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也《如何看懂当代艺术》新书分享会举行

2021-08-27 01:40周诗浩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新书艺术作品当代艺术

近几年,艺术图书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业态,越来越多自媒体平台作者继续在网络上讲艺术的同时,开始走到了前沿出版图书。例如意公子的《大话西方艺术史》、翁昕的《如何看懂艺术》、祝羽捷的《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申思的《这些“艺术”不太冷》这些书都成功出圈。

自媒体平台的艺术类作者,定义了一种进入艺术的新观念,他们把看似高深的艺术,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与读者对接起来,使读者能轻松愉悦地走近艺术。“知乎”平台艺术话题、当代艺术话题优秀答主苏也(了不起的苏小姐)正是这样一位的作者。

5月15日,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和武汉视觉书屋共同举办的“当代艺术需要被看懂吗?——苏也《如何看懂当代艺术》新书分享会”在武汉视觉书屋与读者见面。因为疫情的原因苏也并未来到现场,她以短视频的形式给读者分享了自己做这本书的由来,以及对做“知乎”和做自媒体的认识,并与观众分享了自己做视频、写回答、推广当代艺术的原因和目的。

蘇也于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2012年硕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新闻系,2015年获得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纯艺术领域最高学位MFA。苏也应该算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艺术从业者。从对艺术知之甚少的“艺术小白”,到通过接触艺术,通过去美术馆、通过创作艺术作品,她获得了对艺术更为全面的认识。苏也多年以来凭借着个人的努力,把自己对艺术的认知以自视频和文字的形式,分享给身边和网络上爱艺术的年轻人。

《如何看懂当代艺术》正是她这几年亲历当代艺术现场、了解当代艺术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记录出来分享给读者的一本书。书中既有充足的艺术史干货,也有独到的个人领悟。图书试图从“观念的变化:当代艺术有何不同”、“理解艺术作品的关键词”、“站在艺术家的位置上看待世界”三个章节来引领读者走近当代艺术。这本书也是一场从审美关键词、艺术流派、艺术家与作品开始的深入观察,也能为不同层次的艺术读者打开理解当代艺术的大门。图书平实而专业的叙述方式,让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当代艺术作品直指心底,同时书中还提到很多在艺术界享有盛誉,却尚未在大众领域脍炙人口的先锋之作。如果读者想要了解“如何看懂当代艺术”,便能在这本书中可以找到亲切、有趣而靠谱的回答。

苏也认为,学习艺术、懂得艺术、观看艺术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艺术的多样性让我明白什么是生活的包容。你看看在艺术几千年的历程中,出现过多少次运动、多少次变革,有多少次后起之秀完全推翻了从前大师建立的艺术规则。这样丰富多彩的历史,造就了各式各样的人才,留下了千万种不同的灵魂。”

苏也说,当代艺术更是可以无视一切规则,大胆彰显艺术家的个性。“如果你可以从具有挑战性的艺术作品中,读出作者的用心良苦,体会到他在时代中呈现出来的勇气与创意,那么你将会获得一颗更为宽广而包容的心。学习艺术,其实就是在品味和感受,不同的人对这个世界的不同解读。尊重艺术,就是尊重生命的个性。我想,这种包容的心态,会是一种让我们更容易看懂当代艺术的前提。”

艺术家的故事常常给予苏也力量,给平淡而平凡的人生一些激励和启发。“例如,我在这本书里写到的抽象艺术家们的创作,大地艺术家的行为,就是一批忠实于艺术理想的无畏勇士。他们可以在一个所有都没有准备好的时代环境里,作出艺术上的大胆革命,不画具体的事物,甚至把艺术作品创作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不需要收入、不需要观众,甚至不需要作品被留存下来,他们只是想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乌托邦。”

苏也说,自己常常会向往这样的浪漫情怀,“我常觉得,当代的青年人,包括我自己,有时候都太容易被媒体、社会、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变得心烦意乱,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而我在心情特别低落的时候,往往会在艺术家的故事和某件艺术作品的创作经历中,读到让我非常感动的地方。这种时候,就是我体会到艺术的力量的美妙时刻。让我觉得,自己也可以不必要过得那么物质,那么匆忙,也可以找一片心灵的净土,在艺术的世界里获得更大的自由。”

活动现场,《如何看懂当代艺术》的责任编辑潘旖妍与读者分享了这本书从想法到编辑,从版式到印刷,到最终的包装设计的成书过程。嘉宾之一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同时也是苏也的父亲晓苏老师也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对女儿苏也新书的理解,并从父亲和作家的两种身份来观看苏也的大人文艺术观是如何形成的。另一位嘉宾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油画系主任徐文涛老师从艺术的角度与在场观众分享对当代艺术、对苏也新书的认识。

周诗浩,潇湘晨报社记者。

猜你喜欢
新书艺术作品当代艺术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新书速递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新书推介
新书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