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晰
初春的北京,微风和煦,暖意盎然。走进位于北京海淀区增光路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门,迎面而来的是大而醒目的“和谐”雕塑,绿意盎然的校园内,一左一右矗立的两棵古松向人们诉说着这所院校的悠久历史。办公楼是一座苏式建筑,沉稳厚重,一砖一墙都颇有岁月感。
记者在会议室采访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
他既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一位在教育界深耕多年的学者,更是把中国劳动教育研究带到新高度的学科领军人。谈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悠久历史,谈到学院独树一帜的劳模本科班,谈到他热爱并投身其中的劳动教育研究,刘向兵娓娓道来。贯穿其中的,是一位教育者对“育人”二字不懈追求的探索与思考。
“劳模本科班”是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2018年“五一”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亲切回信,勉励他们用自己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总书记的回信让更多人知道了劳模本科班,知道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刘向兵介绍,“劳模班”并不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独创。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有一些高校都办过招收劳模的本科教育,但是只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坚持下来,并且办出了特色。至于“秘诀”是什么?还要从学校的历史说起。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有着浓厚的红色基因,其前身是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學校,与中国人民大学等源自华北联合大学的高校同根同源。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学校改建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承担起全国工会干部的教育培训事业,与当时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并称为党的三大干部学校。1984年9月,学校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逐步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成人高等院校,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称号。2003年5月,学校改制升格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共同印发《中华全国总工会 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学校发展迈入崭新历史阶段。
回顾学校发展史,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学校自创办以来就为提高工会干部素质、推进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工会特色、劳动特色。
谈起学校历史,刘向兵讲了一个细节,在学校改制升格时,最初考虑定校名为“中国劳动学院”,但经过专家严谨论证,最后确定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是一个纽带,把和劳动有关的元素串联起来,比如就业、劳动权利的保障、劳动保护等等,也把劳动关系三方——政府、企业、工会联系起来。升格后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科专业集中在劳动领域,如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等。近年来,学校紧密结合我国劳动关系和工会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新需要,紧紧把握“劳动+”学科特色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在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劳动英才、研究劳动科学方面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1992年8月31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经中组部、教育部特批,中国工运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前身)迎来48名首届劳模班学员。这些学员来自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他们中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还有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年龄最大的已逾不惑,最小的20岁出头。
从生产一线走进象牙塔,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拿出“劳模精神”啃起书本。通过四年脱产学习,拿到成人本科文凭。
刘向兵书记介绍,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劳模的教育培养工作,恢复高考后,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工人到大专院校学习深造,提高工人阶级的综合素质。中华全国总工会历任领导也为办好学校的劳模班多次作出指示,强调要做好劳模学员推荐选送、培养教育等工作。早在1983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就联合签发《关于省市自治区级以上先进人物升学深造的暂行规定》,规定劳动模范“报考全国全日制高等学校,年龄可放宽到二十八周岁,婚否不限,经单位推荐,可报考相应专业,参加统一考试,录取时适当降低分数”。
到1992年,全国已经有16所高校同时面向劳模招生,报名人数一度突破1000人。然而,仅一年后,这股热潮突然降温,报名人数骤减到300人。1993年,全国经过高考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劳模生只剩下60余人,一些高校陆续停止设立专门的劳模班。究其原因,刘向兵说,将惯常的本科教育模式完全套在劳模身上,他们难免会不适应。一方面,那时的劳模学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一些课程如英语、数学等学起来比较吃力,无法顺利毕业。另外,劳模们工作在生产一线,大多是单位骨干,四年的脱产教育对劳模学员而言比较困难。
“关爱劳模,不仅要有鲜花和荣誉,更要为他们提供‘充电的机会。”这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劳模本科班的初衷。因为学校传承而来的工会基因,对劳动、对劳动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劳模本科班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不仅没有水土不服,还生根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
这离不开创新的教育模式。为适应劳模学员的特点,学校有针对性地规划课程设置:课程涉及通用素质能力、专业素质能力和专业技能三个板块,致力于使学员在掌握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之上,在工会与工会工作、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企业管理与相关法律、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能、企业文化等领域能够有所专长。
“我们采取了一些为劳模班量身定做的教学方式,比如课程的完成不是采取一刀切,考试不通过就毕不了业,而是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比如以闭卷考试和写学习心得相结合。另外,根据劳模学员的工作行业、文化基础等,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鼓励他们结合自己本职工作来开展研究,这样就可以发挥出他们的优势。”刘向兵说,“究其根本,还是学校对劳模学员的感情不一样,学校上下都发自内心地把他们当成自己人,老师对劳模学员非常耐心,有时他们学习进度跟不上,或者是在课堂上反应慢,老师也不会放弃他们,而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手把手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为不让劳模学员影响工作,学校探索出“2+2”学习模式,即脱产学习两年,回到单位在职学习2年。另外,把劳模本科班纳入继续教育体系而不是全民本科教育体系,更适合成年人在职就读。
