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美术创作绘画语言新建构探究

2021-08-30 16:18白杨龙韵王丹丹
美术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绘画语言建构

白杨 龙韵 王丹丹

【摘要】《西南大通道》是广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之一,这是以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网络作为主体来描绘的主题性创作,是以中国画现代重彩为表现形式的作品。这幅作品将中西的绘画理念及语言相融合,形成了极具时代精神的、丰富多样的新绘画语言,画面主题与形式统一,产生了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气势恢宏的艺术感染力,很好地表现和反映了广西现代化交通建设在新时期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是一次建构当代主题美术创作新绘画语言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西南大通道;主题创作;现代重彩;绘画语言;建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百年功勋将永载史册,为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铭记,并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在这个历史性时刻,艺术家们以画寄情,用作品生动地展示了百年以来党的奋斗历程,热情讴歌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

《西南大通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实施《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三年规划扶持项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美术创作工程的作品之一。作品以广西当代的发展建设成就为蓝本,生动地展现了广西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画卷。作品集中展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广西交通网络建设取得的突出成果,这是一幅主题鲜明、绘画语言新颖的中国画现代重彩作品。

一、《西南大通道》的主题内容和创作构思

(一)《西南大通道》主要内容

整幅画面内容分为上、中、下三个大段:上段描绘的是在广西西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上繁忙的运输景象以及天空中翱翔的飞机和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中段描绘的是南宁市区内国际会展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及城市交通状况以及南宁东站里的旅客、列车乘务组员的活动情况。下段是整幅画面中最主要的部分:北部湾海域里进出满载货物的远洋运输货轮、钦州港内林立的塔吊机和龙门吊机,大型集装箱载重货车和码头工人们紧张作业的场面。

《西南大通道》画面中选取的典型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广西交通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也集中体现出广西正在全面积极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建设进程。

(二)《西南大通道》的创作构思

《西南大通道》从壮美广西、多山临海的地域特征全面展开,将陆海空交通构成一幅全景式多因素的画面。画面给人一种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形式上充实且全面的感觉。团队从加强作品的艺术性出发,使主题更鲜明、内容更集中,规避地图或说明书式的画面表达,将广西地缘环境中交通建设主要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特征的场景及物象主动连接,整幅画面使用中国画结合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以新的绘画语言来表现主题思想。

《西南大通道》是一幅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于一体的、基于中国画基本元素与现代重彩相结合的现代重彩作品,画面中将中西方文化艺术的理念与绘画语言融会贯通,使其绘画语言的表达体现在作品的对立统一中:传统与现代、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象的相互融合,旨在建构新的绘画语言,从而呈现一种富丽辉煌的艺术效果和气势恢宏的意境。

二、《西南大通道》新绘画语言的构建

(一)构图安排方式的独特性

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在中国绘画中所体现、传达出的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以及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西南大通道》在构图上从中国的写意精神出发,使用了传统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观察方式——以大观小,从中国传统的地理认知和文化视角,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定位,采用散点透视,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用鸟瞰方式将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交通枢纽网络形象和场景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既尊重物象的客观存在又符合画面安排的主观要求。将抽象的符号与具象的形态同时安排在画面当中,使之融为一体,这个空间形象不是视觉经验再现,而是意构组合的结果。

团队在构图的处理上作了两个方面的突破与尝试,一是在物象的安排上运用了富有装饰性的构成手法,在整体透视方法上采用中国散点透视,局部处理上则应用了西方焦点透视的方法。还有将前景的重型卡車和人物以及拉船缆的人物,都放置在了同一个平视视角,而后面的龙门塔吊和大海海面上的货轮则是放置在一个具有强烈焦点透视的俯视视角,以此产生纵深感的效果。这两种不同的透视方法运用于同一个画面当中,非常协调并实现了作品在多种视觉条件下的画面统一;二是象征手法在构图上的运用,层峦叠嶂的大山深处,高速路网形成纵横交错的曲线,象征着天堑变通途的艰辛;而港口里屹立着成排的塔吊则象征着钢铁巨擘的繁忙;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来往的巨轮使得观者的联想得到无限延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友好使者的象征。天空中飞翔的三架飞机分别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和桂林航空公司,象征着大西南的航空交通运输从地方到国家乃至世界的大发展。

《西南大通道》遵循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章法图式,又借鉴了西方绘画中构图的表现性与象征性,使得构图更加具有形式感、秩序感和节奏感,让其画面既有古法又有创新,既传统又现代,从而形成了作品构图上的独特性。

(二)造型处理方式的多样性

意象造型是中国写意精神的具体体现,意象造型观念是中国的造型原则和方法论,是中国绘画“写意精神”的造型核心内容。《西南大通道》创作团队在意向造型观的基础上,采用了中国画写意与写实、西方绘画抽象和具象的艺术手法来描绘和表现画面中的景物形象,这种多样性艺术语言的使用让整个画面的形象塑造得既详实饱满、生动鲜活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使作品既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审美习惯,又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视觉冲击力,从而来感动人们并引领人们建立新的审美理念。因此,在画面的宏观层面,采用了西方现代抽象造型方式,以几何形简化概括处理物象:将处理成梯形状的大山和处理成长方形形状的大海分置于画面的上下两端,将山顶与海面都冲出画面的处理给人以强烈的扩张感,这种抽象性的构成图式形成了超稳态的心理感受,大体积形象布置更让人感觉到饱满与厚重,显示了广西多山临海的地域特征,从而也产生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而在微观层面,加入了具象的写实部分,画面中具有典型性特征和意义的、详实的事物和生动的人物,都是广西现代化交通建设的真实写照。

