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越南版画艺术有所改变,其中培训版画的工作也有擴大范围和题材规模、加大尺寸以及增加材料的趋势。版画培训发展的同时,开放式图形培训和创作也成为当代传媒的审美趋势,给越南美术带来积极的信号以及创作灵感。国内外各个展览、研讨会与开放式图形有关的作业以及创作作品已经足够证明我们通过新的艺术语言(开放式图形艺术)认识世界。河内、顺化和胡志明市等中心城市有很多成功的体验开放式图形作品的大学生、艺术家,在一体化时期给图形艺术在越南美术发展长河标注了新的一步。
关键词:开放式图形;培训;创作;版画;一体化时期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2
1 近几年来越南版画创作的更新
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越南图形领域的版画的质料、技术、方法和主题总是在变化。造型图形本来是用不同的技术及材料在纸上画画或者版画复刻,具有传统性,现在的版画创作已经扩大幅度,有更多现代化的表现方法。通过各个展览可以看到明显的改变, 2000年后版画创作的活动在全国进行。改变的突出点表现在内容的反映、创作的主题和艺术的观念上没有被旧的观念控制,充满人文地反映了生活、国家家乡等熟悉题材的同时,反映了社会、环境、教育的背面,对生活的怀疑以及闭塞的题材也被图形艺术用特别的手法和语言表现了出来,这些都是图形艺术家的人生哲理和顾虑,他们将思想融入了自己的作品。
一些图形艺术家将人的身份作为画的内容进行表现时,偏向把人性隐喻在与现实比较贴近的图像里。比如,李陈琼江画家的版画作品和武白莲画家的版画作品使用了独到的印刷技术,创作出有多层意义、多视角的图形设计作品。现在的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只采用传统的木刻板印刷,他们尝试着不同的印刷技术,如独幅版画、凹版版画、凸版版画、金属版画、石版画等等。每一个版画版种都带来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如凹版版画需要采用使用负片处理的感光性凹版制版方法。凸版版画要求艺术家安排布局和空间符合于版画、画画或者雕刻时的表现内容。从潘海画家使用凹版版画的《我的身体》,武庭俊画家使用凸版版画的《当代日》等作品可以看出,艺术家使用特殊的印刷方式能超越图形语言的阻碍,通过表达自己的感情,不管是幸福还是疼痛,来反映作品的内容。近些年,这些题材使越南现代图形艺术有了多元化的表现方式。
很多艺术家用版画技术来寄托自己对世事的感受、情绪以及表达内心的心事。通过创作版画作品,艺术家超越自己,他们渴望探索、表达、分享时间的运行和人生的循环,还有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代表艺术家有黎挥接、阮义方、范克欣、黎氏青、范克光、武庭俊等。虽然目前还没有很多艺术家以上述的内容作为创造版画,但是多多少少也会让我们意识到生活及人的身份对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随着绘画艺术、雕刻创作精神的发展,近几年来有一些艺术家已经开始以批评社会生活的角度进行创作。在一体化时期这是必然的规律,其反映了越南社会的现状,社会越现代化越会产生出无感、怀疑、冷漠等情绪,同时工业和技术的出现使环境、教育和道德都走向下坡。通过常年主题展览、全国美术展览、小组型展览、个人展览等的作品,可以看到版画版种的多元化发展,这样的改变使得版画艺术的宣传范围得到扩大。“越南美术从1990年以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直接或间接质问、批评社会现存问题的作品,表达的内容也丰富且深刻。”[1]
艺术家们不仅在图形领域创作出批评社会的作品,艺术家们也在研究接触别的类型,如装置、演出、视频、摄影等。有的图形艺术家把人面对狭窄郁闷空间的起伏命运艺术化成造型空间的象征。版画艺术的特殊性对越南当代美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版画作品很快就受到观众的喜爱。每个艺术家都通过技术及创意体现自身的思想,有着不同的表现方法表达同一个主题,如《环境》这一作品,该作品是黎挥接画家的独幅版画作品,虽然与其他画家的作品同名,但其造型语言却采用别样的手法,作品反映了人面对环境的恶化、垃圾的随意堆放和工业带来的生活闭塞。该画家的其他作品体现环境的主题时常反映水灾问题、山区学生贫穷现状等。图形艺术家范克光曾经有很多关于这一题材的作品,不过他主要观察出现在农村的现象,这是比较系统的看法。