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远,罗炳玲*,胡 皓
1. 信阳学院 商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 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信阳是全国著名的名优绿茶产地,茶叶种植面积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二位,是我国北方茶区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信阳毛尖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20年,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信阳毛尖以68.86亿元位居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三名,茶产业已成为信阳市特色优势产业,是信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其产业竞争力在全国同类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信阳市茶产业存在集中程度相对较低、龙头企业偏少、对新市场适应性和反应性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其竞争力的提升。
目前,国内对于茶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基本以定性研究为主,如孙哲远、马玲玲对云南省的茶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与展望[1];于澄清等分析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省茶叶的竞争力[2];马素珍在分析区域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区域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3];刘鹏凌等人利用波特钻石模型研究江西省浮梁县红茶产业的竞争力[4];陈凌文等人对全国茶产业的竞争程度进行测算[5];周林荣等采用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与综合优势指数分别对贵州9个行政区域的茶叶产业发展形势与竞争力进行分析[6];石飞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提出我国茶产业发展路径[7];蔡臣等研究提出提升四川茶产业竞争力的对策[8];赵荣等研究提升安徽省茶产业竞争力的路径[9];白艳等研究安吉白茶区域品牌价值竞争力问题[10]等。本文采用Entropy-Topsis模型对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其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提出提升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做大做强信阳市茶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等提供参考。
考虑数据的时效性及缺失问题,选取2009—2018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其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信阳市统计年鉴》《信阳市茶产业发展报告》及相关茶叶网站。
针对信阳市茶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学者对其它产业竞争力指标模型的研究[11],选取茶产业资源环境基础、茶产业经济效益、茶产业产品产量和区域社会经济条件4个指标为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评价的一级指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设置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建由4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以及1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表1)。
表1 信阳茶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ea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 Xinyang
Entropy法中文表述为熵权法,其最初由C.E.Shannon提出,是利用信息熵这个概念去测度信息的有序程度,根据各指标数值变异性的大小,利用信息熵确定各指标权重的一种赋权方法。其优点在于仅依靠指标数据的离散性,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其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依据评价指标以及评价年份构建茶产业竞争力原始数据矩阵,方法为公式(1),Xij表示第i个年份第j个指标值;第二步对评价矩阵Xij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Yij,计算方法为公式(2),由于指标种类多,数量级差异较大,引入常数a保证某些值的意义,一般取值a= 0.9;第三步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计算方法为公式(3),ei表示信息熵;第四步根据各指标的信息熵得到各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为公式(4),Wi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各个指标权重见表2。
表2 信阳茶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Table 2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ea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 Xinyang
TOPSIS法也称理想解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多指标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评价问题的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在此基础上计算每个方案到理想方案的相对贴近度来对方案进行排序,从而选出最优方案[12]。其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度标准化矩阵Yij进行加权处理,计算方法为公式(5),Wi由Entropy法获取;第二步依据加权标准化矩阵Zij确定指标的正理想值与负理想值,计算方法为公式(6),其中Zi+和Zi-分别代表正负理想解;第三步使用欧里几得距离公式,分别计算各评价对象指标值与正负理想值的距离,计算方法为公式(7),其中di+和di-代表二距离;第四步根据正负值距离计算各评价对象指标值与理想值间相对贴近度,计算方法为公式(8),其中Ci代表相对贴近度;第五步根据评价对象竞争力的强弱进行等级划分,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等级划分如表3所示。
表3 信阳茶产业竞争力等级区间划分Table 3 Division of rank intervals of of tea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 Xinyang
从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不同年份测评结果(表4)来看,只有1年处于较弱等级,其余年份中有5年处于中等等级、1年处于较强等级、3年处于强等级。总体来看,近3年除自然灾害影响外,信阳市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一直处于强等级,表明信阳市茶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未来潜力大,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政府对茶产业更加重视,通过补贴、给予茶农低息贷款、发展茶园等多种政策扶持;茶农受益不断增加,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从事茶树种植,使得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连创新高;通过专业合作社,把更多茶农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改变单一的绿茶产品结构,研发“信阳红”系列红茶产品,形成“一红一绿”茶产品结构;通过“茶叶节”等品牌活动,促使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等。
