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伟峰
[摘 要] 中职院校可以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操作型人才,因而教师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面。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其文化素养也应当得到同步提升,尤其是语文。借助语文学科,学生的知识水平将会得到有效提高,其眼界也会得到有效开阔,稳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当将语文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融合起来,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 键 词] 教育信息化2.0;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6-0114-02
教育改革正在稳步推行中,中职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教育形式。目前,很多教师都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增强导入环节的趣味性,创设教学情境,拓展学习空间,開展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稳步提高。
一、教育信息化2.0战略的相关概述
(一)教育信息化2.0战略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2.0指的就是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这一计划可以有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有序开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部署。简单来说,教育信息化2.0指的就是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全体教师能够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起来,增加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借此实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机制的创新,努力构建出一种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以及智能化的教学模式。
(二)教育信息化2.0对中职英语文产生的影响
1.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有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语文学科中记忆性内容、知识性内容逐渐减少,教师和学生重复性的劳动得到有效减少。在过去,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通常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在应用信息技术后,语文知识开始变得形象化与可视化,教师可利用电视节目、电影、自媒体信息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可借助听觉、视觉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与课文形成情感上的共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后,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学生都能借助电脑、手机和平板学习语文知识,随时查看和学习教师提供的学习软件、课件以及游戏等,还能运用网络搜集更多的语文知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课前预习、课后拓展以及巩固中,实现混合式的学习模式,实现学习效率的稳步提高。
3.教学评价更加全面、便捷、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信息技术正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学生行为识别、动态人脸识别、教学行为分析等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中,而这都给教学评价带来更多便利。当学生进入教室或者登录学习空间后,学生的学科成绩、学习表现、错题情况以及作业情况等数据都会即刻产生,教师可利用这些资料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案,准确把握教学动态。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朋友圈、网上论坛、QQ群等社交平台,上传自己的作文、学习资料、朗读作品等,也可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此外,家长还可运用App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二、在教育信息化2.0战略下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导入新知识
相对于其他学校的教学来说,中职院校的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主观上较为重视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教学,而不够重视语文学科的教学,学生也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缺少积极性。在语文课堂中,学生经常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玩手机、睡觉等情况,无法紧随教师的教学步伐学习语文知识。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教师就需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在教育信息化2.0战略下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从一开始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稳步提高。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教师就可借助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在上课前,教师可从网络上搜集与《红楼梦》相关的影视作品,从中剪辑出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断,视频的时长保持在3~5分钟之间,将其作为导入环节中的教学资料。在上课时,教师可先将这些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此时,教师就可顺势引入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去阅读课文内容,了解文学作品中是如何描述林黛玉进贾府的、是否与影视作品相同。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效果。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虽然相对于数学、物理等理科来说,语文知识不具备较高的抽象性,但对中职学生来说,其社会经历、社会认知不够丰富,同时受到条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仍旧出现很多问题。如无法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无法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1]。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学情境的融合,可以让语文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化与具象化,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内容中,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进而弥补学生阅历、认知方面的欠缺,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例如,在教学《飞向太空的航程》这一课时,虽然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对太空有一定的了解,但其缺少感性、理性等方面的认知,而这就会影响到其学习课文内容,无法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内容,教师就可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一个立体、3D的太空情境,并在情境中加入恒星、行星、星云等不同的元素,学生可借助电子白板进行视角的锁定、调整和远离,如同真正身處在太空中,感受和了解太空的氛围。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可对太空形成感性和理性方面的认知,认识到太空的远大、浩渺以及深邃。在教师的引导、情境的影响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课文内容,也能逐渐形成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三)借助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和社会形势,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优势,借助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完成合作学习、在线学习[2]。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运用网络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其在相互沟通、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最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清塘荷韵》时,教师就可在上课前编写多媒体课件,并将其上传到学习平台上。教师需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各小组的学生需自行下载学习资料,或从网络上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在小组中分享各自的学习资料,共同分析和探讨课文内容中的情感和思想,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学生可真正认识到生命的坚强,同时还能领略到生命的智慧。
教师还需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法。教师需分析教学内容,围绕教学内容中的某一知识点设计微课视频,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可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微课的内容更加生动、精简,也拥有较为突出的主题[3]。例如,在教学《鸿门宴》时,该篇课文涉及较为复杂的人物关系,同时也牵扯到不同的历史时间,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感受到乐趣,教师就可借助H5、微视频、动漫等全新的媒体形式展开教学,真正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制作不同类型的微课视频,并将其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学生需下载并观看,分析微课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在微课视频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关系,还能与他人进行探讨和交流,记录下自己遇到的问题,实现学习质量的提高。
此外,教师还需利用信息技术增进师生交流。在课余时间,教师可将优秀作文、名人名言上传到QQ空间、朋友圈中,也可上传学生撰写的作文、散文随笔等。学生需认真阅读教师上传的资料,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学生不愿当面表达的思想呈现出来。而教师需要借此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准确把握教学时机,在上课时引导学生围绕这些内容展开探讨和交流,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四)运用信息技术完成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信息时代,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评价[4]。教师可利用在线测试工具,将评价形式从考试测试、课堂提问等方面,逐渐转变成网上测试、在线作业等形式。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更好地开展教学评价。在线测试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挑出学生非常容易出错的问题,并在上课时进行集中讲解。此外,学生也可借助网络平台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五)借助信息技术提供实践机会
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仅需要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还应当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其能运用信息技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例如,在教学《永远的校园》这一课时,该篇文章讲的就是作者对校园生活的回忆,借助回忆的形式展现校园中失望与希望并存的日子,将校园的特殊意义呈现出来。此时,教师就可为学生布置“校园生活”的作业,学生需利用手机拍摄校园内的景色,并配上相应的文字,制作校园相册。在上课时,教师需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还能在制作相册时感受到校园的内涵与文化底蕴,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学习语文知识。
三、结语
在中职教育中,语文学科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可以促进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当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运用信息技术导入语文知识,创设教学情境,拓展学习空间,更好地开展教学评价,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石陈云.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当中职语文走进教育信息化2.0时代[J].江苏教育研究,2019(33):42-44.
[2]谷金军.中职语文教育信息化教学初探[J].品位·经典,2020(5):131-132.
[3]丁桂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创建中职语文高效课堂的路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9):228-229.
[4]白志荣.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设计探析[J].广西教育,2019(22).
[5]王帆,史贝贝,祁晨诗.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学结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8(22).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