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者,一般认为湛然的话,对“句读”的理解是经典。湛然在《法华文句记》中写道:“凡经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之以便诵咏谓之‘读。”“语绝处”就是一个话题有了完整的表达,即结构完整,表义准确。找到“语绝处”,就应该算是找到了句子。句子是用于理解的。而“读(dòu)”是用于“诵咏”的。于是今天的高考就干脆叫做“断句”了。十分明显,断句就是要对句子进行理解。高考的目的也就在此,而非其他。句子最富个性。富有个性的句子最富魅力。难怪,高考断句的设误要放在句子理解上。
而句子的设误,又重点放在“动宾结构”上,这又是为什么?
因“体”设误,更为科学。全国高考文言文选材是人物传记,它主要就是以人物为中心。于是一篇传记文就大量使用叙述句。而叙述句又是用于叙述人物或事件的行为、活动或变化过程的以动词或动词短语作谓语的句子。于是,文体因句而富于变化,句子因体而富于精彩。无疑,文句互衬,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大展风采。
高考断句设误,一是从语段出发,实事求是,从语段出发找到适当的句子设误点,有足够的学理、充分的依据;二是更为科学便利,既要符合语法的“规则”,符合逻辑的“事理”,也要符合修辞的“格籍”,也要符合操作便当快捷的原则;三是易于维持适当的难度,以利于选拔人才。断句所涉及词语,归根到底,就是它是属上还是属下的问题。自然动宾结构为其提供了操作科学便利,也为分析语义提供了思考便利,同时也为粗心者设置好了易上当的陷阱,更为维持高考试题难度提供了一定保障。在语言运用中,动词的出现率最高。根据专家统计,现代汉语中,名词出现率为23%,动词出现率为26%,形容词的出现率为6.1%。这对古代汉语也大体适用。于是,语言运用中,动词最为活跃。这样就更应该注意动作行为与其客体的配搭,更应该注意动作行为与其工具或凭借的配搭。这其中,除了注意语法规则,还要注意语义关系。例如:“攘”表示偷盗,其宾语通常是指家禽和小家畜的名词;“窃”是指小偷小摸,暗中窃取他人财物。于是古代就有“月攘一鸡”和“入人园圃,窃其桃李”的说法。但是能说“月攘一鸡”“窃其桃李”,不能说“月窃一鸡”“攘其桃李”。又例如:劈木用斧,斩首用剑,可以说“斧以斯(劈)之”,“剑斩之”,却不能说“剑以斯之”、“斧斩之”。
2014年至2020年,全国课标卷,共考19道断句题,设置误项共57项,设置误点共72个(包括相同的重复)。而动宾结构单独设误多达22个。如果把综合性的连动结构、兼语结构、主谓结构、修辞语句等等也算上,那么动宾结构设误就可高达47个,约占65.3%。
因为连动结构、兼语结构里往往套有动宾结构,而设误又常常在动宾结构的地方。那主谓结构,从上一句或下一句看,就属于动宾结构设误。如“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2017年全国3卷10·A)其中,“选者”作后句的主语,应在前面断开。可设误时是把“选者”当成前面的宾语来挖坑设陷的。
动宾设误在高考选择题中,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一种结构,全为叙述。这全在于断句的目的所在,文体所定,高考所需,设误所求。
第二,动词全是及物动词(能带宾语的动词),如“进(晋升)”“镌(降职)”“胜(忍受)”,等等。
第三,考查重点:常见易误。文言文课文中常见,选材文言中常见,试题中常考。常见而生使用价值。而多数又是容易出错的,这才有考查价值。虽然2016年卷3第4题考了“镌”,稍有些陌生,但所占比例极小,何况还有情境支撑。如在“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中,“镌”是指降级、削职。“多所糜费”是“镌与修者官”的原因,从因果关系推测,“镌”就是“降级、削职”。古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降职的词语有“窜”“逐”“流”“左迁”“迁谪”等等。
第四,设误动宾,要求明确。这些地方都要求其结构上保证“完整”,句群上保持“一致”,语法上符合“规则”,逻辑上符合“事理”,修辞上符合“格籍”,客观上符合“实际”。总而言之,都是要求语用上符合“情境”。
