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 生鱼片下的神秘叶子

2021-08-30 04:48陈博君
百科知识 2021年16期
关键词:紫苏叶华佗紫苏

陈博君

记得许多年前第一次吃日本料理,发现盛放生鱼片的盘子里铺垫着一些“绿树叶”,仔细端详,有些眼熟:这不就是我家后院角落里生长的叫“紫苏”的植物嘛。这种不起眼的“杂草”如何跑到了日料店的餐桌上?还居然被垫在了生鱼片下面?莫非是因为它的叶片颜色漂亮,用来当陪衬的?还是同桌的友人见多识广,只见他娴熟地掂起一片紫苏叶,卷进一块蘸过芥末的生鱼片,直接放进嘴里,有滋有味地嚼了起来。直到我学着友人的样子,亲口品尝过紫苏的味道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杂草”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味道十分鲜美。

美丽的叶片

紫苏是唇形科紫苏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它原产我国,在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等地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现已广泛分布于印度、缅甸、日本、韩国、朝鲜、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国家。

紫苏的别名特别繁多,如蘇子、白苏、桂荏、荏子、赤苏、红苏、黑苏、香苏、青苏、白紫苏、野苏、苏麻、苏草、鸡苏、臭苏、唐紫苏、皱叶苏、大紫苏、聋耳麻、假紫苏、水升麻、野藿麻、孜珠、兴帕夏噶等,可谓不胜枚举。这些五花八门的别称足以说明,紫苏在不同地区都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重视。

紫苏的名字虽然变化多端,但只要你有机会亲眼观察这种植物,就能够比较容易将其准确地辨别出来。这是因为,紫苏的植株形态具有不少较为典型的特征。

先从株型和茎干上看,紫苏在草本植物中算得上是比较挺拔精神的一员了。紫苏的株高一般在60~180厘米,虽谈不上高大,但主干较为明显,是一种直立型的草本植物。其茎是钝四棱形的,有四道槽,也比较有特点;茎的颜色为紫色、绿紫色或绿色,被有长柔毛,以茎节部较为浓密。

紫苏最大的亮点当然是它的叶片。其叶为单叶对生,叶片呈宽卵形或圆卵形,基部为圆形或广楔形,先端渐尖或尾状尖,边缘具粗锯齿;其叶色有紫、绿两种,或两面均紫,或面青背紫,或两面皆绿,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脉上贴生柔毛,无论是叶片的形状,还是颜色,都非常漂亮。至于紫苏叶片的大小,则根据品种的不同而各异,有的品种叶片舒展完整,叶长7~21厘米,宽约4.5~16厘米;也有的品种叶片多皱缩卷曲,且易破碎,叶长约在4~11厘米,宽2.5~9厘米。另外,紫苏的叶片具有明显的长柄,叶柄长度大约为3~5厘米,且密被长柔毛,长在枝头上时,有一种风姿绰约的美感。

紫苏的花是由轮伞花序2花组成的假总状花序。花序顶生及腋生,且偏向一侧,其上密被长柔毛;每花有1枚苞片,苞片卵圆形或近圆形,先端渐尖;花萼钟状,2唇形,具5裂,下部被长柔毛,内面喉部具疏柔毛;花冠为紫红或粉红至白色。紫苏的果实为近球形小坚果,果实呈棕褐色或灰白色,具网纹。紫苏的花期在8—11月,果期为8—12月。

除此之外,紫苏还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全株散发一种特异的芳香。其芳香气息的源头来自叶片下表面的多数凹点状腺鳞、苞片外面的红褐色腺点、花萼下部的黄色腺点等。若将其嫩枝折断,可见断面中部有髓,也会散发出浓郁的、带有微辛味的清香气息。

美丽的叶片、清新的味道,加上紫色小花,使得紫苏具备了较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紫苏已成长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新兴观赏植物,被广泛应用在家庭阳台种植和办公环境的点缀之中。

名字的由来

紫苏不仅外表美丽,名字也非常优美。这么雅致的名字又是从何而来呢?一个关于东汉神医华佗的传说似乎可以为我们揭开谜底。

相传,在某一年的重阳节,华佗带着徒弟去一家酒铺喝酒。师徒二人走进店内刚坐下,便注意到邻桌的几个少年正在比赛吃螃蟹,满桌都是蟹壳。螃蟹性寒,不宜多吃,这群少年吃得这样毫无节制,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医者仁心。华佗便忍不住上前,善意提醒这群少年千万别再吃了。谁知孩子们正在兴头上,根本听不进劝告,甚至讥笑华佗。华佗见他们不听劝,心急之下,便转身劝起酒铺的老板,希望他别再卖螃蟹给这些孩子。可酒铺老板哪肯轻易放弃赚钱的绝好机会,他让华佗少管闲事,还说即使出了事也是他们自己要吃的,与他人无关。