由表4可看出,信阳市茶产业综合竞争力最强年份(2015年)与最差年份(2009年)贴近度相差超过一个数量级,其中最强年份的Ci值为最差年份的8.31倍,差异显著。从10年来看,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呈现高度波动状态,产业竞争力不稳定,极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变化,特别是政府产业政策的调整;此外,干旱和倒春寒等自然灾害对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也造成茶产业竞争力出现波动,具体表现在竞争等级与竞争质量两个方面。
表4 信阳茶产业竞争力测评结果Table 4 Evaluation results of Xinyang tea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 different years
3.2.1 竞争等级由中低等级波动变化转向中高等级稳步提升
从2009—2018年10年研究周期来看,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整体呈现出以2013年和2015年为时间分割点的变化态势。在2013年以前,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总体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Ci从2009年的0.0997演变为2012年的0.1068,增幅7.12%,竞争力的等级也从“弱”等级演变为“中等”等级,产业竞争力基本呈现稳步推进的格局,茶产业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从2013—2015年,茶产业明显呈现出增速提质的状况,产业竞争力Ci值从2013年的0.1288演变为2015年的0.8107,且在2015年达到10年的最大值,竞争力增幅达到529.52%,等级也从“中等”演变为“强”等级,形成了三年“大跨越”的格局,实现了竞争力质的突破。2016年与2015年相比,信阳市茶产业出现了较大幅度滑坡,产业竞争力Ci值从2015年的0.8107减少为0.1155,降幅达85.76%,等级也从“强”降低为“中等”,主要原因是2016年信阳市人民政府实施“转型发展”的产业政策,使得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新兴建材以及纺织服装等产业异军突起,对比而言茶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所下降;此外,在2016年信阳市遭遇了历史为数不多的春寒和春旱天气,造成茶叶产量较大幅度下降,产值出现大幅下降,从而导致竞争力有所下滑。但从2016年以后又出现明显增长,Ci值从2016年的0.1155演变为2018年的0.7709,增幅达到567.68%,等级也从“中等”演变为“强”;在此期间,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进入稳步提升阶段,不仅依赖于传统的茶园面积与茶叶产量等传统指标,还开始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特别是茶旅融合等,产业竞争力开始释放并逐步形成“裂变”效应。
3.2.2 竞争质量由粗放扩张型转向高质量发展
综合加权规范化矩阵进一步分析可知,2009—2012年,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在10年的研究周期内处于较低层级,产业竞争力有序推进,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产业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资源禀赋方面,产业没有实现转型升级,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依靠传统的茶园面积扩大和茶叶产量的增加来实现;2013、2014以及2016年三个年份的产业竞争力在研究周期内居第二梯队,处于中等水平,产业竞争力的Ci值大于0.11,这段时期是信阳市茶产业从盈利能力向产业实力方向转化阶段,产业从传统粗放经营型向规模化和高质量转化,同时茶产业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开始与不同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出现以茶为中心的多种业态,实现了茶产业竞争力的过渡与跨越。2017、2018年和2015年这三年,产业竞争力Ci值大于0.4,在10年的研究周期中处于第一梯队,这三年产业竞争力的优势主要在于产业实力与区域社会经济条件;这三年,信阳市茶叶生产总值及增长速率、茶叶产量、信阳毛尖的品牌价值等都处于优势地位,较其他年份突出,且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格局。
第一,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大部分年份处于较强和强等级,其中最强年份与最差年份贴近度相差超过一个数量级;从研究的时间序列来看,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呈现高度波动状态,产业竞争力不太稳定,较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个别年份波动较大。
第二,在整个研究周期中,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2009—2012年处于最低层级,产业竞争力有序推进,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产业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资源禀赋方面,产业竞争力提升主要依靠传统的茶园面积扩大和茶叶产量的增加来实现;2013、2014以及2016年三个年份的产业竞争力位居第二梯队,处于中等水平,产业竞争力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与茶叶盈利能力,基于传统优势的基础开始进行转型升级;2017、2018年和2015年,这三年的产业竞争力具有明显优势,处于第一梯队,产业实现转型,产业盈利能力和产业实力得到较大提升。
第三,信阳市茶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处在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如何利用好发展机遇实现产业竞争力“借道超车”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以品质管控为基础加大品牌传播力度。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加强品质管控,需建立健全品质管控机制,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并保护优质茶叶基地,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强化从种植到生产再到加工运输等全过程监督。在固本培元的基础上,树立忧患意识,创新品牌营销思路,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利用新媒体,鼓励企业和茶农协同参与,以茶产区、茶文化、茶品质和制茶人等为核心进行包装,全方位拓展品牌营销内涵,强化品牌认知度与美誉度。
第二,以产品优化为抓手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茶叶种植与制作技艺,丰富产品结构,提升信阳红茶制作技艺,打造“一红一绿”产品体系,形成差异化的产品格局。同时,鼓励茶产业与园林、文化旅游、生物技术等进行融合,提升要素供给质量,加快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第三,以内培外引为思路强化产业人才支撑。人才质量决定茶产业发展的高度与厚度,市政府及各部门需统筹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衔接,强化职业技能等培训力度,探索区域内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充分释放本土人才潜能,同时可通过合作交流及特殊人才招聘等方式引入生物科学、农业管理、食品科学及产业融合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从宏观把控和产品提质上为产业发展构建尖端人才体系。
第四,以各级联动为原则构建协同保障机制。信阳毛尖产品、品质、品牌与产业的发展需要各级部门协同发力,共同构建保障机制。政府各部门应加强在产业扶持、科技创新、部门协调、品牌推广与资金筹集等方面的政策供给;引导企业参与先进技术与设备的研发与推广,鼓励地方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构建“产学研”协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