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劳动教育的多重审视

2021-08-30 07:07崔印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劳动学校教育

崔印

摘   要

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学校劳动教育应该秉持学生自由发展的理念,坚持学生的自主实践,致力于让学生成“人”的价值归宿。然而,由于在实际教学中劳动教育的约束与异化,导致学生在劳动思想和行动上产生偏差。为了扭转偏差,学校的劳动教育须通过实践、联结和共享这三个方略,形成有序化、系统化的劳动教育体系,进而发挥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劳动教育  劳动方式

劳动是人的生存之基,是一切价值的来源。近年来,党和国家都高度关切劳动教育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学校实施过程中,劳动教育却呈现出一定的异化现象。这种异化既违背了学校教育的初衷,也不利于学校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因此,为了使学生理解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获得劳动幸福感和成就感,须重新对劳动教育进行多重审视。

一、自由与成“人”的理想观照

1.劳动教育是学生自由发展的前提

劳动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更加速了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进程。劳动教育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现和探究劳动问题、解释和改进劳动方式,进而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劳动是动态变化发展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是有意识的个体,能够以劳动为媒介最大可能地控制自身行动的自由权。因此,劳动教育虽然是以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等为传授内容,以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等为传授理念,但最终是为了学生能够自主地认识劳动、理解劳动、认同劳动及主动劳动。

首先,劳动教育是为了解放学生的自由天性而形成的教育活动。人通过劳动改变自然,自身的自然天性也会顺应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这一变化是人的自由和能动性的表现。当前教育中,人的自然天性缺失,在教学过程中与自然环境接触的环节断裂,学生的自由性得不到有效的发展途径。此时,劳动教育应运而生。劳动教育使得学生既不会被外在的自然环境所束缚和限制,又能从自然中获取自身成长的物质性基础,从而与自然相联系,回归自然特性,激发自身的潜力,最终达到自身的自由解放。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理论从劳动发展史的角度出发,主张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达成自由人的联合体的伟大目标[1]。从这个角度看,劳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是人性的解放与自由的必经之路。因此,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智力与体力相结合,达成个性与自由的解放,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

其次,劳动教育是为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而展开的教育活动。为了正确看待劳动教育对于学生自由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有必要来考虑一下学生的思想与行动的自由。因为劳动教育是学生自由发展的实践基础,这使得学生的思想自由与行动自由二者缺一不可。在学校生活中,劳动是与现代社会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活动,即学生在自主动手劳动的同时,也是在启蒙学生批判性、选择性、反思性的劳动思维能力。当然,当学生具有劳动的兴趣与爱好时,学生就会自由地激发自身内在需求、积累劳动经验,进而自由地体验劳动活动。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具有遵从自我内心选择的自由权利,能够积极、主动地发挥个性,主张自我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也即是说,学生具有自由劳动的可行性空间,使得学生劳动的自由权利有了可操作的路径,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潜力和可能。

2.学生成“人”是劳动教育的价值归宿

劳动使人成之为人,以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价值。劳动教育的价值具体表现为促使学生掌握劳动的知识与技能,展现学生的劳动能力和长处,体现学生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劳动实践生产出劳动成果,并能享用劳动成果。

首先,劳动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价值,提高学生成“人”的综合素质。人们对于教育的聚焦点往往集中于实质性的知识传授上,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劳动教育恰恰就是在训练学生认同、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手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受教育者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将外在知识内化为精神与思想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将内在精神与思想转化为实际行为的教育途径。当学生获得角色观念的时候,也就是劳动促进学生脑力与体力相统一、知识与实践相融合的时机。除此以外,学生还从劳动中获取反思自我价值的能力,这才是人成为人的关键,因为反思可以让学生主动、真诚地看待自己,能够具有立足于社会的资本。

其次,劳动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社会价值,增强学生成“人”的社会行动力。劳动含有社会性的意味,即人们在顺应客观规律与尊重彼此主体意志的前提下,通过劳动达成合作共识。人们在劳动的良性互动中既坚守自我意识,进行自我判断与选择,又能吸纳他人的意见,促进劳动的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就是在这具有思辨性的活动中开展的。在这种知识与实践的劳动教育下,学生领悟到个体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将物质财富创造与精神财富创造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最终体会到劳动教育对于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独特涵义。劳动教育正是在弥补学生在社会教育上的缺失。一方面,劳动教育限制和约束教师行动权利的过度膨胀,教师在实际劳动教育过程中以合理和客观的角度对待学生的劳动能力,不因学生的经验少而对学生的主张予以直接拒绝甚至置之不理的态度,防止打击学生社会劳动的自信心与自觉性。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对他人负责的理念。人是一种群居性的交往性质的动物,在人际交往中,需要双方具有相同的目的或理念。在劳动中,学生动手、创造与协作,丰富了交往的社交圈,拓宽了人际关系网络,增加了社会经验。