第五,人为割裂,无法讲通。断句的目的,全是为了正确理解句子。因此,断句后,字句必须能够讲得通。这其实就是要弄清句子的起止点,不要把句子点破。“如果把句子点破了,把这个句子的‘头安到上一个句子的‘脚上,或者把这个句子的‘脚安到上一个句子的‘头上,那句子必然讲不通了。”(蒋绍愚等《古代汉语讲授纲要(下册)》第13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例如:“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2019年1卷10·B)你看,“召置”是动词,“门下”是宾语,只有连在一起,结构才算完整,表义才算明确。“召置门下”的意思是“召到衙门任职”,这是一句话,主语仍是“吴廷尉”,这才符合情理。而且“门下甚幸爱”不符合情理,因为“幸爱”是指“宠爱”“器重”,只能用于上对下,于是只能在“门下”后断开,所以B项断句不恰当。又如“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康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2020年全国2卷10·D)“民讼诸府”意思是民向官府诉讼,状语后置句,“诸(之于)府”“之”是诉讼的宾语,“于府”做状语,修饰限制“讼”,其后断开。“不胜”是忍受不住,说明“考掠之惨”的情况,二者不能断开。如果在“不胜”后断开,那么造成“民讼诸府不胜”结构混乱,又导致“考掠之惨”结构残缺,且无法与后句“遂诬服”连接。于是“不胜”前应断开。因此,D项断句是错误的。
复习断句,应该遵循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原则。
首先不能直接做高考试题,一是不利于树立信心,二是不利于新旧联系。我们觉得应该从课本里抽取一些片段,组成试题,让学生谈谈其特点和作用,以生成断句知识。例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样点断,容易造成误解,将“却”当成转折连词,将“立倚柱”看成一体,将“怒发”理解为“发怒”,实际上是没有分清句子的结构,造成语义上的混乱当。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蔺相如于是握着璧后退几步,靠殿柱站着,气得头发都要竖起来了】
第二,总结归纳,类化增智。例如:表示“推举” 意义的文言实词 :进、推、荐、举、贡、察。“推举”特征:①动词,作谓语,常带宾语;②宾语是有才的“人”; ③强调自下循序向上推荐人才;④常有“推举”“荐举”“贡荐”“察举”“推荐”“举荐”等同义连用形式;⑤可以译为“推举”“举荐”等。
进,泛指推举人才。推,按预定的要求认定、推举人才。荐,主动推举人才。举,推荐而致任用。贡、察是汉魏选官制的专用词:贡,向上进荐,一般不单用;察,经考察后予以举荐。(黄金贵主编《古代汉语文化百科词典》第103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
①进,泛指推举人才。《齐策》:“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推举人才规劝君主,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
②推,按预定的要求认定、推举人才。《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推举贤明而让能者,众官就会和谐)
③荐,主动推举人才。“荐”常与“举” “推”连用,推荐相当于介绍,而荐举相当于选拔任用。《战国策·中山策》:“且张登之为人也,善以微计荐中山之君久矣,难信以为利。”(再说张登的为人,长期以来善于把一些小计谋进献给中山君,难以相信张登会给我们带来好处。)
④举,推荐而致任用。力度更大于“荐”,侧重在推荐而致任用。《左传·襄公三年》:“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君子认为祁奚在这件事情上能够做到推举贤人。推举仇人不是出于諂媚;推举儿子不是出于偏爱;举荐下级的亲属不是为了结党。)“举”和“推”有所不同,其目的在于使所举者被人用,举,任用。因此,“举”与“推”组合时,意义重在举,就是选拔、任用。
……
第三,最后再做适量的高考试题和考试题,知难而进,查漏补缺,增强断句能力。带着自信,轻松高考。
李芸玲,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