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证史:鲁西南地区的梨花大鼓

2021-08-27 21:38张宗建
寻根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鼓年画曲艺

张宗建

鲁西南地区民间戏曲资源十分丰富与特殊,这种丰富性体现在戏种的丰富与参与人数的众多,特殊性则体现在流传至今的诸多戏种多是鲁西南地区独有,或起源于鲁西南地区的,如二夹弦、柳子戏等。在鲁西南民间日常生活中,除戏曲演出之外,曲艺表演则是当地民众精神生活的另一寄托。

与戏曲演出不同,曲艺表演中人数较少,舞台布置相对简易,艺人带妆者甚少,整个表演氛围的烘托全然依靠艺人的乐器伴奏与唱词表述。但同时,在农耕社会时期,这种相对简易的演出反而更利于曲艺艺术在民间的扩散,使曲艺表演更贴近民众生活,也使艺人与民众之间的舞台界限减弱,使其更具艺术表现的自由度。传统曲艺艺人遍布鲁西南各县区,其唱词与曲目也多贴近民间生活与民间故事,在当地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以菏泽为中心的鲁西南地区,曲艺种类有山东琴书、坠子书、渔鼓、大鼓书、落子、山东快书等,素有“书山曲海”的美誉,其中牡丹区与郓城县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曲艺之乡”,牡丹区更是被评为“中国曲艺之乡”。

在中国各年画产地生产的各类年画作品中,戏曲故事是一个重要而又丰富的题材,这些年画作品无论是表现戏曲故事情节,还是戏曲舞台表演,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着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特色。但作为在传统生活中与戏曲相重的曲艺形式则很少出现在年画作品中,而鲁西南木版年画中所出现的三种曲艺场景年画作品则是弥足珍贵,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从这些曲艺年画的场景表现我们可以发现,画面所表现的曲艺种类均是现在鲁西南地区已经少见的大鼓书;从这些年画的色彩与纸张分析来看,这些作品至迟应为20世纪初期所作。其中两幅作品中画面男性观众为长袍大辫的装扮,可以基本断定其创作时间应为鲁西南年画较为兴盛的清末时期。俄罗斯著名汉学家李福清曾对其中一幅进行探讨:“这些年画中有一种描绘的是大鼓书表演,它们是复兴永画店印的,这个画店是山东菏泽鄄城县红船口村曹家的。其尺寸是13.5厘米×26.6厘米。人们穿戴清朝的服装,女子缠足,很可能该年画的画稿是晚清画的。它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印的杨柳青的年画不同,除了描绘民间艺人,该年画也展现了听鼓书的观众。绝大多数年画画面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画面的中心有两位女艺人,一人击鼓,手里好象拿着拍板;另一人弹三弦。这两人身后画着一个铺着红布的戏台桌子。桌子上有一把大茶壶,以便艺人可以喝口茶。似乎他们正在一家书馆表演,可是艺人的下方有一抹青草,而且,那些听演出的男人们不是坐着而是站着。这位画家必定从戏出年画借用了舞台桌椅这些用具。年画的结构中平衡很重要,右边画着两个男人,左边画着两个女人……这些年画描述的曲艺是年画史上的新材料。这些描绘双簧和鼓词表演的年画是特别重要的。”

那么,这些画面所表现的大鼓书又在鲁西南地区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又在清末民初有何种兴盛程度并得以使其被表现在年画作品中,从而被李福清先生称为年画史上的新材料呢?