二、约束与异化的现实审视

当我们从劳动教育的本质反思劳动教育的实施时,我们就会发现劳动教育逐渐走向工具化的道路,“所理解的劳动概念过于狭隘了,没有把文化的内容和价值的元素包含其中,而把劳动仅仅理解为科学技术方面的活動”[2]。学生服从于现实教育的束缚和强迫当中,自主发现和自由探索的能力退化,不知不觉中被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所牵引。

1.学校劳动教育成为惩罚性的工具

由于劳动教育本身应该应用和渗透到教学实践当中,以防止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完整性的缺乏,这就导致当前部分教师将劳动视为惩戒学生合理及有效的工具。这部分教师有一个偏差性的行动,即在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下,对学生进行看似合乎情理的劳动教育形式。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并记住错误的严重性,以劳动作为惩戒犯错学生的工具,这一做法的出发点是合理的,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也忽视了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从学生的内心感受来说,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不够,欠缺一定判断能力和辨析能力,自然并自觉地因为惩戒的心理阴影而抵触劳动。学生从意识上把劳动与错误相挂钩,从而在具体的思想和行动上疏远劳动、远离劳动。劳动教育成为被动的、强制性的方式,剥夺了学生自由劳动、自我发展的需要。从劳动教育的本质来说,劳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3],而惩戒形式的劳动教育恰恰打击了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主动劳动的热情和自信心。从这个角度看,劳动教育的约束会导致学生不愿劳动、不爱劳动,甚至使得学生养成刻意的畏惧劳动、逃避劳动的陋习。

2.学校劳动教育降格为技能训练

劳动是生存的手段,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当前学校教学错误地将劳动教育的生存功能放大,把劳动仅看作是生存技能的工具,把劳动的范畴窄化,仅归结到了单一的体力付出。在学校劳动教育中,教师以木工、种植、剪纸等技能学习为教学内容,约束了学生劳动的创造热情。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任何教育都需要有相应的评测标准,而技能性质的劳动教育恰恰符合这一特性。技能性的劳动更容易提供量化准则,因为其评价指标多以学生技能学习的质量和程度为主,比较其他形式的劳动教育更易观察和实施,以方便教师测量和检验学生劳动的成果。从这种教学形式中,我们会发现学生成为被约束、被管理的对象,失去了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这个意义而言,劳动教育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成为约束学生的工具。

3.学校劳动教育走向机械化模式

在学校实际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偏低、效率低下、组织困难等问题一直引人争议。劳动是人们获取认知、完善认知结构的直接途径。这就导致劳动教育打破了固有的以间接知识为主导的教学体系,使得教师不得不改变原本按部就班的传授式教学。教师在劳动教学中,欠缺相应的劳动素养和经验,教学的针对性差,难以把握劳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而教师适应这一身份的转换是需要过程的。在教师自我调节之际,教学实践不免走向技术化、机械化的路径,使得学生束缚在劳动活动中。同时,劳动教育自身的灵活性也带来了教师组织教学困难、难以把控教学突发事件,保护学生的安全等问题。并且,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也不甚合理,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于学生的体力或智力等方面考虑不充分,导致设置的劳动教育课程难度和跨度较大,这些都违背了劳动教育所倡导的实现学生主体价值的理念。

4.学校劳动教育陷入功利化思想

从当前的课程体现形式来看,德智体美四育均有具体课程的依托,但是劳动教育却失去了这一先天的课程优势,这也就表明劳动教育融入到教育体系当中的难度较大,难以融入到教学具体环节和活动之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急功近利、虚浮急躁,仅着眼于当前学生的成长,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潜力。在具体的劳动教育中,教师不深入学生的劳动实际,站在学生劳动情境之外指导学生甚至命令学生完成固定的劳动目标。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导致学生接触劳动的机会少,对劳动的认知与认可程度不够。学生往往会将劳动与脏乱差等内容联系在一起,形成轻视劳动、蔑视劳动的认识,同时也会形成不珍惜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人民的理念。人们认识不到劳动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好处,反而认为劳动占用了学生的部分学习时间,影响了当前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三、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

1.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为了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学生须树立解放和创新的劳动方式,真正认识到劳动教育实践和探索的重要性。

《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内在发展秩序提供相当的劳动适应性训练,加强学生与劳动的融合,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宽度和深度的认识,即扩充知识范围、深入知识内容、加强知识利用性。事实上,学校劳动教育在承担着教学生如何运用劳动工具进行体力劳动的职责之外,更为重视的是使学生意识到如何进行理论知识的迁移和知识框架的建构,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劳动中,了解当今科学知识的意义与价值,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勞动中调动潜能、丰富经验,以达到在劳动中谋求发展的可能性。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科技也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等高新技术更新劳动观念,寻找新的劳动的创新点。劳动教育就是在帮助学生针对性地获得动手、认同、探索、发现、反思的能力,努力朝着劳动自信、素质自信、能力自信的教育方向前进。

