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为中国降低碳排放设定新目标。在2020年9月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基础上,习近平进一步作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等庄严承诺。
对实现这一目标,纺织产业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就纺织来说,除了在生产环节力求低排放量,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在近年来也越发受到各方的重视。做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工作,不仅能够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石油等原料的消费占比,更能节约土地等资源,可以说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不仅是利在千秋的功德之举,更能夯实中国纺织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但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仍面临诸多考验和问题。习近平主席对碳排放量的庄严承诺,是对中国生态环境改善的极大信心,也是对我们的极大鞭策。纺织产业如何实现从生产到利用、回收的低碳化,找到“卡脖子”问题是关键。本文将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环资委)近年来对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所的市场调研工作入手,深入剖析目前此项工作的难点,为相关部门提供发展思路,最终实现助推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工作再进一步。
旧衣循环利用势在必行
一朵朵洁白的棉花到底经历了什么才变成一件漂亮时尚的衣服呢?实际上,从棉花、纺纱、织布再到染色、成衣,每件衣服都至少需要50道以上的生产工序。如果为一件衣服的生产轨迹画像,可能是这样的:产自美国的棉花,被运往越南纺成纱线,在中国广东织成布匹,随即运至江西制成成衣,打包后又被运往浙江某港口,出口到欧洲市场……一件衣服从棉花开始,到最终消费者手中,无论是生产还是运输都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据公开信息显示,总废弃物中废旧纺织品就占3.5%—4%。而全世界的纤维消费总量在2018年为1.06亿吨。若衣服的平均周期以3—4 年计,纺织品的废弃物以70%左右计,则每年废旧纺织品产生量约达4000 万吨以上。粗略估计,全球有超过10亿吨的旧衣物被倾倒至垃圾填埋场,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也正因此,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势在必行。我国废旧纺织品回用情况如何?目前还有着哪些瓶颈?为此《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程皓,请他介绍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
国内外均对废旧纺织品再利用提出新要求
程皓表示,“十二五”以来,中国纺联环资委承担了大量国家和行业有关绿色发展的研究工作,曾参与编制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国家973课题《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标准的相关问题研究》专项、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大课题,组织制修订纺织行业取水定额、能耗限额、温室气体排放与核算及绿色制造领域系列标准,持续开展节能减排诊断和咨询服务。并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成为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组织了太湖论坛、世界水周论坛、善水行动在纺织、旧衣零抛弃——品牌资源循环利用活动、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等重大活动,为推动中国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际上,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既是社会与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有着诸多外部因素的助推。早在2017年,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就在哥本哈根时尚论坛正式发起“循环时尚(Make Fashion Circular)倡议,并联合兰精公司等知名时尚品牌和企业,推动循环设计,试图通过设计构建一个具有恢复性和再生性的经济框架,以打破线性生产系统。2018年12月10日,在波兰卡托维兹所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COP24)上,由联合国发起的“时尚产业气候宪章”(Fashion Industry Charter for Climate Action)正式诞生。并宣誓将在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2030年先行减少排放量30%。签署的43家企业有Esprit、Guess、Gap Inc、Hugo Boss等,还包括供应链上的纺织业、物流业及相关公会,以及扮演咨询角色的WWF等环保团体。到2020年5月,全球已有103家时尚品牌加入了该宪章。2019年欧洲环境署发布了《欧洲循环经济之纺织》,提出减少纺织品生产和消费所造成的环境和气候压力和影响,同时保持经济和社会效益,需要开展面向循环性的系统改革,提出建设循环纺织经济,包括材料、生态设计、生产和分销、消费和库存,以及废弃后的环节。
中国纺织产业作为全球服装品牌的工厂,显然难以置之事外。
无独有偶,我国在“十二五”时期,也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被写入了《“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理念,逐步建立健全纺织品回收再利用循环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设立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管理和监控体系。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废旧纺织品回用工作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纺织强国在废旧领域探路前行
2019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5600万吨,占全球纤维加工总量50%以上。化学纤维加工量4736万吨,约占全球化纤总产量70%以上,其中90%的原料为石油基原料。全社会纱产量2892.1万吨 、布产量575.6亿米、服装产量244.7亿件、非织造布503万吨,居绝对主导地位。随着石油减少,人口膨胀,我国纺织行业即将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原材料短缺。
中国纺织行业是资源依赖性和环境敏感性很高的产业,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大,随着快时尚的消费影响,大部分衣物在3—4年就会被淘汰,其中又有大部分的旧衣物会当成垃圾被焚烧、填埋处理,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
废旧纺织品作为一种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如果得到有效的利用可以节省大量的纺织原材料,必将缓解石油消耗,同时也减少了纺织类垃圾焚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被填埋而造成对土地的污染。因此,废旧纺织品回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具有极大的意义。
但尽管如此,废旧纺织品再利用还是没有被充分挖掘。程晧就曾指出,在“废”方面,我国基本能做到纺织产品的再利用,并有完备的产业链条;但在“旧衣物”的循环利用方面,我国目前还缺乏完整的资源化利用回收体系、分拣以及集散等产业链条与之相匹配,尚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旧衣“新用”还差几步?
