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积极开展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评价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通道,构建创新要素流动与聚合平台,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采访组走进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就学会在助力科技经济融合方面的工作,对学会秘书长高惠芳进行了专访。
记者:在抗疫过程中,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为助力复工复产做了哪些工作?
高惠芳: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号召行业企业共同抗疫,有序复工复产,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技术研发中心绍兴飞亚印染有限公司和淄博祥源纺织有限公司响应号召,一方面深度参与防疫抗炎工作,驰援防疫救援队急需的防疫物资;另一方面及时成立应急指挥部,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具体要求,确保企业正常复工复产,保障纺织行业平稳有序运行。
记者:学会在推动科技经济融合方面有哪些创新服务模式?这其中学会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高惠芳:中国纺织产业以民营中小企业居多,技术创新能力弱且创新需求高,产业竞争激烈。多年来,学会自觉履行纺织行业科技组织的使命,积极搭建产学研融通的创新平台,努力营造优良的区域产业生态环境,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
第一是研发中心模式。将各类创新主体汇集、对接、流转,通过学会把技术和人才导入企业,把企业项目产品导入市场。学会通过研究机构、专家团队与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加深产学研合作,挖掘培育“专精特优”型企业,推动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第二是产业技术研究院模式。由于有多年技术研发中心的基础,学会分别在江苏盛泽和福建石狮建立了2个独立法人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立足于服务产业集群企业,作为第三方的中间机构,可以更好地解决产学研合作一体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第三是科技服务团、服务站模式。2020年初,中国科协启动了“科创中国”相关工作,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率先成立“高技术纤维与现代纺织”科技服务团,并多次组织服务团的院士、教授、专家深入纺织产业发达的“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企业走访调研,召开座谈对接活动,提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建议智库报告,积极推动试点城市的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
第四是科研基地模式。为整合分散的纺织科技创新资源,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学会自2017年设立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研基地,串联纺织全产业链的各个节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已有32家不同细分领域的科研基地,逐步扩大了对专业领域的覆盖面,为在行业内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打下了基础。
记者:在助推科技经济融合方面,有哪些典型案例可以分享一下?
高惠芳:例如学会科技服务团助力嘉兴市现代纺织与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学会是服务“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嘉兴市的五家全国学会的牵头学会,前期组织了多个专家团队深入嘉兴市的平湖经济开发区、平湖品牌服装创业园、桐乡濮院纺织服装市场等产业集群进行调研,并根据产业园区和企业实际需求,正式签约成立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技服务团嘉兴(平湖)服务站”。同时,学会还利用科技服务团开展了系列活动,并大力支持嘉兴学院创建嘉兴大学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探索实践一种政府、高校与全国学会、企业深度合作的新模式,解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记者:五年来,学会在服务科技经济融合方面有哪些转变和提升?
高惠芳:五年来,学会创新工作机制、重塑工作格局、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搭建了很多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深度参与科技创新引领、技术经济融合、社会公共服务,激发纺织领域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活力,提升学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