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娟,陈操勋
(1.长沙中路虎臣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2.中榕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要与发展总体规划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行衔接,超前谋划交通设施建设网络格局和关键走向,明确发展目标,确定路网密度,规划确定重点工程建设对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的影响,提前做好指导性空间范围,对于经过重要生态空间和人居集聚区的交通设施,须提出项目规避或者最小化生态负效应的利用措施和建设方式、标准与要求。现以湖南省106国道为实例,简要阐明国道与“三区三线”的关系,提出了建议与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106国道是贯穿县域的一条绕城公路,功能定位为一条集散公路。路线基本与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2015年修改)中的规划一致,是该县域内的重要经济走廊。项目按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80 km/h,整体式路基宽度采用24.5 m。
(1)工作准备:在1∶10 000地形图上初步拟定106国道走廊带;收集项目影响区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城镇规划等环境敏感点的相关资料。
(2)建设方案研究:在工可深度的基础上,对106国道项目进行建设方案研究。
(3)套图叠加:统一坐标系统,转换数据格式,通过套图叠加,开展106国道与“三区三线”空间关系摸查。根据摸查结果优化线位,减少与相关规划的干扰。
(4)纳入多规合一体系:协调国土、环保、住建、规划局等部门,将106国道国土空间控制规划成果纳入本省“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
(5)批准上报:国家公路空间控制规划成果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后报部。
(1)106国道的建设,加快了城市规模化的进程,同时又担负起对外交通的重任,对城市未来的布局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2)106国道的建设,是一条生态旅游之路,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与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该县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和城市开发边界控制线采用“双线双控”的方式,城镇建设用地范围用地线作为城镇建设的界限,防止了城市的蔓延;城市开发边界对城市建设用地存在一定的弹性。106国道的路线基本与城镇规划中的路线一致,并且路线在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以内。
(1)土地利用情况
106国道用地总规模118.5公顷,其中农用地110公顷(含耕地87.23公顷,其中永久基本农田76.55公顷),建设用地5.97公顷,其他土地2.49公顷。
表1 106国道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明细表
(2)土地利用分析
106国道沿途经过3个乡镇,一般耕地面积大部分集中在村庄周边,基本农田有区域分布连续性、不可分割性,客观上存在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由于本项目路线方案按照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2015年修改)中的规划路线,项目选址过程中受到项目性质和建设的特定要求,不可避免的占用一定数量的永久基本农田。
此次规划项目总用地面积118.5公顷,其中农用地110公顷(含耕地87.23公顷,其中永久基本农田76.55公顷),建设用地5.97公顷,其他土地2.49公顷。
根据《湖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某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本项目规划线路中路线起点K0+160~K0+580部分占压生态红线(一般生态红线,无管控级别),占压面积约0.75公顷,主要占用的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余路线均不涉及生态保护目标。
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本项目选址选线基本可行。
本项目与该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2015年修改)规划路线基本一致,项目与区域内城市开发不存在交织与冲突,该县城总体规划不需要调整。
根据《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项目在工程设计阶段,采取了以下工程、技术等节约集约用地措施,减少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1)在项目选线时,尽量避免与其他铁路、公路交通设施间产生“三角地”、“包心地”。
(2)项目总用地面积118.5公顷,严格按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要求的各项用地指标值核算,尽量减少占用土地,达到节约土地目的;各项目最大限度利用老路,减少新增占用。
(3)穿越连续永久基本农田时,可采用桥梁跨越,减少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4)在满足规范时,排水构造物尺寸和距坡顶、坡脚的距离按最小值设计。
(5)严格遵守服务设施及管理设施征地规模,杜绝对用地资源的浪费。
(6)对取土场、坑和弃土场、堆,能恢复使用的,列为临时用地,按规定进行复垦。不能复垦使用的,尽量绿化,避免闲置浪费。
综上所述,严格将用地规模及用地指标控制在《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规定的指标值以内。
(1)由于路线只有起点K0+160~K0+580占压生态红线(一般生态红线,无管控级别),建议根据《湖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某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好环保部门,调整生态保护红线范围;若生态保护红线不能进行调整,则从规划路线设计技术角度和城镇规划角度,进行路线调整。
(2)规划项目施工期,会产生一定量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经常洒水,有效的控制扬尘,车辆在运输途中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应建立临时化粪池进行集中处理,严禁将施工中的废水、废料排入河流、鱼塘中,以免对水体造成污染。
本次纳入该县普通干线公路国土空间规划国道项目共计1个,总里程约22.353 km,总投资8.24亿元。项目根据路网功能、资金安排,至2030年底,规划内项目全部建成。规划的实施对于完善该县地区普通干线公路网结构,提高该县地区的道路通行能力,增强该县与周边地区交通和经济的沟通,支持并引领该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站在交通行业发展角度,随着新常态下建设用地、生态保护、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外部因素和刚性约束都在进一步增强,在2019年国家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之际,积极主动与国土空间规划对接,对于破除制约交通建设发展的土地、生态保护、城镇规划等瓶颈问题,有效储备交通基础设施空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编制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规划,既可摸清“三区三线”下交通网络的空间分布形态,也可解决近期及中长期交通建设线位资源问题,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成后解决交通建设用地供给的唯一合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