在旧衣回收方面,由于缺乏相关部门的引导,回收产业体系不健全,综合利用难,导致大量资源浪费,综合来说,废旧纺织品回用之难主要体现在政策之难、技术之难和观念之难几个方面。
2019年,中国国内市场纤维消费3200多万吨,纤维消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均纤维消费量达23千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多倍,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每年纤维消费总量3000万吨计算,中国每年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产生600万吨左右废旧纺织品,其中废旧服装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随着快时尚消费形式的转变,产品生命周期甚至缩短到到1—2年,废旧纺织品的年消费量增长速度加快。在我国,居民家中闲置的纺织废弃产品数量大,且较为分散,回收起来难度也大。我国的废旧纺织品资源循环化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一个更加高效、便捷的回收网络体系和相关的管理规范来引领该行业的不断发展。
同时,废旧纺织品的回收成本包括收集、运输、消毒、分解等环节,其处理成本偏高也是业内共识,在“价值”与“价格”取舍方面仍是许多企业考虑的问题,材料的“阳光化”也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实际上,除了处理成本外,纤维的再利用也是需要行业攻克的难点,比如一些纯棉织物,可以很容易被再利用,但一些混纺织物由于纤维成分复杂,需要根据其混纺比例来确定其可再利用的领域。那么如何辨别其混纺比例,由哪些材质混纺,能否被碳化以及能否被压合使用都是亟待破解的难题……综合来说,废旧纺织品回用之难主要体现在政策之难、技术之难和观念之难这三大方面。
呼吁更适应性政策出台
2013年中国颁布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这是全球首个有关循环经济的国家转型规划。近几年,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全面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启动无废城市试点等。2021年2月,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提出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回收率。”
但廢旧纺织品的资源回收利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回收量和利用率偏低。由于历史原因,国内旧服装的循环利用是由民政部门负责回收,经分拣、消毒后用于扶贫和捐助,并不允许废旧纺织品的交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地区实现了脱贫,旧衣物的捐助渠道和需求量减少,大量的旧衣物回收后得不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
不过近几年,时尚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理念得到了一些国际品牌的支持,工业领域对再生纤维及原料的需求量增大,对废旧纺织品资源的回收与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之前,废旧纺织品回收多依据《废塑料分类及代码》、《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2020年《废旧纺织品分类与代码》和《废旧纺织品回收技术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发布。但是因为废旧纺织品成分复杂,工业化利用相关技术、产品、检测、评价、管理等方面标准尚不健全,行业准入门槛和产品认证体系仍不完善,所以仍缺乏适用性。
目前国内旧衣的来源主要有以下模式:
废旧衣物回收箱模式,由民政部授权通过在社区、街道、学校等投放旧织品回收箱,回收旧物及鞋帽;公益慈善回收模式,由民政部审批的公益机构或慈善团体为主体开展的公益捐赠活动,组织居民参与旧衣捐赠,将收集衣物赠予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将废旧衣物卖给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收益用于公益事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回收模式,践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纺织服装企业品牌通过销售网点回收废旧衣物;线上+线下回收模式,通过互联网线上平台与线下服务体系的结合,通过在线预约、上门回收的方式收集废旧纺织品,代表企业包括“飞蚂蚁”、闲鱼等电商平台的旧衣回收服务平台;以及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模式。