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艺术家们使用笔画、形状、版画技术来反映情绪,有悲哀、可怜,有幽默、嘲讽。范克光画家的《当代剧本》《农村市集》《山区市集》以及《呼吸》(凸版版画)等作品出现在各个展览时会给观众带来很多感触,使人对社会环境的现状产生担忧。Teu人物笑脸的背后是新生代商人的模样,他们渴望金钱,把原本作为家乡传统历史的土地作为买卖的货物进行交易。艺术家用图形艺术的语言把很多细节刻画出来,让观众有不同的感触,如某个作品展示了在收获过后,土地上只剩下满田的茬,那一排整齐的铲子好像和农村的每个人相对应。艺术家使用图形与传统的图形版画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现代图形的技术操作,反映出工业社会的现状[2]。(如图)
从近几年图形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美术以及图形艺术对生活每个角落的影响。版画制作成为社会与当代艺术结合的工具,反映生活的背面和反道德的生活方式。
图形作品的思想以及版画原貌在展览的空间里的镜框中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意味着这些造型图形,不管是版画还是其他形式,都有区别于工业产品,被应用于平面设计如海报、商标、信封等。近几年,继承与弘扬传统图形艺术的创造性以及艺术家的灵巧和即兴创意的结合让图形艺术越来越开放,不单纯是在双向空间使用笔触、点缀和块面的运用上越来越开放,在创造作品时图形的概念范围也得到了扩大。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一些专业的培训图形艺术学校已经把开放式图形操作加入了学习课程,这为大学生和艺术家创作更多独到、新颖的开放式图形作品提供了条件。加强开放式图形对培训及创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加强开放式图形有利于提高图形艺术作,为传统和现代之间架起桥梁,另一方面也符合世界图形艺术的一体化要求。
《救》 黎氏青 2020年
2 各个美术学院培训开放式图形的现状
目前对大学生来说,各个培训中心的培训图形艺术课程和图形课程并不陌生,特别是对于学造型图形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大转变,在培训过程中结合并吸收现代社会的需求,推动图形艺术发展,图形的语言不再被限于图和画等概念了[3]。
因此,图形培训课程的培训方针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把传统技术和木刻版画、综合版版画等现代技术相结合,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些开放式图形技术类型给大学生带来的新鲜感,以及对老师和学生产生的吸引力,培训课程把现实生活和艺术生活连在了一起。老师和大学生爽快地接受开放式图形的事情给美术行业带来的好信号,积极接受画给图形设计带来的改变和便利,以及画对艺术学院的多学科培训趋势。近年来,中央师范艺术大学的图形设计系和越南美术大学的图形系已经把新教学法和新技术操作加入了学生操作训练中。
2018年3月在越南美术大学举办的开放式图形、装置及书籍艺术图形展览都是不同表现形式的创作作品。此展览的举办进一步肯定了课堂的课开放式图形有多样的质料、技术,丰富的内容、思想,能创作出更多作品。展览中除了有独幅版画、木刻版画、针管笔、刻纸等版画制作法制作的作品外,还有由很多材料结合起来的新创意作品比如画纸版画、亚克力版画、木刻版画、用合成模具的凹版版画等。
艺术家有时候只能感觉到某个创意,但很难用传统图形语言进行表达,利用开放式图形的工具更能精准地表达某一创意,如阮氏垂容的作品《肖像同现》。垂容采用彩色木刻版画制作法的装置形式再次呈现了《上僮》的故事,这是一个曾经出现在梦里挥之不去的故事。“第二姑”的形象因木刻版画制作的变化也有所转变,“姑”的十五个代表图像通过灰绿色、黑色、白色等主导颜色体现出各种情绪的不同层次。更多技术工具的应用导致审美观念改变。应黄秋水采用彩色木刻版画制作和废纸编织来体现《河流的花纹》。用废纸折成纸条后编织成鱼篮的手工技术和在鱼型上进行的版画制作技术相结合,能够让观众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赏作品,让他们联想到浮雕状态的雕刻作品。阮氏玉莺同学对《影》这个作品下了很多功夫,她在上百张画纸上印刷笔画和颜色,然后把它们缝成长条形,借着图形的语言通过每一张画纸的花纹讲述一个充满审美感觉的人生故事。
