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志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相互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我们精心的教学设计,可以充分利用有效阅读的方式,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助力和支撑,促进读与写的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 语文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76
语文课堂中有效阅读,可以积累语文素养,而写作就能表现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处理好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开展有效的读写结合活动,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于永正教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一双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的慧眼,及时发现读写训练结合点,紧扣文本引导学生练笔,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积累和运用语言。
只有找准了这个结合点,在课堂之中适时地出示,那么才会让学生更容易将自己的想法与作者的想法产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情感与目的,更有得可写,而不是在语文的课堂之中生硬地搬出来一个练笔,学生也稀里糊涂地写完了事。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也就是说,教师把握好课文这个基础的例子,从中巧抓练笔的点以后,就可以适当地进行练笔了,我们要把握读写结合的几种形式。
一、读与思
在读完文章之后,可以先不让学生动笔,就让他们说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之后再让孩子写,孩子知道练笔的点在哪里了,知道怎么写了,那么他的随文练笔写起来就能很顺畅,时间长了以后也许还能有独具匠心的点。
二、读与仿写
语文核心素养中强调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需要经历一个由词汇到句段、语气、语感形成的过程,通过仿写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好从语素到语篇的语言形成,随着学生不断学习和成长,这样的语言建构方式逐渐通过语言情境的运用去实践和理解、内化,不断的阅读与仿写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生成。
三、读与扩写
良好的扩写能力,是学生语言丰富性的表现。这是一个认识句式结构标准的过程,通过语言的不断修饰和丰富,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在语言的意境中发挥学生的补白能力。教学中,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文本,去协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练习补白,这样可以在深化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内化,丰富学生语言学习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四、读与续写
语文统编教材中有些续写和续说的要求,比如三年級的童话单元要求学生依据课文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推测和想象,对课文的结局进行大胆的预测,并且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还有的文章在落实写的要求,当然这个要求还需要和文本的深入理解学习产生必要的关联,通过情境创设进行有效的拓展续写,利用读和写的有效促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培养个性化阅读的兴趣。
五、读与编写
当然,对于阅读之后的创编显然是要求很高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对文本的题材特点进行研读,熟悉掌握文本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行文特点等。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文本本身的特点去唤醒学生创意的表达,有人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这句话是有它的道理的,儿童是天生的想象大师,我们的思维引领和感染可以促使他们提升认知的水平和智慧的火花。
阅读需要和写作进行有效的链接,通过不同的链接方式可以促进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的实际获得。通过写可以固化学生的思维呈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想象和创新能力。
我们的统编教材,规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向和路径,但是,如何通过阅读打通与写作的通道,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挖掘单元文本,让随文练笔在日常教学中发挥自己独特的功效,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长期坚持,这样的好习惯就会在学生日常学习中生根发芽,真正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阅读与写作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