当下,在旧衣物回收领域,除了民政部渠道外,很多机构和企业也都在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旧衣回收,但因为缺乏相关部门的引导,回收产业体系不健全,综合利用难,导致大量资源的巨大浪费。对于很多能够将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企业,也因找不到主体管理部门,难以施展拳脚,这是很多受访的旧衣回收企业负责人的共识。
同时,由于旧衣物回收渠道多,回收后去向无法追溯,存在二次环境污染风险。如果被焚烧或填埋,其中的化学纤维不会自然分解,至少会在垃圾掩埋堆呆上几十年,同时散发有害物质到空气里,对环境造成巨大隐患,同时占用了大量土地。
与此同时,废旧纺织品还面临回收产业体系不健全,综合利用难;旧衣物再生产品认证困难、品牌采购难等诸多痛点。
对此,程皓认为建设废旧纺织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首先必须引入市场化机制,目前在前端回收环节市场行为缺失,废旧纺织品物权转换解决不了,老百姓或者机构旧衣物进入再利用企业缺乏法律依据,为不规范交易提供了机会;其次,应建设以中心城市为载体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拣基地;第三,要搭建废旧纺织品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平台,从而建立有序的、流向清晰的废旧纺织品回收资源化利用信息可追溯机制;第四,推动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试点示范;第五,纺织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全面统筹管理;第六,要加大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的宣传舆论引导力。
配套技术及标准亟须完善
众所周知,废旧纺织品主要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和日常使用过的衣物、家纺用品和工业用纺织品。而旧衣物是最多的,如使用后扔掉的服装、被子、床单、窗帘、地毯等。其中的天然纤维可以自然降解,比较困难的是化学纤维类的纺织品。在化纤再生纤维技术方面,中国与欧美日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经过“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的努力,我国的废旧纺织品再生涤纶纤维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居世界领先水平,质量已经达到家纺、服装的纤维质量标准。
国内在废旧纺织品领域做得比较好的企业有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等。比如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以再生聚酯为内芯、以改性聚酯为外皮的系列复合低熔点聚酯短纤维产品,实现低成本化、多元化、绿色化、高值化发展。低熔点聚酯短纤维广泛用于服装家纺衬垫、汽车内饰、鞋材等领域;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则突破了整瓶正向拣选工艺关键技术、再生瓶片和熔体调质均化关键技术、高粘纺丝关键技术、再生聚酯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再生聚酯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总体工艺技术、生产规模、装备水平和智能化、清洁化生产水平在行业内具有先进性。开发了再生涤纶POY、FDY、ITY三大系列产品上百个品种,运用于中高档服装、装饰面料、箱包、绳线、地毛毯领域。通过GRS国际论证,产品出口欧美等国。
通常,废旧纺织品如果是棉、毛、羽绒等天然纤维制成的服装,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制成复合材料、保温材料和填充材料。如今,羊绒羊毛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率比较高,已有部分毛纺企业根据需要自主研发了拆解和梳毛设备。羊绒回丝及羊绒服装经过分拣、开松,再织造成可用于毛纺面料生产的纱线。此项新技术将用于羊绒面料纱线的生产,仅此一项可提高羊绒废旧纺织品回收再生纤维附加值近10倍。另外,隨着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在实现精细化分拣后,可大幅提高废旧纺织品高质化利用率,增加废旧纺织品资源综合利用的附加值。