大鼓书是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的曲艺形式,用韵文作成,一般情况下为艺人左手握槌敲鼓,右手拿板打拍,边敲边唱,周围有一至数人为他伴奏。大鼓书的题材多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通常认为,大鼓书形成于清朝初年的山东、河北的农村,之后在我国北方广为流行,甚至传播到长江和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由于各地文化与地缘因素的影响,大鼓书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风格。按地域划分可分为京韵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河洛大鼓、梨花大鼓、东北大鼓、胶东大鼓等二十多个曲种。本文所述三种年画作品所描述的大鼓书场景,从其乐器与演唱场景来看,应属于梨花大鼓曲种。

梨花大鼓最早发源于清前期的鲁北与冀南农村。清嘉庆年间,河北邢台威县的王奎山、临西吕连山和李明山、清河徐靠山和临城冯云山被称为梨花大鼓的“五大山”,风噪冀鲁两省。梨花大鼓中的乐器最初除书鼓外,另有两枚农具犁铧的碎片击拍,后改用两枚月牙形铁片或铜片,并用三弦或四胡伴奏(这些乐器在三幅年画图片中可以清晰看到)。一人演唱或二人对唱,二三人伴奏。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梨花大鼓清中晚期传入鲁西南境内,并与鲁西南当地曲艺相融汇,在清末民国时期产生了大批的梨花大鼓艺人,其中最为知名的是因清末小说《老残游记》的记载而被载入中国曲艺史的白妞王小玉。

王小玉,艺名白妞,山东郓城义东堡(今郓城水堡)人,生于同治六年,自幼与妹妹黑妞随父学习梨花大鼓,十六七岁便随父亲在临清、济南等地演唱。光绪初年,白妞、黑妞二姐妹一起在济南大明湖南岸的明湖居说唱梨花大鼓,在此期间她大胆吸收皮黄、梆子及其他艺人的唱腔与唱词,丰富、改造了原来的曲调,使原梨花大鼓的行腔曲调呈现出了新的韵味,唱起来字字清脆,声声婉转,因而使这一生发于民间的艺术门类吸引了各阶层的听众,声动齐鲁。清末鼓词作家贾凫西在《旧学庵笔记》中写道:“光绪初年,历城有黑妞、白妞姊妹能唱贾凫西鼓词儿。尝奏技于明湖居,倾动时,有红妆柳敬亭之目。”

清末作家刘鹗在其小说《老残游记》第二回中对白妞、黑妞在明湖居表演的场景进行了翔实的记录,并用长篇章节对大鼓书的艺术进行了描绘: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間,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刘鹗用精彩的文笔描绘出白妞精湛绝伦的说书技艺,但似乎正与“盛极必衰”一词对应,梨花大鼓在白妞、黑妞时期达到顶峰后,随着“黑妞已死白妞嫁,断肠扬州杜牧之”,梨花大鼓开始在民国年间出现衰败之势,尤其在鲁西南地区,传统艺人的表演也逐渐消失。

20世纪40年代末,冀鲁豫文协在《改革民间艺术与地方戏的经过与收获》一文中曾提到“大鼓书这几年在农村中差不多要绝迹了”。以郓城县为例,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乡村才恢复演唱大鼓书的传统,黄堆集、杨庄、汉石桥、赵楼、程屯等数十个村庄都开办了大鼓社。此时,当地涌现出了一批较为知名的大鼓书艺人,如谭庄村的谭永和、谭明霞,程屯的刘立才,汉石桥的吕传丰等人。这些老艺人还同时参与了当时的县曲艺队,并在1963年推送谭明霞演出的《月下练武》参加菏泽地区曲艺会演。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县曲艺队的解散与老艺人的相继离世,梨花大鼓逐渐式微,整个鲁西南地区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名艺人尚从事该行业。

回顾鲁西南地区梨花大鼓发展的历史,从鼎盛到低潮仅仅几十年,当年民间图像中存在的梨花大鼓表演场景,在当下的鲁西南农村已经很难再现了。但至少图像的复制证明了清末民国年间梨花大鼓在鲁西南地区的兴盛,而其中一幅两位女子配合表演的场景是否就是白妞、黑妞呢?

[本文系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间文化传播视野下的鲁西南戏曲年画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大鼓年画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大鼓里有什么
《曲艺泉城》
神奇的大自然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张大鼓剿匪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羊年画羊缪印堂
缪印堂的“年画”
牛年画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