为让劳模获得全方位成长,学校创新性开设“第二课堂”。劳模学员走进实践基地、厂矿企业、基层社区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学习,组织劳模学员参加大国工匠与国家创新发展论坛、劳模大讲堂、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扩展劳模学员的视野。有的劳模学员表达能力不好,学校请来专业演讲老师给他们指导,从开始课堂上发言紧张,到可以在几百人的礼堂分享自己的故事,这些都是劳模学员的成长和改变。
劳模学员和学生一样,参与志愿服务,在“大国工匠面对面”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志愿者与劳模学员结伴走进军队、社区、医院、企业,通过劳模事迹宣讲、劳模技艺展示、劳模精神座谈等形式,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这项志愿服务活動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近30年来,劳模本科班共培养709位劳模学员,可以说是新中国各行各业劳模群体的缩影,他们在这里增长才干,提高能力,毕业后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发光发热,担负起更大使命。
在劳模本科班基础上,2019年4月29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高校首次设立劳模学院。刘向兵说,劳模学院的成立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精神,进一步擦亮劳模教育金字招牌,更有利于提升劳动模范综合素质,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并将进一步发挥“劳动模范在校园,大国工匠在身边”的独特优势,以劳模教育带动和促进劳动教育,在青年学子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劳模学院的成立也意味着我们要加强对于劳模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教学、科研要同步抓。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浓缩为24个字的“劳模精神”,是这个光荣集体的精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讲,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这几个概括非常有高度。24个字浓缩而成的劳模精神中,爱岗敬业体现了对劳动的热爱;争创一流,体现了精益求精、对工作和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艰苦奋斗,不是有什么样的条件、什么样的环境就做什么样的工作,而是像王进喜那样,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勇于创新,体现在他们不只是干事创业勤勤恳恳,还有创新意识,有不服输的精神;最后还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劳模做出成绩,不是纯粹为奖励、待遇,不是为谋取个人利益,而是为国家、社会做贡献。从这些角度来讲,劳模精神确实是一种很崇高的精神,是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精神,是我们整个民族需要弘扬的精神。”
讲到这里,刘向兵深情地说:“在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里,我理解的劳模精神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带有引领性的一种精神,代表着崇高的追求。同时又是‘广谱性的精神。劳模遍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既有时传祥、王进喜这样勤勤恳恳,干一行爱一行的劳动者,有蒋筑英这样的科学家,有林巧稚这样的医学工作者,有在农业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袁隆平院士,也有在前沿技术领域突破创新的科学家,如王选院士。所以劳模这个群体带有鲜明示范性,对各行各业、各个年龄的人都有激励作用。”
在刘向兵看来,劳模精神在新时代依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传统的工业、农业、制造业,彰显中国制造新高度的大国重器,还是网络经济时代的新兴产业,都有劳模在发光发热。“劳模精神到今天没有过时,在我们‘两个一百年奋斗历程中,在我们的青年、大中小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劳模仍然有具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加强对劳模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劳模、走近劳模、学习劳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劳模走进校园上大学,不但是学生,也是老师。学校聘请劳模担任兼职辅导员,他们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与大学生一起进行社会实践,一起组织主题班会,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力量,在深入交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用劳模品质引领青年大学生,用劳模精神感染青年大学生。学校开办了“劳模大讲堂”,先后邀请许振超、郭明义等20余名全国著名劳模走上讲台,分享成长历程,宣讲劳模事迹,弘扬劳模精神。“劳模大讲堂”活动至今已举办十多期,并成功走出校园,走进中小学、社区、企事业单位,让更多人受益。学校还创新地将劳模精神融入党建工作,让劳模班党支部和本科生党支部结对子共建。共建活动中,劳模党员分享先进事迹,本科生党员畅谈学习心得,在同学习中共进步。
“我和全国劳模做同学,让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劳动,什么是‘成功。曾经我定义的‘劳动似乎总关联着脏、苦、累,直到真正走近我的劳模同学,才觉醒这个世界不只是存在对不朽的惦念、对成功的铭记,还存在走在前列,引领时代,示范群众,引领风尚。”学校安全工程学院2020届毕业生黄晓琼同学说,“这种力量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方向更加坚定。即使没有成为世人皆知的人物,只是生活中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一个农民、一个车工、一个列车员、一个养殖人……我们同样可以尽己之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2016年5月,刘向兵担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2019年9月担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
作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第十任校长,他与这所学校颇有渊源——因为此前他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工作24年。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同根同源,两所高校共同书写了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独特历史,也同样承载着为党的事业培养优秀干部的共同使命。这让刘向兵对自己的新职务有着一份不一样的认同和理解,也让他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分量。他将自己多年的教育办学和研究经验,融入对学校发展的思考中。
2016年,学校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明确将“劳动情怀深厚”六个字写进去,与“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确立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四维目标。这六个字,凝聚着刘向兵的思考与担忧:曾几何时,社会上存在着对劳动的偏见,对劳动者感情上的疏离。网上不乏炫富的网红、“拼爹”的“富二代”。他认为,这些不好倾向如果不及时遏制,会引导年轻人幻想一夜暴富,走上投机取巧、不思进取的歧路。