但如今,由于服装面料的多样化,废旧化纤制品处理问题也愈来愈迫切,寻求化纤纺织品的再生循环也已经成为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废旧化纤纺织品是指在以化纤纺织服装为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下脚料、废料,包括化纤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丝废块、纺丝织造过程中产生的废纱、回丝、印染服装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布料及边角料,以及各种消费后产生废旧的纺织服装、纺织制品,如使用后废弃的服装、布料、地毯、装饰等纺织品。
总体来说,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拣的自动化程度依旧偏低,多依赖人工,工作环境差,环境污染严重,且一些自动化分类拆解装备依赖进口,且需要一定的生产规模。国内缺乏成套的小型的专业化的自动化拆解、分拣的装备。值得关注的是,因为再生循环利用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现行有关再生纤维、产品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已不适用于废旧纺织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需要相关部门针对当下产业发展需要,修订原有标准和制定适应市场发展的规范。
培育新消费观非常必要
新买的衣服没来得及穿就已过季,家里的东西有时竟多到放不下……随着消费不断升级,不少人最苦恼的不是消费“太少”,而是“太多”,“不买难受,买了后悔”。“无处安放”的就不仅仅是物品本身,更是被过度消费捆绑的生活方式和大量闲置、浪费的资源。
目前,我国在废旧纺织品中的工业废料方面利用率很高,但用于生产工业再生原料的回收种类少,总量低、资源化利用率低、循环再生产品附加值低。大部分旧衣物被开松后,用于制成附加价值很低的填充棉、低档毛毡、墩布等产品。实际上,目前全球的旧衣物及家用纺织品的循环利用,基本上为衣物完好可以继续穿着的,经过消毒清洁处理后会在二手市场进行销售,其实这也是最好的“再利用”。不过在中国,虽然允许回收旧衣物加工成原料,但依然欠缺在旧衣循环利用产业的相关法规。而在美国、日本、欧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都有成熟的二手衣市场,二手衣服在这些市场可进行交易。但就国内消费者而言,无论对再加工纺织品还是二手服装,都表现出了“芥蒂”之心,这其中既有消费观念的不同,又有文化观念的差异。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的消费意愿增强,消费能力充分释放,这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清华大学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认为,过去大量的环保政策都是从生产端入手,而很少从消费端介入。但是研究表明,消费端的节能减排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最下游每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消耗,可以在产业链上游减少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资源投入或污染排放。“因此,消费端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资源环境影响有着非常大的调控力度,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非常必要。”
倡导新的生活方式,除了做“减法”,还可以做“乘法”——循环型消费方式正在兴起。“新租赁”、二手交易、回收再利用等,不仅能“花小钱办大事”,而且更加环保可持续,既拓展了新的消费领域,也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走进寻常百姓家。
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主任华珊就提出,要从我做起,建立绿色消费态度,并呼吁社会建立良好的服饰再利用体系,推动科学界加快绿色时尚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她还建议消费者多选择经典款式,用心搭配,巧手改造。
“旧衣零抛弃”,品牌在行动
近年来,政府、行业引导企业主动攻破废旧纺织品技术难关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已吸引到更多企业参与到废旧纺织品回收链条中,为中国废旧纺织品回收探路。
今年3月20日, 由中国纺联环资委主办的纺织行业废纺资源化利用交流会在上海召开。本次活动除了对在“旧衣零抛弃”行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外,还正式对外发布了《旧衣物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环境效益评价报告》。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纺织行业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行业全面绿色转型将成为大势所趋和重要之策。