无奈之下,华佗只得坐在一旁,静观事态的发展。果然,过了大约一个时辰,那些吃得正高兴的少年一个个面色大变,捂着肚子大喊救命,还说酒铺的螃蟹可能有毒,吃得他们肚子绞痛难忍,让老板快去请大夫来。

华佗闻言,告诉众人,自己就是大夫,刚才已提醒过对方要少吃螃蟹,可他们偏偏不听。众人此时猛然醒悟,纷纷向华佗道歉,并恳求他出手相救。华佗应下后,便带着徒弟离开酒铺去取药。

出了酒铺,华佗并未回家取药,而是在路边采了一大捧紫草叶回去,并吩咐酒铺老板熬了几碗汤给少年们喝下。不一会儿,他们的肚子就不疼了。

华佗的徒弟之前从未见师傅用这种紫草叶医治过病人,便十分好奇地问华佗是怎么知道这紫草叶可以用来医治螃蟹中毒。华佗笑了笑,问徒弟是否还记得上山采药时看到过的情景。

当时,师徒二人上山采药,在一条溪流边看见有只水獭抓了一条大鱼大快朵颐。由于一次吃得太多,那贪吃的水獭把肚皮撑得像鼓一样,难受得不行。后来,它爬到溪边一片紫草地里,吃了些紫草叶,又在附近爬了几圈,很快就变回悠闲舒坦的模样。

华佗告诉徒弟,鱼和螃蟹性凉,食用过多会损伤肠胃,而紫草性温,正是这只贪吃的水獭提示了他,紫草叶可以解凉毒。听了华佗的解释,徒弟顿时茅塞顿开。

从那以后,华佗开始把紫草叶制成丸、散给人治病。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这种紫草还有许多其他功能,吃下去后,肚子会很舒坦,于是,华佗就将这种紫草称为“紫舒”。大概是因为“舒”和“苏”读音相近,后来,这种神奇的紫草就被大家叫成了“紫苏”。

奇异的功效

正如华佗所发现的那样,紫苏确实是一种具有奇异功效的植物,它的药用价值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被人们广泛认识并应用了。

在汉代张衡的《南都赋》中,有这样的记载:“苏蔱紫姜,拂彻膻腥。”意思是说,紫苏、茱萸、紫姜能去除腥臭味,可在煮蟹、煮虾时使用。它进一步印证了早在与华佗同时代的东汉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紫苏具有解腥、祛寒的功效,能有效缓解食用鱼蟹过敏或中毒的症状。至于解毒原理,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是因为紫苏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

当然,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紫苏的药用价值远不止这些。明代李时珍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有云:“紫苏,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

在我国古代许多医药典籍中,都将紫苏视为一种非同寻常的药材。

南宋诗人章甫则干脆用一首题为《紫苏》的五言长诗,以生动形象的文学手法,对紫苏的神奇疗效做了阐述和赞颂。他在诗中这样写道:“吾家大江南,生长惯卑湿。早衰坐辛勤,寒气得相袭。每愁春夏交,两脚难行立。贫穷医药少,未易办芝朮。人言常食饮,蔬茹不可忽。紫苏品之中,功具神农述。为汤益广庭,调度宜同橘。结子最甘香,要待秋霜实。作腐罂粟然,加点须姜蜜。由茲颇知殊,每就畦丁乞。飘流无定居,借屋少容膝。何当广种艺,岁晚愈吾疾。”

由此可见,紫苏是一种味辛、性温的中药,具有解表散寒、理气宽中、消痰利肺、定喘安胎、行气和胃等功效,对胃脘胀闷、不思饮食,外感风寒、内兼湿滞等症尤为适宜。

当然,不同的药用价值,选取的紫苏的部位也不同:若要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化解鱼蟹之毒,应选用紫苏叶;若欲行气宽中、防呕止吐,治疗脾胃气滞导致的消化不良,宜用紫苏梗;镇咳平喘、祛痰化瘀,当选紫苏籽。

现代医学证明,紫苏不仅有和胃解毒及御寒治感冒两大显著的医药功效,而且有清热解暑、抑制血栓和防癌等更为广泛的治疗功效。实验证实,用紫苏籽榨出来的紫苏油对治疗冠心病和高血脂均有明显疗效;紫苏油还能抑制血小板和血清素的游离基,从而抑制血栓的发生,具有抗血栓作用。另外,紫苏油具有明显的抑制化学致癌剂所致的癌症发病率,可减少肿瘤的重量和体积,延缓肿瘤出现的时间。

