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与审美教育的融合探析

2021-08-30 23:57邹静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8期
关键词:思政课美学思政

邹静

将审美教育与高校思政课进行有机融合,一方面,可以借助美学意识,优化现有的教学成果,使得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更好地统领思政课的理论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将审美观与课程教育结合起来,并强调审美观在教育中的渗透,可以挖掘思政课与审美教育的价值,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培育具备新时代审美能力的人才,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

一、审美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审美作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培养个体审美情趣,贯穿人的一生,柏拉图、康德、席勒都曾对审美有过论述。随着时代的更迭,审美以及审美教育体现出变而未变的特点。

(一)审美教育的理论内涵

审美教育,人们对其的理解为“感性或情感教育、艺术或美学知识教育、审美力或创造力教育、人格或人生境界教育”。通过感性的手段,加以艺术的引导,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审美品位,树立审美标准,改善社会风尚,铸就精彩人生。最早把美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为审美世界物色了一部法典,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经过审美教育,弥合人性的分裂,构建了审美的乌托邦。席勒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即审美教育,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极尽可能的和谐。”通过审美的自由游戏,沟通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重塑集感性与理想完美统一的完整人性,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由个体感化群体,建立每个人都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二)审美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

1.塑造完善的人格

审美状态的自由没有任何目的,只在于内心的完满性,使人回到最初的纯粹。在康德哲学中,美作为沟通情感的方式成为知和意即真和善之间的中介,只有通过审美,个体能够协调知和意达到和谐统一。席勒指出,唯有通过不具任何规定性和功利性的美,才能真正使人趋于完整。通过美学意识的引导,足以对抗由于现代性产生的精神危机,完成对于人的分裂和不完满的超越,对此,他高度赞扬了古希腊人的状态,认为他们是兼具哲学沉思和形象创造的人类,在温柔的同时又不失刚劲,能够做到把想象的青春性与理性的成年性结合在一起,通过审美教育可与拥有完美人性的古希腊人相媲美。

2.培养崇高的生活理想

審美教育的另一重意义在于培养崇高的生活情趣,通过主体性体验,锤炼崇高品质,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日常生活及艺术品中所展现的美的元素,上升到个体品质的锻造,拥有勇于超越自身而战胜困难和障碍的力量。岁月的流逝、社会的进步会改变大众对于审美样态的追求,而对于人性的崇高道德的追求是始终如一的。审美教育应不仅为精英教育,开阔人们面对艺术的视野,发挥美育对于个体崇高情怀的塑造,还激发个体的美感意识,在保持原有理性知识的基础之上,对于情感进行提升,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人生境界,培养崇高的生活理想。

二、高校思政课中审美教育的融合可能性

(一)审美教育为思政课提供新方式

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项潜移默化、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知识之真、人性之善、人生之美的追求,以及对时事政策的主流观念的批判性继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当代大学生对于思政课兴致不高、参与性不强的情况时有发生,因为不论是从授课内容、过程还是方法上,都越来越无法满足学生的综合需求。审美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育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审美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充分调动知性和理性的能力,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全面协调,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达到完整的人的状态。

(二)思政课为审美教育打造理论基础

高校思政课作为高校学生实现教育发展的基础性课程,与审美教育具有一定的同一性。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础,这为课堂中审美意识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是德育和美育的有机融合。思政课作为政治理论课程,兼具道德素质和法律基础的教学,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和实用特征。前者符合新时期“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于道德的崇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后者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和道路提供行为规范和法律准则,引导学生学好思政课、掌握扎实的学识,是审美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意义所在。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收获、每一次思考的结晶却将成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三、高校思政课中审美教育融合的路径探析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产生了许多新成果。其中,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思政课和审美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探索是传统教学方法的重大创新。

(一)深化课程分析,挖掘学科育人之美

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渠道的思政课,在现阶段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未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原因在于对于课程的分析陷入固定思维的困境,将课程视为审美体验,意味着课程的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转移的过程,而且还是创造的过程,是审美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是互相依存的。课程的各个要素通过互动来创建适合场景的艺术概念,这是最直接和最原始的审美关系,也是师生以及教科书可以创造的审美体验。新课程理论中的学生观指出学生是完整的人,不是仅作为抽象知识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教育活动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性,丰富其精神生活,将其培育成思想、情感、行为的统一体。

(二)优化教学内容,蕴含生活实践之美

将审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中,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随着网络混合教学方法的发展,思想政治学科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但是思政课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时代感和现实感相对较弱,只强调教学方法改革,学生可以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审美意识的整合可以弥补技术理性主义者的不足,而思政课本身就具有美学整合的理论基础,这使得对过程的美学功能的实际探索更加自然。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应更加切合实际,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通过审美教育亲近自然,润泽心灵,健全人格,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中提升素养,激荡人生。

(三)遵循认知路径,探究真理发现之美

年轻一代具有热爱学习、思维活跃、喜爱追求新鲜事物的特点,思政课教育应该惠及学生日常生活的核心诉求,引导学生透过表象追求本质的真理之美,而非限于追求表面东西。美不仅体现在对音乐、书画、影视等优秀艺术作品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上,还体现在人的思想境界、人格品质和价值观中,是人身为社会中的存在物所应具备的基础。在遵循当代大学生认知路径的基础上,具有强大震撼力和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同样是一种“精致器官所必需的锻炼”,它有利于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优化和完善,是以提高个体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感、提升审美境界为手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的美育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培育现代人独立的人格,使学生了解自己、掌控自己,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日常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具有反思和批判的意识,发展成真正的人——有血有肉,会哭会笑,具有丰沛的感受力、独立的个性以及真实的自我,用人的自然本性感受客观世界的给予,用理性判断自身主观情感的波动起伏,将自己置身于审美的游戏,抵达“自由王国”里的“人的终极状态”。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是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有效融合。在传统的思政课中,由于教学行为与学生内在需求的不一致,对于具有强烈思想传播目的的教学理论,学生的非自由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审美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通过美学的教化来帮助其实现自由的人生。通过两种教育观念的融合,可以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廖阔.接受美学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4):109-111.

[2]李蕉,常莉.给教学“留白”:基于思政课“翻转课堂”的几点思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120-122.

[3]池秀梅.接受理论视阈下新闻播报模式在高校思政课的运用:以集美大学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9(4):6-10.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课美学思政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纯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