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慧红
摘 要:当前,人们意识到,很多学生没有受到传统的文化教育,导致他们不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汉语语言艺术是传统文化艺术的一部分,语文教师要依托语文教学给予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35
一、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诗词、戏曲等包含有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化艺术。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这类知识时,不了解这些汉语文学艺术中传达的内容,所以感受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美。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并且感受到传统汉语言学艺术之美。
以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学生看到多媒体视频中,望湖楼的景色,望湖楼的湖上出现过山遮住船、浪卷住船的奇景。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产生代入感,学生们开始感受到:“如果我现在正在湖面上、坐在船上,看到这样的景色,心中该有多么惊骇呢?”当学生对于望湖楼拥有感性的认知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诗词,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人是如何应用汉语语言艺术来展现这种奇景的。通过学习,学生发现了中国的诗人能够应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样极为精简的词句,再现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奇景。
二、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
在学生产生了学习汉语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始学习汉语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汉语语言知识。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活动的特点,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为他们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
以学习《春晓》为例。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学习播音员朗读的《春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要如何模仿学习播音员的朗读,才模仿得像。小学生的模仿学习能力很强,通过共同学习,他们掌握了模仿朗读诗词的技巧。比如,他们发现要模仿播音员的朗读,就要准确地读出字、句,这是开始的第一步。接下来,学生们发现,他们需要学习播音员朗读的抑扬顿挫,比如他们要把握播音员把朗读的重音放在哪里,读到哪个句子时,要略为停顿等。在学生完成模仿学习以后,他们便能够初步把握住朗读诗词的要点。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们相互比较自己模仿学习的成果,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播音员要这样朗读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揣摩朗读的技巧,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掌握到格律等相关的知识。在学生学会了模仿播音员的朗读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能够结合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读出另一种不同感觉的诗词?在一步一步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
三、培养学生提高传统文化认同
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并且理解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内涵,愿意將这些价值观传承下去。
以学习《锄禾》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去理解诗词中所描述的画面:在正午的时候,天气十分炎热,农民们正挥汗如雨,按我们正常的想法,应该怎样去做呢?学生认为那时农民应该赶紧地去找个阴凉的地方歇着,等到天气凉快了再干活,否则身体会吃不消,还会中暑。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思考,为什么农民不去休息,反而辛勤地干活呢?学生经过学习,会了解,当时中国的农民要缴纳非常重的苛捐杂税,如果交不起,那么要受极严重的惩罚。并且农民种不出粮食,就没有吃的,便要饿肚子。于是,农民们宁可顶着毒辣的太阳,冒着中暑的风险,也要去干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应用诗词写下农民辛勤劳动的这一幕,是为了向大家呼吁什么呢?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意识到诗人是要用自己的诗词告知众人,农民的生活十分辛苦,要每个人都尽自己的力量去改善农民这个弱势群体的生活。通过这一次的学习,学生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人民群众、关爱弱势群体这样的文化。中国的古代诗人这么做,是为了让社会变得和谐和美好。而现代人,也同样要拥有这样的精神,这也是为了让我们现在的生活变得和谐而美好。
参考文献:
国君龙《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探究式渗透之思考》,《才智》201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