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基于此,在《背影》教学中,我一改往年理事析情的教学模式,改用批注阅读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批注阅读中,悟情悟理,体会父子深情,进而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一、评词,感受用语之精妙
《背影》一文,作者用真挚的情感,写实的笔法,朴素而典雅的语言打动着无数读者,使“背影”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形象。教学中,用评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做批注,品味用语之精妙,感受父子之深情。
当然,学生的点评批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评词前提出要求和方法。首先要求学生找出四五个词语,用铅笔在旁边写上点评语,点评语言要求简洁准确。学生先自主批注,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向全班汇报,其它小组参与点评,教师引导,完善点评内容,最终促进学生学习内容的深化。
1.评析体现父子情深的词语
在评词批注交流中,学生找得最多的是体现父子深情的句子。比如第五段“我将他给我的紫色毛大衣铺好座位”中的“紫色毛大衣”,在家境困顿的情况下,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我却带着较为华丽的水獭领的紫毛大衣,父亲期望这件紫毛大衣能抵御北国的风寒,衣服非同寻常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无限的疼爱与呵护。
作为儿子,在父亲的言谈举止中,曾自作聪明的认为他“迂”,但是过月台买橘子的几处动作描写,使父亲的高大形象陡然树立起来。“攀”“缩”“微倾”等动词的使用,写出了父亲仍把年已二十的“我”当小孩子看待,亲自为“我”上下月台买橘子,干着自己几乎不能胜任的工作。更让“我”感动的是父亲此时已负债累累,囊空如洗,这橘子就显得不同寻常。父亲过月台买橘子的动作描写中饱含着父亲爱怜儿子的深情,而此刻“我”流泪也体现了作者已经被这含蓄的父爱感动。
2.评析体现语言特点的词语
叶圣陶曾这样赞美《背影》一文的语言:“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多余的字眼。”这篇散文,语言朴素典雅,平淡质朴。较少使用修辞手法,善用白描写法,巧用四字词语,使用接近文言文句式的句子,使文章语言简净而细腻,因此,品味语言特点在评词教学中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比如,第3段:“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这个句子多用口语,朴素自然,明白易懂。句子很短,却把事情、氛围及原因概述得清楚明白。但“典质”“亏空”“惨淡”“赋闲”等词却很文雅。又比如第6段:“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这三个句子作者用白描手法,笔法简净,却细致传神地描画出父亲的形象。“本来”“只好”“尚不”“可是”“就”等词语,看似平常,却写出“我”内心不平静的感情变化,父子深情流露其间。
当然,《背影》一文还多处使用四字短语,灵活运用接近文言文的句式,强化了句子的概括力,这里将不再赘述。
二、评句,领会用语之点睛
要想读懂一篇文章,抓住文章的主旨,需要从记叙描写中抽丝剥茧,找出画龙点睛的关键句子。因此,在批注教学中,要求学生先找出关键句子进行分类,然后用铅笔写上点评语,用来揭示关键句子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作用。帮助学生在析句中领会文章运用关键语句的点睛作用,提高学生理解鉴赏能力。比如第二段:“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真是祸不单行的日子。”这一句交代家境,为全文定下哀伤的感情基调,增加阅读的沉重感。第六段中的几个句子,“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些句子虽简短质朴,字里行间却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惦念、牵挂与呵护。学生在点评、批注、交流中,一个慈善的父亲形象呼之欲出,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父亲对儿子那份深沉的爱。再比如,文章四次写“背影”,让学生从“背影”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寄托的情感等角度进行点评批注,在分析中发现“背影”既是文章的线索,也是“我”情感变化的转折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父子深情的交汇点,更是父爱的象征点。正如作家李广田所说,《背影》与“朱自清”三个字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抽丝剥茧抓关键语句赏析,点评批注中加强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去训练学生,有助于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三、评段,探究选段之勾连
《背影》一文是典型的写人记事散文,选材角度独特,构思精巧。全文紧紧围绕一个重要的形象“背影”展开叙述,切入点小,却从中挖掘出既深且广的意蕴,读者不仅能从《背影》一文中感悟到作者的情感,更能理解到父爱的普遍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探究各个段落的内容和作用,进而揭示每个段落与“背影”的关系。
学生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发现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一段,開篇点题,引出“背影”;第二段,奔丧回家,是“背影”故事的缘起;第三段,与父亲同行,是“背影”故事的前奏;第四段,父亲决定为儿子送行,是“背影”故事的基础;第五段,父亲送儿子上车,是“背影”故事出现的准备;第六段,直接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是全文核心段落;第七段,写读父亲的信,眼前再次浮现“背影”,呼应前文。
在批注梳理中,关注段与段的组合紧紧围绕“背影”行文,使学生明白叙事散文不求全面、完整,只求精要,为主题、为中心、为主旨服务。文中虽零零散散的续写了不少事件,但详略得当,详写处充分展开,从容不迫,略写处惜墨如金,不多说一句废话,这样的文章充分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四、评文,感悟写作之特点
批注阅读教学,如果仅仅教会学生赏几个词语,品析几个句子,似乎是摆摆花架子,感悟文章段与段的组合、写作特点等,无疑使文学鉴赏推向更高更深的层次。评析段与段之间的勾连固然重要,然而,纵观全文,梳理全文写作特点也不容忽视。因此,在教学中,我再次要求学生用探究的眼光快速阅读课文,从选材、结构、语言、主题等多方面来梳理、点评、批注。
在探究中学生发现《背影》选材典型,切入点虽小,意蕴却深而广。文章紧紧围绕“背影”这一小小切入点、情感的凝聚点来组织材料。详略得当,全文用两大段详写车站送别情景,着重描写“背影”,泼墨如水,而“我”回家奔丧、在南京逛街以及后来收到父亲来信等都写得非常简单,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样安排结构是为表达主题的需要。如果只写“背影”,文章显得单薄,如果全写父亲的生平事迹,又显得泛泛而谈,平铺直叙,突出不了“背影”。可见,文章详略安排是作者精心构思的结果。
另外,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结构安排也很有讲究。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结尾说“最近两年的不见”“我不知何时能与他相见”。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符合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在探究中学生还发现《背影》一文语言朴素典雅、匀净细腻,主题鲜明等特点。这样的点评批注教学,引导学生一步步向文本纵深处触摸,悟其深意,进而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五、评己,反思批注之得失
作为一节点评批注阅读的课堂,仅满足于对课文词、句、段、篇的评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活动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时,有必要让学生评价自己,要求学生自主反思自己在整个点评批注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与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点评相比,自己哪些方面值得肯定,哪些方面需要调整完善,然后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学生在反思中,有的认为自己用词不准,评析角度有偏差,甚至有的因为胆小而不敢主动参与活动,教师在小组间巡视诊断,分析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自我反思環节,大部分学生意识到点评批注阅读教学使他们分析问题有了深度,赏析文本有了方向,语文素养有了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由此看来,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点。《背影》作为一篇经典散文,教师引导学生在点评批注中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正所谓:一篇《背影》,一场点评,一次批注,一次提升。相信,通过从词到句到段到篇到己的品析鉴赏反思中,学生进行了一次素养提升的洗礼。
李玉生,湖北省枣阳市琚湾镇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