这次展览的作品证明了从学习技术到创作的过程图形艺术充满了惊喜。学校以开放式图形的形式给行业的培训课程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带来新鲜感,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和创作。
开放式图形创作训练包括专业艺术家和非专业艺术家,新鲜的方法能够吸引更多的画家,让他们更成熟、更专业。这些艺术家主要毕业于全国各个艺术学院,他们是图形艺术家、毕业生或者是具有单独创作能力,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创造营等的人。现在的开放式图形作品通过无界限感的创造过程让艺术家的角色跟工作坊、材料、技术及创意更贴近了。潘海鹏的《偶》是在塑料膜上采用彩色木刻版画制作法的纸装置艺术作品,成为2011年年轻美术节展览的台柱子。阮庭光2014年在顺化图形创造营中创作的镜子上的版画制作《妈妈的影子》体现了形象和镜子裂痕的马谢单位(Mache)的结合,给人虚实相结合的感觉,与使用版画、涂画的传统作品不同,这说明开放式图形不断创造新的作品,使得传统和现代革新巧妙结合。把传统的材料如纸、竹子、用竹子做成模具,与蚀刻版画技术、其他材料和其他技术相结合,使创作更加丰富多彩。这些开放式图形作品体现了艺术家的灵巧,技术的不断增多、更新让图形艺术以更好的形式传播世界的新知识,如果把开放式图形作品当作视觉艺术,那么它们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开放式图形的积极性就是能够表达多层意思,和电脑、视频等相结合让质量更有保障,也证实了开放式图形的概念是无极限的。从越南国内的小组展览、工作坊以及国外艺术家交流会,甚至在区域内常年举办的展览、全国五年举办一次的展览出现了开放式图形作品来看,这些年创作出的作品给图形行业和开放式的版画艺术带来了积极的信号。数量的增加和技术、材料方面的丰富证明了这一成功离不开图形艺术家的努力创作、观众的喜爱以及收藏家的喜爱,让这一有意义的活动符合一体化时期的当代艺术趋势。最近,开放式图形作品的创作有了积极转变,符合社会生活的改变,装置版画、书籍艺术操作视频等开放式图形的形式带来全方位多维视角,受到很多藝术家和观众的喜爱。这些年,开放式图形艺术的创作中运用的技术穿着多层意义的外套,发出与越南当代美术事业并行发展的信号。积极的转变存在于一定的空间里,它的互动、影响与传统造型图形在镜框空间的作品完全不一样。2018年河内一区的图形、雕刻应用美术展览的展品包括了金属蚀刻版画、木刻版画、独幅版画、丝网版画、工商业图形等作品。其中有开放式图形特别突出的作品比如阮美玉的《眼睛》,这个作品采用了彩色版画制作法,从传统刀刻变调成叶子的原本美貌,用刀刻和颜色体现画的色度。作品里突出的眼睛形象在图形语言里创造出破格的空间。阮克欣亚克力版画的《不》却有意地打碎作品包围的镜框,一方面创造出画背景的马谢单位,另一方面创造出深浅不一、若隐若现的空间,让作品的表达更加激烈。
3 结语
按照开放式图形创作出多维、艺术化的作品是每个艺术家的选择,也是各美术学院图形培训课程的要求。当代社会允许采用多维装置版画和相机、视频、光线、空间互动等开放式图形的作品出现,开放式图形作品一方面发挥了美术的新性能,另一方面留了传统的因素,是印刷、刻、凿、倒入模具、曝光、剪裁、照灯(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等技术的结合,造出审美空间的特别效果。
艺术作品的创作除了制作作品的技能之外还需要艺术家感觉的配合,在创作作品总体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是笔画或者刻画。为了成就创作的方式和当代艺术的形式,开放式图形需要做出改变,这一点在培训课程时被人关注,研究创作时受到了鼓励。一体化、全球化时期给美术带来更宽阔的眼界和机会,展览、工作坊与世界和区域内的艺术接触、交流就是推动图形艺术按照开放新颖的方式形成与发展的机会,让传统的审美和现代的审美实现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阮义方.越南版画艺术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主题内容转变[J].美术研究,2016(02):68.
[2] 范富兄.图形、造形、工业设计之间的关系[M].河内:河内美术出版社,2002:99.
[3] 阮义方.图形系多元化培训离不开社会的要求和现代化教育[J].美术研究,2015(04):64.
作者简介:陈氏扁(1974—),女,越南兴安人,博士,研究方向:传统美术、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