鲜美的味道

紫苏不仅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而且是一种香料食材,其气味芳香,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紫苏全株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低糖、高纤维、高胡萝卜素、高矿物质元素等特点,既可鲜食,又可用来煲粥、制成饮料和糕点等多种美味佳肴。

紫苏叶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蛋白质、纤维素、脂肪、胡萝卜素、尼克酸及微量元素。在每毫克紫苏叶中,抗衰老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高达106.2微克。紫苏叶中的挥发油中含有大量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异白苏烯酮等芳香物质。

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人们将紫苏视为调味品,甚至直接拿来做菜:紫苏的嫩叶既可生食,又能用来煲汤;紫苏茎叶可以腌渍,其美味可与蛤蒌媲美。

紫苏叶的食用方法很简便,如鲜叶生拌,用温盐水加味精在容器中漂蘸后,加少量熟油即可,其味道鲜香,食之令人回味无穷;或者油炸,可用蛋清加面粉調成糊状,将紫苏叶沾上面糊后放入油中煎熟食用,酥脆爽口,齿颊留香;或者拿紫苏鲜叶蘸辣根、甜面酱生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作为一种举世公认的蟹虾海鲜“最佳伴侣”,紫苏叶的最佳食用方法无疑是与蟹虾等海鲜搭配食用。关于用紫苏烹煮蟹虾去腥提味的做法,在汉代张衡的《南都赋》中就有所记载,元代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也专门介绍了一种用紫苏煮蟹的方法:“用生姜紫苏橘皮盐同煮,才火沸透便翻,再一大沸透便啖。”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了杭州一些茶酒店售卖的下酒食品,其中就有一种叫“紫苏虾”。

由于气味芳香、口感独特,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都将紫苏视为一种重要的香料食材。韩国人在吃烤肉时,喜欢用新鲜的紫苏叶搭配食用,还习惯用紫苏叶制作泡菜或沙拉;日本人在吃生鱼片的时候,也总会同时吃一些新鲜的紫苏嫩叶;越南人则爱在炖菜和煮菜中加入紫苏叶,或者将新鲜的紫苏叶直接摆放在米粉上作为装饰。

其中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日本的鱼生刺身文化与紫苏有莫大的关系。有观点认为,汉代枚乘《七发》中吴客向楚太子描述饮食之美时,讲到了“鲜鲤之鱠,秋黄之苏”,意思就是用秋天的紫苏叶搭配生切鲤鱼片食用。这种方法于平安时代传到日本,并形成了当地的鱼生刺身文化。

用开水冲泡紫苏叶,加白糖制成清凉饮料的“紫苏饮”,也是一种非常有名的食用方法。此饮品具有健胃解暑的功效,健康人在炎热天气饮用,可增强食欲,促进消化,防暑降温,预防感冒。

“紫苏饮”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古代被称为“紫苏熟水”,曾被认为是大宋第一时髦的消暑饮品。宋仁宗曾命翰林院制定消暑的汤饮,其中就“以紫苏熟水为第一”,以至元代诗人昊莱在一首《岭南宜蒙子解渴水歌》中写下了“向来暑殿评汤物,沉木紫苏闻第一”的诗句。有关“紫苏熟水”的做法,明代宋诩的《竹屿山房杂部》记载得比较详细:“紫苏摘新叶,阴干。用时隔纸火炙,作沸汤泡,蜜封,热饮,冷则伤人。”

紫苏叶还可以用来制作紫苏糕和梅酱。据《竹屿山房杂部》记载,紫苏糕的做法是将紫苏叶与薄荷叶、杏仁、白豆仁、缩砂仁、干姜、乌梅肉等一道碾成末,每斤调入熟蜜6两,裁片即成。清代顾仲的《养小录》则记载了用紫苏叶制作梅酱的方法:“三伏”时,取熟梅捣烂晒干,去核及皮,加入紫苏,再晒10日,即可收贮备用。

除了紫苏叶被广泛食用外,紫苏籽也可制成美味食品。紫苏籽中含有大量油脂,出油率高达45%,油中含亚麻酸62.73%、亚油酸15.43%、油酸12.01%。其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占25%,内含赖氨酸、蛋氨酸等18种氨基酸。此外,还有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甾醇、磷脂等。紫苏籽的食用方法除榨油外,还可作馅包成苏子汤圆。

近些年来,紫苏凭借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广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其经济价值不断引起重视。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均对紫苏属植物进行了大量商业性栽种,开发出食用油、药品、淹渍品、化妆品等数十种紫苏产品,使紫苏的经济价值有了更大提升。

猜你喜欢
紫苏叶华佗紫苏
紫苏叶多糖的双酶法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夏天宜与紫苏常相伴
紫苏叶的营养价值及其产品加工研究进展
孕妇可以用紫苏叶 泡脚吗?
华佗学医
青青紫苏
青青紫苏
青青紫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