中国传统的线描是意象造型的基础,线性语言是中国绘画主要的造型手段,其审美习惯和工具材料特性都决定了线性语言在中国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与线性语言一样,面性语言也讲究笔法、笔触,线性语言与面性语言在对比、丰富的同时,也具有相互转化的空间。《西南大通道》的造型方式就是依靠线性语言和面性语言相结合来塑造物象:对景象人物的具象形体都是运用线条精细入微地刻画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而对抽象形态的描绘则是模糊不确定的,将起伏的山脉以及上面茂密的森林植被用混沌的面性语言来表现,以体现广西崇山峻岭的整体特征和气势。由此可见,融合中西方绘画造型观和造型表现手段,线性和面性、抽象和具象的多样性绘画语言运用,是形成画面艺术效果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三)色彩运用方式的丰富性

《西南大通道》的色彩运用是整幅画面浓墨重彩的精华所在,团队从色彩的主观性、抽象性、装饰性及客观性等多角度出发,在设色上采用了泼墨、撞彩、渲染、填色和敷金等多种艺术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既沿袭了中国传统的青绿、水墨方式和白描淡彩,又采取了现代泼墨撞彩技法,同时还借鉴了西方的色彩理念与表现手法,使之有机结合起来产生出色彩斑斓的视觉感受。从整个画面的色彩构成上看,分为五大部分色块:山体梯形黄绿、橙紫斑斓色块;中部白描略施淡绿的明亮色块;沉稳平静的深蓝长方形深沉色块;排列整齐的龙门吊机红色色块;以及道路桥梁、码头集装箱、交通工具和工人的零碎小色块作为协调。通过这种整体而又不失个性的色块构成,让画面始终在一个稳定、平衡、灵动的范畴之中。

首先是泼墨。以浓重的墨色作为山体的底色,目的是让后续的设色达到精彩的效果,为撞彩做前期准备。

其次是撞彩。团队借鉴了西方“后印象派”绘画中强烈的色相对比,使得画面明快协调;通过撞色将紫黄绿多种颜色相互调和而随机形成丰富多样的色相,产生了新的色彩变化,这使得崇山峻岭间出现的层次和变化更加丰富与绚丽;与大片山体设色相呼应的是以红色调为主的塔吊和龙门吊机以及在海洋行进中红色调的货轮,反复多次的撞色使大山、塔吊、货轮三者在画面上的色彩构成了“三角形”的相互呼应关系,起到了稳定画面的作用。

再次是渲染和填色。先是渲染,海洋的水波纹运用了白描的勾勒方式,再用花青等植物颜料大面积反复进行施染,再以矿物颜料石青加云母紫等局部提刷,使海面呈现的效果更加富有光影变幻和深邃层次。画面中间的云带内容都以白描淡彩的方式进行描绘,在其局部淡淡地渲染了汁绿色,接着撞入具有覆盖性的蛤粉,使云带有了颜色变化并联系和衔接了画面上下的两个部分,使得整幅作品更显透明朦胧,也更具灵动缥缈。而后是填色,对画面中具体物象的刻画均采用了客观性色彩的填色方式,物象造型经过了反复调和的颜色叠加、覆盖,保留塑造形象过程中产生的笔触肌理,让这些物象产生了体积感、厚重感以及微妙的色影变化。填色部分的色块正好点缀了上面山体色块和中部的白描淡汁绿色块,以及底部海面深蓝色块,使得画面在色彩构成方面既整体又松动。这些富有装饰性的色彩相互辉映,通过画面的分割、色块的对比、物象之间的层次递进形成强烈的反差,形成了视觉上的强烈冲击。

最后是敷金。敷金是主观性色彩的运用,是画面的点睛之笔。天空以及码头中大面积的铺设金粉来表现天空的辽阔与绚丽,在不同的角度下金色产生出不同的视觉感受,起到了协调和统筹整幅画面色彩关系的作用,使得画面产生了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寓意着西南大通道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更好地表现了作品主题。

通过上述色彩方式的运用所呈现出《西南大通道》作品中的暖色調主体,是由中西融合的色彩关系产生的和谐、丰富而又绚丽的视觉效果。同时,这种色彩的丰富性也营造出了壮美广西绚丽多彩的恢弘气势,进一步表现了广西现代化交通建设的辉煌成就。

结语

在《西南大通道》中,创作者将中西方绘画语言、古今技法融为一体,突显了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最终创作出了一幅富有时代精神和当代艺术魅力的作品。新时代催生新的艺术,如何使得主题性绘画作品能够更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更能体现其鲜明的主题思想和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要运用符合时代精神、新的绘画语言来进行创作。《西南大通道》的创作就是一次当代性探索,它不拘泥于传统,是中国绘画写意性的当代表达,又是融合中西绘画理念和方法而形成的绘画语言样式。探究这种新的绘画语言建构,无论是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创新富有当代性的绘画艺术语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注释:

*本文为2020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地域美术形态及发展研究》20FZX 007阶段性成果;2021年度广西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山水创作》《中国画材料研究》阶段性成果;2021年度广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红色文化背景下的“主题创作+展览”模式育人成效研究》《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研究——以美术鉴赏课为例》阶段性成果;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美育传播视域下高师油画专业实习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2021JGA13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郭浩,李建明.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

[2]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

[3]牛克诚.色彩的中国绘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绘画语言建构
建构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建构游戏玩不够
论《韩熙载夜宴图》的画面机构与形式特征
中西方绘画趣味性的表达方式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