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真
摘 要:教师备课一定要研究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不仅要注重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所建树,还要培养做一个具备健全人格的人。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我们的课标应在三个维度上面钻研,即要关注学生发展的这三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慢慢地形成正确价值观。
关键词:新课改 备课 三维目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77
唐朝的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虽然说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历不断的改革,教师能否当好这个角色取决于教师如何备好一堂课,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备课就是教师准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传授的内容,也就是说课前一切准备工作都可以理解为备课。备课也可以理解为教学设计。而备好一堂课的最关键点就是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则十分注重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
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的落实,并不是三个维度简单的叠加,而是要进行有机的渗透。在我们之前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学的目标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但在实践过程,很多教师没办法真正理解新课改下三维目标的真正含义,他们重视对知识目标的落实,而忽视其他目标存在。觉得只要单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至于用什么方法,并不重视。让人感觉用旧瓶装新酒。所以,我们决定对新课改下如何落实三维目标进行研究。
一、教学中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方法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目的是使学生的学科基本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而知识与技能的设定,主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这就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教师自身业务水平要先提高,才能更好地制定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知识范围和技能。通过情景设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去探究和学习。
二、教学中方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的提出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大进步,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闪光点。它强调对历史的认知,亦即历史的结论形成于历史教学过程当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教学时既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成果,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怎么样的,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历史学科方法。教学中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加强对学生历史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授之以“渔”,最终来达到落实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特别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立足于学情。
三、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教出来的。虽然基础教育课改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定为教学的目标,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在教学过程,运用教学手段,如播放视频或者图片等材料,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去慢慢感受它。因为如果没有过程的经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多停留在记忆层面,学生很难有对方法的感知,更难于对情感的感悟。所以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更注重教与学。
下面笔者来讲讲如何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例中落实三维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该课的三维目标侧重放在十月革命的过程和意义上。
十月革命过程采用的教学手段:一、是通过分析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信息,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能力和论从史出的能力。这是高考所要求的能力。二、是通过编写顺口溜让学生学会记忆,如“二月革命倒沙皇”。这一点在落实对知识的掌握是很重要的。三、通过列表格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表格可以让知识简单明了,便于学生记忆。
十月革命的意义是该课的难点,采用教学手段:一是播放视频吸引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二是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三是在记忆方面采用“一旧四新”,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了解十月革命过程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路线、方针的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
通过课堂案例分析,让我们了解到了制定一个三维目标要有所依据,可以根据考纲、课标来确定。而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还必须根据学情来制度。因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初中有学过,所以在一些知识点处理上,可以更加简洁。我们也认识到,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必须通过课堂实例才能从中学到一些经验,再运用到实践中。我们在理论研究上:加强对历史课程目标的研究,特别是历史教学方式、历史学习方式、历史能力培养目标分类、情感价值观的层次或类别、教育测量等研究。我们在实践研究:即课堂教学研究中,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师课后教学反思等方式进行研讨分析,并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形成案例,还可以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调查、论文交流等方法。继续做好总结反思工作,及时把握探究方向,纠正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少走弯路歧路。
对于学生,要大胆放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互动方式,探寻一条高中历史在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之路,以达到会学习、会思考的有效学习之目的。就教师而言,主要是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并在研究中探寻一条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落实三维目标的最佳方法和途径,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四、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课堂教学呢
首先科学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认真备好每一课堂,既要备课本,也要备学生。
其次注重明确性。现在教育,特别是社会上的风气,要求教师一味地对学生鼓励和表扬,为了学生自尊心和面子,有时学生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教师依然要鼓励,没有明确指出不足,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表扬要做到适时,当学生做好、做对了,及时给予肯定。而不是等到好几天过后才来表扬。做到适量,学生只是做对,教师即使在表扬的时候也要把握个度,切莫把学生捧上天。
再者注重课堂评价,教学上的情感态度我们过去往往容易忽视。而这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情感冷漠、态度消极,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的。但在实际历史教学中,学生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常被忽略在教学之外,既没有对学生针对性的培养,又没有科学性的检测。教师们也感觉挺棘手:这情感、态度、价值观怎么教。
五、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主线
由于我们新课改下,新教材教学内容是模块化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设计和备课中要打破模块知识,重新梳理,并且加以结构化、体系化。
如我们高一必修一政治历程,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的相关制度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打破课与课知识,通过三条主线来进行教学:第一主线:政治制度分为中国和世界,具体为四大主题,即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西方近代代议制度、社会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第二主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和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具体分三大主题,中国近代各阶级维护主权、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国现代政治制度;第三主线:新中国的外交史与世界的多极化,具体分为两大主题,第一:新中国、7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的对外关系、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主题更明确,教学重点更加突出,知识结构更清晰,也更有利于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教师备课一定要备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参照每一单元,甚至每一课的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分清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课堂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生成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活动。
总之,“在教学中落实知识与能力,是实现历史有效教学的最核心问题;而把握过程与方法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保证;最后,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体现。”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己任,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