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肇银 赵启文
2018年10月,寻乌县以98.5的高分顺利通过国家均衡发展评估验收。
“最漂亮的房子是校舍、最美的环境是校园、最安全的地方是学校”已经是寻乌人民最普遍的共识。对于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来说,这种共识的背后是,寻乌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实实在在的投入,积极推进服务教育的规范化和便利化,向着高质量优质均衡发展的步伐迈进。老百姓无不感慨:“这届县领导班子实实在在为教育办了实事,做了大好事,为加快寻乌教育从均衡发展到优质均衡发展夯实了基础。”
如今,素有“中国蜜橘之乡”的寻乌县,教育事业结出了喜人硕果。
夯实办学基础,打造靓丽育人环境
寻乌是一个山区县,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一直以来教育发展滞后。“穷困不是理由。”寻乌县以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为新的起点,真正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教育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为切入点,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挤出“真金白银”夯实办学基础。
“以前每到孩子上学、放学时段,学校校门口道路拥堵不堪,交通安全成了我们家长的心头之痛。现在好了,县里出钱将工商银行营业门店收回给学校扩建校舍和新建校门,教室不拥挤了,校门口宽敞了,家长们再也不用为孩子上下学的安全担心了。”寻乌县实验小学一名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这样告诉记者。
寻乌县城的5所小学和1所初中都在城区寸土寸金的地方,要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和学校“三个面积不足”的问题,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政府出钱“买单”,将紧邻这5所学校的矿管局、工商银行、赣南果业等省管、市管单位办公场所列为棚改项目,然后把土地无偿划拨给学校,为教育“让路”。
决心定,泰山移。通过政策引路,多方协调,寻乌县借棚改之机对县城5所小学、3所初中进行了扩容改造,新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1所完全小学,共征收土地418亩,价值高达8.36亿元,全部无偿用于学校建设,解决了县城几所中小学用地不足、教学功能不全等问题。
为使义务教育学校“20条底线”达标后再提升,2017年以来,寻乌县财政累计投入6.03亿元,完成120所义务教育项目学校建设,建筑面积23.2838万平方米;改扩建城乡学校20所,新建校舍面积达11.81万平方米;装修改造校舍242栋,建筑面积达30.1万平方米;运动场升级改造46个,改造面积达24.6万平方米;校园环境整治项目71个,校园文化建设48所。
打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是提升优质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关键。近年来,寻乌县投入7753万元用于教育教学装备,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实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之间高速互联全覆盖,百兆网络到桌面;投入540万元全面实施了教育城域网建设,依托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进4个乡(镇)“云专递课堂”主播教室建设,惠及62所村小;借助“赣教云课堂”“智慧作业”和网络学习空间的常态化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全县教育信息化水平。
近年来,寻乌县投入3100万元,实现了每个乡镇建成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和84所城乡村级公办幼儿园的目标。2020年扩建了16所村小附属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00.1%,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93.3%,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投入2.4亿元的寻乌县职业技术学校于2018年建成使用,先后与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签订对接培养协议,实现了中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成为寻乌县脱贫攻坚的“助推器”,为寻乌县加强乡土人才培养、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2021年2月25日,寻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江西省教育系统唯一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
“早些年,家乡学校基础设施差,教学设备落后,就把两个孩子送到广东省寄宿读书,一年下来需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近1.5万元,现在家乡有这么好的学校了,再不用舍近求远将孩子送到外地读书了。”家住寻乌县丹溪乡彭溪村的学生家长脸上绽放出满意的笑容。
巢好凤自来。据统计,三年来寻乌县有720名学生从外地返回家乡的7所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和村小读书。
提高教师待遇,打造优秀师资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师待遇,打造优秀师资队伍,是教育高质量、优质发展的关键。
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的本科生陈勇告诉记者:“2019年,我来到寻乌应聘教师,后被分配到丹溪乡彭溪村小,我是抱着看看情况再决定去留的心态来到学校的,但看到眼前的漂亮学校,特别是房间里摆放着的床、办公桌、热水器、电视机和厨房配套设备后,立即打消了当‘逃兵的念头,一心一意扎根在这所山村学校了。”如今村民们都在传佳话:“我们山旮旯学校里也引来了金凤凰。”据统计,目前有729名本科生扎根乡村小学任教。
用最优惠的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寻乌县是下足了“血本”。为吸引外县优秀人才,寻乌县标出了最优厚的“价格”,对引进县外在编在岗的市级以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专业技术人才,除了每年给予10万元的政府人才特殊津贴外,县财政对教学名师每月还给予1200元的津贴,每年拨给名师工作室经费2万元;对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财政自筹资金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发放人才津贴。
从2017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班主任津贴100万元以上,专门用于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的考核和奖励。“去年教师节我受到县政府‘十佳非寻乌籍优秀教师表彰,每月可享受200元津贴。每年学校还给我报销一次往返原籍的交通费用,在购买首套商品房时,县财政给予了一次性购房补贴2万元。寻乌对非寻乌籍教师特别关爱,让我们非寻乌籍教师决心扎根在这里教书育人。”罗珊中心校副校长周兵告诉记者。
据寻乌县教科体局人事股负责人介绍:“在同等条件下,如果在县最边远山区任教,每月最高可以比县城任教的教师多领到1200元边远山区津贴。在罗珊乡村小任教的教师,最多的每月可以领到7810元工资(包括山区津贴等)。”
在此基础上,寻乌县从2015年起,对乡镇任教不满10年、满10年但不满20年及20年以上的教师,每人每月分别给予200元、300元、400元的工作补助,在边远和最边远乡镇工作的教师,每人每月分别增加50元、100元的津贴。
数字虽小、枯燥,但政策激励人心。
强化素质教育,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寻乌县始终坚持把素质教育作为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
“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素质教育成效明显。”寻乌县实验小学校长陈惠萍介绍说,学校以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为基地,以培育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组织学生深入开展红色、绿色、古色文化教育,把学校打造成充满内涵与活力的学生成长乐园。2020年学校被评为全省中小学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和古色文化活动先进学校。
晨光中心校又名古柏学校,学校以古柏烈士的事迹为红色教育内涵,经常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厚植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感。2020年学校被评为赣州市红色教育基地。
2020年,寻乌县在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被评为优秀县。寻乌县城关小学被评为江西省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和第一届江西省文明校园。
寻乌县澄江小学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今年4月,该校晨曦足球队代表江西省参加北京会议中心《超球少年》第二季新闻发布会,获“亚运足球梦想学校”和支付宝“追风计划”女子足球队称号。在寻乌县有8所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初中男子足球队连续3年在赣州市联赛中蝉联冠军,寻乌三中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寻乌县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近年来,学生在各类文体和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全国一等奖9人、二等奖45人、三等奖26人;省级一等獎79人、二等奖118人、三等奖133人。
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在寻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教育工作者奋力拼搏,寻乌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结出了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