他强调,“旧衣零抛弃”品牌行动项目,是一个跨多个行业的产业链合作项目,同时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旧衣资源循环利用(与纺织工业体系对接)的闭环模式试点,对整个价值链进行评估,为旧衣资源化利用商业模式建立提供借鉴。
记者了解到,“旧衣零抛弃”行动是由中国纺联环资委牵头,组织 Decathlon迪卡侬、上海东隆、广德天运、上海创逸市政企业参与的品牌专项行动。通过与迪卡侬品牌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合作,不仅宣传了旧衣是资源可循环利用的理念,也是一次旧衣物循环利用闭环模式探索。
迪卡侬
废旧纺织品回收显成效
迪卡侬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体育用品零售集团,近年来,开始在全产业链推进可持续发展项目,特别是在零售端,鼓励消费者购买其生态设计产品;鼓励循环经济;在做好自身废弃物管理的同时,推进顾客端的废弃物回收管理。自2017年至今,已经回收了超400吨的衣架,这些回收衣架经过工业处理被循环利用。此外,迪卡侬在产品方面坚持做充气床回收,赋予这些废弃物第二次生命,迪卡侬品牌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监韦伟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废物,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
早在2018年,迪卡侬便尝试过旧衣回收,但效果并不好,主要原因在于现有供应链生态圈无法处理所有面料种类的衣服,回收回来后,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再重新回到产业链作为原料的一部分。2020年1月,为扩大迪卡侬环保行动生态圈,迪卡侬与中国纺联环资委联手,开展了“旧衣零抛弃”品牌行动,这是迪卡侬品牌旧衣物回收高值化利用循环模式产业试点项目,也是“旧衣零抛弃”品牌旧衣物资源高值化利用专项行动之一。
通过品牌行动,中国纺联环资委设计了从品牌端进行旧衣回收到资源高值化利用循环利用闭环体系,并对此次品牌专项行动进行了环境效益评价,迪卡侬在首批回收旧衣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中总体减少了19700MJ的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300kgCO2 当量,表明构建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模式体现了很好的环境效益;品牌企业对废旧纺织品进行资源化回收,可以有效避免废旧纺织品填埋或焚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经分析,品牌企业回收1kg废旧纺织品可以减少0.333MJ 的能源消耗,减排温室气体1.17kgCO2当量,减少总体环境影响9.17E-15,废旧纺织品再生加工的产品对比原生制造产品具有明显的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优势,其中生产1个再生托盘比原生塑料托盘减少能源消耗467MJ,减少二氧化碳(当量)排放 9.7kg,总体环境影响降低 67.9%。
上海东隆
启动旧衣零抛弃羽绒专项计划
上海东隆纺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具有20多年历史的行业龙头企业,多年来,一直践行可持续发展宗旨,从2006年就设立了可持续发展部门,并与众多品牌商一起开发使用再生涤纶、再生棉花以及再生羽绒的产品。
众所周知,羽绒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保暖材料,由于其是鸭鹅食品行业的副产品,供应量是有限的。羽绒的特性决定了这种材料的使用寿命很长,欧洲很多羽绒被可以传给下一代,直到现在在欧洲各个小镇上还遍布着数百家羽绒被翻新小店。
2018年中国羽绒服的消费量是7000万件,如果按照六七年被淘汰来计算,每年约有1000万件旧羽绒服会被抛弃,大约有1000吨左右的60%绒原料,2000吨左右的尼龙/涤纶面料被焚烧或者填埋,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2018年,东隆在中国纺联环资委的指导下,启动了“旧衣零抛弃”羽绒专项计划。到目前为止,上海东隆纺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自动化的羽绒服拆解设备的研发,并完成了旧羽绒的分选、消毒、清洗、除杂等工艺技术研发,被授予“纺织行业旧衣物(羽绒制品)拆解中心”试点示范。
他山之石可否为中国旧衣回收借鉴?
实际上,国外发达国家进行垃圾分类已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日本、德国和瑞典等,目前已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我們能否从他们的做法中找到中国废旧纺织品的出路?