“我们的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他们对劳动没有感情,那是很危险的。往深里看,一些人思想上出现的问题,都是劳动价值观的问题。为什么很多领域会有腐败现象?究其根本,是一些人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而是想着投机取巧甚至不劳而获,或者谋取权钱交易。又如科研领域,一些人不想自己去研究、创新,而是靠抄袭、剽窃侵占别人的劳动果实,这也是劳动观出现了偏差。再扩大一点说,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诈骗、受骗现象?就是存在贪图便宜的心理,忘记了幸福要靠劳动来创造。如果思想上没有偏差,就会少犯一些错误,很多问题也就不会出现了。”刘向兵说。
“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说得多么透彻。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有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才是最可靠的,通过劳动来创造价值,本身也是最幸福的。而价值观的树立要从娃娃抓起,要让他们从小学会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一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刘向兵一直非常重视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学生,一定要有劳动情怀和劳动精神。”
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课是每个学生的必须课,《劳动与哲学》《劳动与人生》《勞动与法律》……学校修订培养方案、持续优化专业实习实训、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进课堂、大力营造学校劳动文化氛围、探索建立“劳动与社会实践”小学期、持续编写好《劳动与发展》学生科研论文集等一系列育人举措。
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无论是行政部门、后勤部门、保卫部门,全校职工都对劳动教育充满热情,大家一起为劳动教育的设计开动脑筋,贡献智慧。“记得2020年冬天,涿州校区后勤部门的老师领着学生去看锅炉房,让他们知道暖气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一个过程,这些工人在背后做了怎样的付出。那天正好是下雪天,学生感受特别深刻。”刘向兵说。
学校围绕“劳动情怀深厚”的人才培养目标,推出一系列“专业+劳动”特色育人活动。经济管理学院“50元能买什么”和“50元怎么挣”的假期社会实践,法学院“劳动法律宣传与服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社会工作学院“致青春 关注民生志愿公益行动团”……都已成为持续时间久、参与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劳动教育特色品牌。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为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谈起对于劳动教育的思考,刘向兵书记说,在新时代,劳动的形态可能发生变化。比如原来农业生产需要大量人力劳动,而现在,播种、收割、喷洒农药都可以通过机器完成。那是不是人就不用劳动了?人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一种自由劳动,不是为获得收入被迫劳动,而是为提高劳动效率而创新,或者是为爱好而劳动,这是更高意义的劳动,这就是马克思讲的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所以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仍然要强调热爱劳动,劳动精神是永远需要的。
在劳动教育的设计中,刘向兵一直很强调“点拨”的作用。比如种菜活动,学生们出了力、流了汗,这个时候告诉他们,咱们现在种下的种子,会结出累累果实。过几天再带他们去看一看,小苗长大了、长高了,再讲一讲怎么才能让小苗长得更快更壮,结的果实更多,这样,让学生不仅懂得劳动的不容易,还能懂得劳动的意义、劳动的奥秘。
“劳动教育的师资很重要,不懂得引导的老师,只能教学生劳动,但是不能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生就得不到思想上的认识和提升。”刘向兵形象地把劳动中的点拨,比喻成“熬汤”和“加盐”,“我们熬一碗汤,食材新鲜,营养丰富,花费时间很长,但是最后不加点盐,这个汤就不好喝。加一点盐,就是后面点拨一下,让学生们品尝到劳动的味道”。
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劳动领域学科高度集聚、相关的优势,以劳动科学研究丰富、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学校编写出版《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劳动的名义》《中国劳模口述史》《劳动通论》等著作,成立劳动教育学院和劳动教育研究院,作为统筹规划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创办全国首家劳动教育研究专门刊物——《劳动教育评论》,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持续加强与改进汇聚智慧。
刘向兵认为,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非常重要。他举例,我们常常看到媒体报道,一些高校组织劳动教育,让学生去打扫卫生、扫地擦桌子等等,这样不是不好,但是这些应该是中小学阶段组织的劳动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而言,这样的劳动教育其实是在补之前缺失的课,可以有这样的活动,但不应当是劳动教育的全部。
为克服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的分散性、大中小学混同化等问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倡议,发起成立中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邀请全国各类普通大中小学校、职业院校与社会组织加入,并将定期组织交流活动、合作推出研究成果,着力探索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协同推进的课程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
2020年11月28日,首届中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峰会在重庆召开。此次会议期间,已有上百所学校和研究机构加盟中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一种景象,大中小學教育工作者坐在一起,大家一起来探索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协同推进的课程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等等。”
2021年7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即将成立一个新的分支机构——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作为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院校一起,共同在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目标、保障机制等方面深化研究,引领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在5月22日召开的中国高教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筹备大会上,刘向兵作为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拟任理事长,在讲话中说,成立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是迈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坚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时代呼唤;是汇聚力量搭建交流平台,引领推动劳动教育事业发展落地生根的现实需要。
在学校古朴厚重的办公主楼,走廊尽头的一个房间是刘向兵的办公室。每天晚上,这间办公室的灯光总是亮得很久。这一盏温暖的灯光,伴着冬日的雪花,伴着夏夜的蝉鸣,伴着窗外一棵棵苍劲的古树,见证着这位教育工作者为中国劳动教育倾注智慧与心血,为学校“立德守正,崇劳创新”的使命书写新时代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