学校的劳动教育须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乐于劳动,勤于劳动,懂得劳动。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逻辑出发,激发学生劳动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尤其随着经济结构更新换代、网络社会的高速发展,劳动方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改进、更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该肩负起劳动创新的使命。以自身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劳动的着力点,创新和实践出多样化的劳动成果。学生之间精细分工、紧密合作、相互促进,将实践意识与动手能力贯穿于劳动始终。劳动具有巨大的力量,是创造价值的活动。学生具有无穷的潜力,以劳动为手段增强自我行动力。通过劳动教育,学生体脑结合,摆脱外在的束缚,从而养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实践、尊重探索的兴趣点。

2.劳动教育的联结与建构

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劳动教育学科的联结与体系的建构相结合,为的是更为合理地配置劳动教育资源。

劳动教育是联结分科教学的教育。劳动教育内涵的联结在于培养触类旁通的具有内在本质的人。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互相发展,使我们认识到劳动教育具有“以劳树德,以劳树智,以劳健体,以劳溢美,以劳促创新”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应善用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在分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内涵。比如语文课文的讲述为劳动教育提高了认同感;数学课的量化和计算方式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思路;科学课和计算机课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这个角度看,“教学为学生的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是最基本的立足点”[4]。学生劳动精神的焕发,就需要劳动教育对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主动提升。劳动教育对学生在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劳动习惯等多方面施加影响。也即是说,学生通过劳动教育系统化整合了自身的知识体系,激发了自身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构须依靠学校与社会的协同作用。劳动教育被视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也被认为是学生学习之外的对于精神上的调剂与补充的教育形式,同时被理解为是接触社会的教育途径。面对劳动教育的多面要求,学校须联合社会搭建多方合作的平台,既要使学生能够在劳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又能在劳动中缓解课业压力,养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因此,学校在校园内建立必要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区域外,也要寻求和搭建多方合作的平台。比如学校与社区、工厂达成合作意向,使学生能够在社区、工厂等劳动场所中了解劳动流程,积累劳动经验;或者带领学生进入田间,了解植物生长规律,懂得珍惜粮食;亦或者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服务,使学生通过劳动为公众谋福利,关心社会,感受自己的劳动成就感。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劳动,给予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空间,形成了严谨的科学思维、深厚的文化思维以及灵活的艺术思维。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得到的诸多感受,正是他们拥有公共性意识的重要根源。

3.劳动教育的公共与共享

学校劳动教育要保证学校环境的公共性,增强学生主人翁精神。学生的教育活动要有自我归属感,即学生能够认可学校环境,在学校中自由地发挥劳动想象力与创造力。

学校夯实劳动教育的公共性基础,就必然需要有公共的劳动空间与劳动设施,即满足学生对劳动环境、劳动工具、劳动课程、劳动教师等公共需求。学校的劳动教育要由以往的教师传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认知为主,以民主判断替代被动强制,从消极对待回归到价值选择。学生由此获得了对话、思考与批判的意识,能够在劳动过程中与教师、同学理性选择、共同协商出劳动的最佳路径。在这种劳动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体验到主体观念的重要性,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劳动教育的公共性是一种开放的、共享的教育形式,他不再强调强制灌输千篇一律的知识,而是倡导学生在多元价值观的情境下以合作式与主动式的劳动去辨析、选择适合主体发展的理念。这种理性的选择和批判精神正是劳动教育所赋予的实践、探索、自我建构价值观的能力所在。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有为公共领域劳动的需求和欲望,自觉承担起劳动的公共性使命。

学校劳动空间的建构离不开学生的保护与支持。学生共同体是由各自独立成长又彼此相互依存的个体所组成的。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合理和正当的共享性观念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进步与交往离不开公共空间的彼此联结,即学生可以以劳动为突破口,与他人在劳动中进行对话、协商,促进班集体生活的有序发展。在公共性的劳动中,学生体验到劳动的成就感、喜悦感和满足感,纠正以往劳动观念的偏差。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正确教导学生对于劳动的态度,即劳动也是学生习惯与品质养成的过程。劳动也是有好坏优劣之分的,要教育学生认真对待诸如不劳而获甚至盗取他人劳动成果等目的不纯或动机不当的倾向,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勤劳劳动意识。此外,劳动共享是要教会学生劳动为自我、他人服务,要具有合作劳动、感恩劳动的观念。这种观念也使得学生主动地体谅和帮助他人,具备相应的社会责任,逐渐形成社会化的共享意识。

总之,新时代学校应该实施的是循序渐进的引导式的劳动教育。我们要营造学校劳动教育自由的氛围,合理看待和应用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此外,我們也要在学校劳动教育中合逻辑性与规律性地激发学生潜力,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适应劳动实践,补齐发展短板,树立学生劳动的自信心和自强心,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劳动创新思想和劳动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

参考文献

[1] 陈学明,姜国敏.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解放”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04):5-13.

[2] 王晓升.从异化劳动到实践:马克思对于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兼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的批评[J].哲学研究,2004(02):21-28+95.

[3] 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J].人民教育,2017(09):45-48.

[4]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28(05):3-7.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劳动学校教育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