德国在循环经济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72年就制定和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1996年又颁布《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确立产生废弃物最小法、污染者承担治理义务以及政府与公民合作三原则。家庭废弃物利用率从1996年的35%上升到2003年的60%。目前,废弃物处理成为德国经济支柱产业,年均营业额约410亿欧元,并创造20多万个就业机会。
日本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行循环经济。200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此外,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如《废弃物处理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建筑资材循环利用法》、《食品循环利用法》、《容器和包装材料循环利用法》、《家用电器循环利用法》和《汽车循环利用法》等。出台的措施包括:政府部门率先使用再生品,对循环型社会公共设施的完善提供财政支持;企业有义务提高制品和容器的耐久性,完善维修体制,在设计阶段考虑产品的循环利用;国民在使用再生品和回收循环资源方面有义务进行合作,有义务遵守建设循环型社会的规定,当制品成为循环资源时有义务协助企业收集。
英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由环境、食品和城市事务部(DEFRA)负责,目前,该部门已经开始一项可持续服装路线图的项目,整个项目包括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有机认证等内容,其中特别包括“新使用、回收和丢弃服装的管理达到最大化”。
法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部于2007年颁布了《关于新纺织服装产品、鞋及家用亚麻布产生的废物再循环与处理法令草案》,该草案制定了关于纺织废物延伸生产者责任及计划的组织程序。2008年12月开始,欧盟开始实施新指令,将废旧纺织品及服装列为可循环利用材料,极大地推动了纺织品及服装在欧盟的循环利用。
美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年代也很早。1976年,美国联邦政府就制定了专门的《固体垃圾处理法案》,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几个州制定了废弃瓶子的处理办法规定,20多个州制定了禁止在庭院内处理废弃物的法规,近一半的州对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处理率超过了30%。每年11月15日是美国的“回收利用日”。各州也成立了各式各样的再生物质利用协会和非政府组织,开设网站,列出使用再生物质进行生产的厂商,并举办各种活动,鼓励人们购买使用再生物质产品。在美国,二手服装店是废旧纺织品服装的主要走向,市民将废弃服装干洗后捐献给慈善组织,慈善组织分拣后直接挂牌出售,市民对二手服装的接受程度高,二手服装的销售不受限制,也没有消毒等“卫生”要求。
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经验来看,废旧纺织品服装的主要走向是二手服装市场。在日本,化纤公司开发出涤纶化学降解技术,并牵头形成了小规模的涤纶废旧服装循环利用体系。在法国,在设备厂商的支持下,废旧纺织品再生为高值化产业用纺织品,用途广泛。各国政府和企业设立相应组织,资助在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方面的技术创新、市场开发和降低成本。这些对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值得一提的还有德国索爱斯(SOEX)公司,它是德国最大的废旧物资回收综合利用公司,总部设在柏林,在世界各地设有运营机构,回收利用体系完善,在德国有近2万个回收箱,并在其他国家通过零售体系回收。目前在欧盟是最大的资源回收利用公司。
他们的综合利用模式,最关键的是第一步充分收集,只有全部收回才能更好利用,第二步是分拣,把有害的无法利用的分拣出来,还把可做纺织材料的分出来,其余的用于制成其他产品,如建材等。
目前国际上较大的知名品牌都考虑如何回收自己品牌的旧衣服。现在和20年前大不一样,人们追求时尚,衣服更新特快,淘汰的衣服越来越多。欧洲通过立法鼓励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政府给综合利用企业发放补贴,所以现在企业积极性很高,废旧衣服供不应求。
记者手记
难在当下,利在未来
■ 本刊记者_徐长杰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既有政策的缺位、技术的制约,又会影响到目前一些利益的既得者,可以说,涉及的领域方方面面,要厘清架构、建立体系、搭建平台,非顶层设计而能为之。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的关键,首先就在回收环节。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唯一能够回收和使用旧衣物的只有民政部批准的慈善机构,主要用来扶贫、抗震救灾。在城市垃圾回收系统,也会涉及到废旧衣物,这些衣物的处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经过简单分类,一部分经消毒整理后会用于慈善捐助,剩下的就会交给再加工企业进行处理,但由于去向不可追溯,所以存在着二次环境污染的风险。
目前各大城市的居民小区都在开展垃圾分类,旧衣物的回收渠道也在逐渐规范化,但对于旧衣物资源化利用的去向卻不明晰。急需构建流向清晰的、生产规范的再生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城市与工业生产体系的对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废旧纺织品资源利用率,更能够通过专业之手,实现真正的正向资源循环利用,产生最大价值。
当下,虽然废旧纺织品的回用仍存在着不小的技术障碍,但随着准入机制的完善,市场化的深入,技术壁垒一定也会随之而解,重要的是,能否先迈出这一步。
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产业系统解决方案,提高行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负面环境影响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循环转型的关键,也是全球循环时尚未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