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春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壶是一种创作性极高的民间艺术,虽然它的本质是实用器皿,但是人们将大众喜欢的诗句、绘画、印章等附作在壶器上,使得一把小小的紫砂壶集合了各种高深的文化,成为一把有文化底蕴的砂壶,可以带给人们美妙的味蕾享受,也能带来心灵的慰藉。有人说,紫砂壶是不多见的兼得文化性与艺术性的综合艺术形式,所以紫砂壶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艺术造诣很高的艺术品,它虽然是运用朴素的紫砂泥制作,但是它得天独厚,深得好评和追捧。普通人喜爱它,因为它带来了美妙的茶事享受;收藏家喜爱它,因为它积聚了文化性和趣味性,具有广阔的艺术前景。现在,紫砂壶和各种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得到格外高的偏爱与追捧。
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精彩纷呈,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多变性,这既要归结于紫砂泥料的可塑性,又与紫砂艺人的不断创新密切相关。造型的设计从本质上说是艺术的不断发展促成的,就拿紫砂壶来说,传统壶型固然有着悠悠的古韵,但是结合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后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诚然也更加受欢迎。传统与创新就像一对孪生花,相辅相成,互相成就,他们贯穿了紫砂壶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从而导致了紫砂壶的兴盛发展。
传统技法与现代美学,两者从来不是冲突相悖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所以在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上最合适的协调,就是运用手指间的手工艺术,再到抟砂捏塑的手法,都是相互融会贯通,最后完美结合后而呈现出来的。宜兴紫砂壶,一直在制壶、雕塑、书法、绘画、陶刻中创新发展,其中有苦心孤诣的创造者,也有运斤成风、匠心独运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施展着才华,共同赋予了宜兴紫砂壶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气度。
紫砂壶《菱花》是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上制作而来的,框架上和传统的菱花壶大致相同,但是细观壶嘴、壶口、壶盖等细节部位就能发现作者进行了细微的改变,从而使得作品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艺术生命力。纵观这把壶,既有展现虚空的意蕴,也有呈现充盈的器韵,从点、线、面的布局再到立体的构建,在其作品上是进行艺人心中宇宙的营造。作品,是艺人内心的独白。从壶中我们可以窥见艺人的充沛情感,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了解壶艺创作的真谛,从而品味生活的真知味。
传统菱花壶是根据水生植物菱的花朵形态来设计创作的。菱的花即是菱花。菱这种水生植物生命力很强,在水中常常一团团一簇簇生长在一起,花开的季节,小小的菱花犹如莲花般娇艳美丽,也是一团团一簇簇拥在一起,煞是好看。因为菱花的花瓣是细长的形状,一瓣一瓣,轮廓清晰,所以人们常常用它来做装饰物,古代女子装珠宝的钿盒、梳妆用的铜镜上都有菱花的花纹样式。紫砂艺人于是在其中得到了创作的灵感,于是将其装饰于壶身上,清新雅致,十分具有特点。
《菱花》采用原矿紫泥制作,色泽古穆浓郁,再加上菱花的装饰,更是相得益彰。总体而言,这款菱花壶造型相对比较清雅脱俗,壶型也是中规中矩的简单质朴造型,算得上俏丽雅致、细腻温婉,就如江南水乡中走出来的姑娘,带着几分诗意,几分朦胧,让人惆怅叹息。壶嘴和壶把都是采用暗接的手法,衔接处理上极为精湛巧妙,与壶身融为一体,仿若天成一般。一弯流精巧胥出,嘴口略微弯曲向下,就如娇羞的女子那一低头的惊艳,而出水之势顺畅无阻,水势直下。圈把圆润而柔和,尽显烟雨江南的无限风流。盖口圆大,严丝合缝,气密性极佳。壶钮为传统的圆珠钮,但是造型设计上有别于一般的壶钮,上面有雕刻设计,远看就像一朵盛开的菱花。盖面上有一圈筋纹装饰,与壶钮合在一起,就像水波纹一样,轻轻地漾开,而菱花绽放其上,别有一番意境,让人陶醉不已。壶身一圈菱花装饰,再加上壶身的造型,整个壶就像菱花。这样的设计使得壶上下花朵齐放,虽然没有娇美的色调,但是自有一番趣味与韵律,增加了壶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可以说紫砂艺人创作的《菱花》采用呈现形意相融的创作手法,看似简单,却蕴含了颇深的意境与美感。紫砂艺人认为紫砂壶制作与陶艺文化相互影响,逐步形成了富有地区风格的工艺紫砂壶,以东方韵致去呈现写实、写意、具象、抽象的风格。他在壶器的展现上充分运用了线条的变化所呈现出的不同美感和韵律,渲染了一种“写意”的美感;并利用菱花特有的自然形态进行装饰,从而达到了“写实”的艺术效果;欣赏者一旦窥见,震撼万分。作品虽然没有繁琐的造型设计和华丽的装饰,反而透露出了删繁就简后的一种平凡韵味。实用的空间感、视觉的舒适感、艺术的新鲜感,在作品中显露无疑。
紫砂壶是在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新一代的紫砂手艺人,吾辈将不拘窠臼的艺术表现手法去展现我们最传统深邃的艺术形式,将紫砂壶的美完整而精致地展现出来。纵观紫砂创作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幸有一大批默默奉献的紫砂爱好者和紫砂匠人在坚守着、奉献着、努力着,并成功将紫砂壶推向了一个艺术与文化的巅峰,使得茶壶也成为人人喜爱的高雅艺术。在今后的创作之路上,我们这一批紫砂艺人将从前辈手中接过发展的接力棒,致力于发扬与创新,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推向另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