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学内容:
① 现代纺织论坛。包括院长、专家、学者、博士分论坛,外籍专家、海外学者分论坛,优秀企业家论坛,优秀导师论坛。
② 人文与艺术鉴赏。包括经典阅读、艺术鉴赏、才艺培养、电影欣赏。
“我说后悔,你们就能放过我不成?”易平安无奈地反问,“是能让我直接当个锦衣卫百户,还是能让我脱下这身衣服去考个功名?”
③ 身体及体育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公共练习项目(非体育课部分)、太极拳、八段锦、体育俱乐部、体育欣赏水平、体育文化、身体保护技能。
④ 导师面对面。培育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团队风气和学习氛围,指导学生专业学习、科学研究、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专业素养、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动员、组织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帮助学生确定实践课题和撰写实践报告。
⑤ 社会科学活动。包括博物馆参观、志愿者服务、企业参观、求职导航、考研辅导、游学导航。
⑥ CQ专题活动。包括CQ文化节、寝室文化节、纤维种植园、趣味运动会、迎新年歌舞晚会。
(3) 学时分配:CQ课程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表1 CQ课程学时分配
(4) 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校环境和资源,通过集中课堂训练以及个体、小组、集体活动,完成CQ课程。
(5) 考核标准:①每两周提交一次实践报告,每学期共提交7~8次,每次提交的报告不少于1 000字。②总成绩=平时出勤成绩(40%)+报告提交成绩(40%)+笔记记录(20%)。③考评等级分为不及格、及格、良好和优秀四等。
3. CQ教育成效
经过不断研究和改革实践,调整CQ教育/训练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完善成绩和学分认定办法,确保专业教育、CQ教育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成长。近五年来,我校现代纺织学院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荣誉104项,如“鲁泰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特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绿色染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第十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手工尺规一等奖、全国“溢达杯”纺织品创意大赛二等奖、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等。毕业生入职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美的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知名单位,考入中国科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高校。2015年,“湖北省试点学院——现代纺织学院人才培养CQ特色构建与实践报告”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2018年,“适用纺织经济新常态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实践”获第八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4. 学校环境改善
在试点实施CQ课程的同时,学校每年用CCSS调查中的校园环境支持度和教育经验丰富度来评估校园育人环境的改善进程。校园环境支持度旨在测量校园环境是否能对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提供支持和帮助,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不可忽视的指标。教育经验丰富度旨在测量学生是否获得丰富多彩的教育经验,如实习、社会实践与调查、社区服务或志愿工作等。历年的CCSS调查数据显示:我校校园环境支持度高于“211工程”高校和大学本科院校常模数据,且呈上升趋势;我校教育经验丰富度低于“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且呈下降趋势。根据调查反馈信息,学校每年加大投入并采取有效措施弥补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改善学校环境。我们的体会是,支持性校园环境决不仅仅指物质条件,甚至不完全遵循资源依赖法则。在大学的整体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把握目标导向并为之创设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尤为重要。把学生在校全部生活经验视为具有教育学意义和价值的整体,帮助学生进行学术整合和社会整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丰富的教育经验,就能最终指向综合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17]。
工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未来工程师,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一直是困扰应用型高校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问题。从学生发展理论的视角研究学生心理需求,构建工程人才培养CQ模型,有针对性地改进培养方案中的薄弱环节,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王训该教授在CQ模型构建上给予了指导,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