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青
每年的六七月份,许多地区都会出现持续阴雨的气候,因为恰逢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梅子成熟时,正是江南的晚春初夏时节,阴雨绵绵,缥缈朦胧,苍茫一片。此情此情,有人频频生发闲愁,如贺铸笔下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陆游夏日纳凉的悠闲快意,“梅雨初收景气新,太平阡陌乐闲身”,更有唐太宗李世民亲耕于籍田时的“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的快乐与憧憬……一起来看看名家笔下梅雨时节的人事物景。
書香一瓣
梅雨时节,这十几天没有一个像样的晴天,擦铺席的新抹布长霉发黑了。今天突然晴好,可喜的太阳出来了,等得不耐烦的蝉高声鸣叫。土地升腾着蓬蓬水汽,地面印着浓黑的树影。蔚蓝的天空像少女的翠袖,夏云银光闪耀。敞开门窗,充分放进来阳光和风。
盼望今日晴明的农家,兴高采烈地开始打麦了。东边噼噼啪啪,西边噼噼啪啪。东面的阿辰家里,由个子很小但大方潇洒而富于男子气的岩公带头,唱道:“村外三轩家,吹来城里风。唉咳哟,唉咳哟。”热闹的歌声夹着噼噼啪啪声。北面的阿金家都是不爱开口的人,家中唯一能唱几句的稻公去当炮兵了,春子上小学了。老爷子、大儿子、大女儿和三儿子四个人,有时会大声吼几声,规规矩矩地打麦子。东西南北,欢声笑语。听之令人兴奋不已。
——【日】德富芦花《自然与人生》
【高分技法】
场景描写最忌讳的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介绍,这样很容易写成一篇单调的说明文。描写场景其实有很多技巧,比如加入适当的环境描写。文章中对于天气晴朗的描述非常出彩,处处的阳光,处处的明亮,烘托出打麦这一场景热烈的氛围。
场景描写的第二个好办法就是以点带面。打麦是一个大型活动,人物多,故事也多,显然,面面俱到的写法不可取,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点”—— 唱歌,细腻展开,从一个小细节里得以窥见整个热闹又快乐的打麦场景。
书香一瓣
梅雨又淙淙地降下了。对于雨,我倒并不觉得嫌厌,所嫌厌的是在雨中疾驰的摩托车的轮,它会溅起泥水猛力地洒上我的衣裤,甚至会连嘴里也拜受了美味。我喜欢在滴沥的雨声中撑着伞回去。我的寓所离公司是很近的,所以我散工出来,便是电车也不必坐,此外还有一个我不喜欢在雨天坐车的理由,那是因为我还不曾有一件雨衣,而普通在雨天的电车里,几乎全是裹着雨衣的先生们、夫人们或小姐们,在这样一间狭窄的车厢里,滚来滚去的人身上全是水,我虽然带着一柄上等的伞,也不免满身淋漓地回到家里。况且尤其是在傍晚时分,街灯初上,沿着人行路用一些暂时安逸的心境去看看都市的雨景,虽然拖泥带水,也不失为一种自己的娱乐。在濛雾中来来往往的车辆人物,全都消失了清晰的轮廓,广阔的路上倒映着许多黄色的灯光,间或有几条警灯的红色和绿色在闪烁着行人的眼睛。雨大的时候,很近的人语声,即使声音很高,也好像在半空中了。
——施蛰存《梅雨之夕》
【高分技法】
和大家熟识的戴望舒一样,作家施蛰存的文笔也是以细腻见长。对于本文而言,这种细腻主要体现在人物心理的描摹上。淅淅沥沥的梅雨令人苦恼,然而作者却从中体味到了不一样的美。尤其是街灯初上时分,在灯光的映照下,这雨分明有了一种朦胧而辽远、含蓄而诗意的感觉。
书香一瓣
梅雨如愁丝,丝丝系心魂;梅雨如酒,借酒浇愁愁更愁;梅雨如胭脂,点红了桃子的唇;梅雨如酥,醉了梅子的心;梅雨似朱,染红了石榴的裙。梅雨如同江浙温柔的淑女,蒙着一层薄薄的神秘面纱,纤纤细步于沙滩上,零零碎碎地洒落在草丛里,一阵风来又无声无息地飘散在烟里、消融在雾中;偶尔又像是侠客,来时步履匆匆,噼里啪啦奔跑在碧绿青翠的芭蕉叶间,来去自由,潇潇洒洒,无影无踪;跌落到湖里河中,溅起的一个个水泡又在瞬间破灭,不一会儿就汇聚成洪流奔涌在河流山川。
——佚名《梅雨》
【高分技法】
梅雨到底和其他时节的雨有什么不同?直观地说效果肯定不好,不如像这个文段学习,多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梅雨与愁丝、酒、胭脂、酥、朱、淑女以及侠客之间的关系梳理出来,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给人以最直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