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瑜 张廷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如何通过采取科学规范的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总体效果,成为建筑工程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建筑节能技术选择与应用。在探讨建筑智能化的主要应用实施策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建立健全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政策体系等多个角度与方面,研究了优化提升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成效的有效路径,论述了个人对建筑智能化与节能技术的几点认知,望对建筑工程事业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智能化;节能方法;应用控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4.
在当前建筑工程领域,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的突出优势与价值不言而喻,对于提高建筑工程整体发展成效,充分挖掘实现既有能源要素的深刻价值,具有直接作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对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进行深入探讨,通过科学路径,提高建筑工程综合效益。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建筑智能化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发展趋向,是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关键路径,是将建筑工程与各类智能化技术进行充分有效结合的重要载体。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具有密切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具有彼此关联、彼此影响、互为前提的直接关系,实现建筑节能需要以建筑智能化为依托,而建筑智能化的基础导向则为建筑节能的深入实施与运用。在建筑智能化基础理论范畴中,通常将建筑工程细化分为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基本要素,并谋求实现上述各项要素的有机结合与最优匹配。通过运用建筑智能化技术与节能技术,可最大限度上整合建筑工程的各项资源要素,完善建筑工程各项功能系统配置,为人们创设一个衔接有序、高效舒适的环境空间,符合当前建筑工程的发展导向,符合经济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与现实要求。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通常覆盖建筑的方方面面,实现了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建筑技术的高度集成。在世界能源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的宏观背景下,扎实有效推进建筑节能是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手段。上述背景下,深入探讨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的相关技术路径实施策略,全面优化建筑工程综合质效,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2、建筑节能技术选择与应用
2.1建筑节能技术评价与选择
在建筑技能技术应用中,应首先注重对其进行客观有效的技术评价,从多个维度与方面对节能技术的整体实施效果进行研判分析,确保其能够与建筑工程有机结合,实现技术应用效益最大化。在建筑节能技术评价中,应遵循如下几方面的实施原则,即系统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技术与经济统一性原则、技术先进且适用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原则等等。当前,影响建筑节能技术评价的因素趋于多样化,其中既包括技术本身的主观影响因素,也包括经济水平、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客观因素,需要统筹分析,对多种不同节能技术路线与措施进行纵向比对。
2.2政府对建筑节能技术的选择评价
推行建筑节能技术的关键主体之一为政府,因此政府对建筑节能技术的选择评价应该具有导向性与宏观性特征,在政策层面评价与分析不同建筑节能技术的预期实施效果,突出关键核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基础性地位。通常情况下,政府层面的节能技术评价应对建筑节能技术的生命周期、产品制造、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并对节能技术的应用对能源消耗、资源使用以及固体废弃物排放等进行综合考量。对于建筑节能技术是否合理可行,需要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得出结论,确保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2.3投资者对建筑节能技术的选择评价
投资者主要是从微观经济角度对建筑节能技术的选择评价进行。投资主体对建筑节能技术的选择是节能技术应用的关键。选择最为符合实际的建筑节能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全面详细地体现建筑节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综合效果,通过运用软件技术与信息技术将建筑节能技术的整体实施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构建具有层次性与系统性的技术选择评价模型,更加精准地设定节能技术与建筑工程的匹配度。在投资主体方面,应综合考虑建筑节能技术的市场经济特征,充分有效权衡建筑设计、节能工艺、设备材料选择等方面之间的彼此关系,以形成成熟可靠的节能技术评价实施方案。
2.4使用者对建筑节能技术的选择评价
从实用角度来看,建筑节能技术的使用者具有支配性,只有所采用的建筑节能技术能够被广大使用者认可,其才能够具备生命力。通过建筑节能技术,使用者可从生活水准、生活方式、生活实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在经济角度而言,建筑节能技术通常涉及到初始投资、运行费用、管护费用以及后期升级改造费用等,这无疑关乎使用者的直接经济成本,因此在建筑节能技术短期眼前利益与未来长远利益之间实现权衡与取舍。在节能建筑运行阶段谋求实现相应的节能管理,确保整体效果,达到节能技术应用预期目的。
3、建筑智能化的主要应用实施策略分析
长沙某电信枢纽楼地处繁华地段,楼內通信设备价值高昂,楼宇控制设备众多,楼内交通特别复杂,如何保证通信设施运行的绝对安全,减少物业管理人员数量和降低能源消耗建立等都需要我们去规范建设管理模式,调整设计方案,用我们常规案例总结的经验去做适合并且环保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建设思路如下:
3.1智能建筑子系统的细分
根据相关分类与技术规范标准,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通信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类型,上述三种类型的自动化系统又可细分为若干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共同构成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整体框架。以通信自动化系统为例,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远程电话交换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点播系统、卫星通信与电视系统、消防通信系统以及移动信号覆盖系统等。其中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对于有相似功能部门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与合并,控制管理软件可合并的应选用同品牌的同一套管理软件,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投入。
3.2建筑智能化通信自动化系统分析
建筑智能化中的通信自动化系统始终处于系统构造的“中枢神经”,可为建筑内部各个功能布局与分区提供数据、语音、图像、多媒体等信息,是体现与表达建筑工程智能化水平的重要外在标志之一。在当前建筑功能趋于多元化的背景下,通信自动化系统主要在建筑内部完成高质量通信,实现高质量、宽频带、高速率的通信数据交换。在电脑网络系统方面,随着无纸化、电子化趋势的凸显,应通过综合化的结构布局系统在建筑内部实现信息共享,进而充分整合传输线路、集线器、网控中心等设备的现实功能,以适应现代化通讯发展的需要,降低后期运转费用,优化经济效益。包括现在的GPON、WIFI6、5G等新趋势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在新业态以及智慧化城市、文旅乐园等项目中。
3.3建筑智能化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通常可分为广义上的自动化和狭义上的自动化两个方面。在广义上来说,楼宇自动化系统包括安保防范系统、智能卡管理系统、消防火灾防范系统等,而狭义上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则包括暖通空调、变配电设备、电梯运行等系统。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应利用计算机技术与控制技术,对空调设备、照明系统、电梯设备、给排水系统、变风量调整、变配电系统等进行控制。同时,还应充分实现电子巡更系统的重要价值,将所有搜集到的电子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存储、检索与利用,实现多窗口、多维度的图像显示。实践表明,在控制技术的中枢作用下,无论是集中控制模式,还是现场总线控制模式、网络集成控制模式等类型,均可取得理想效果。但是楼宇自控与能源管理、三表数据采集、电梯监测、智能照明等系统有部分功能重叠,那就意味着需要设计师去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去做梳理,哪些楼控仅做到数据采集即可。
3.4建筑智能化办公自动化系统
建筑智能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通常也被称为信息化应用系统,是完成智能化建筑特定功能的重要载体。在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应通过信息搜索与处理工具,完成文字处理、模式识别、图形处理、文档管理、电子邮件、会议电视等功能,大大彰显出辅助决策功能的重要价值,推动低级别的办公系统朝着更高级别、更高质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构造形成办公事务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还可实现信息共享与交互功能,支持管理信息系统,为用户日常事务办公创造良好条件,对各类办公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化监视,并方便建筑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沟通联络。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共享办公大楼落成,其中对于工作环境能源的节约,会议室、办公工位、耗材设备等的共享使用,可移动式的会议系统设备等,也是很多业主所选用的可行性方案。
4、优化提升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成效的有效路径探讨
4.1建立健全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政策体系
结合当前建筑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完善而健全的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政策体系,为建筑智能化实施方案与节能技术的有序运用提供基础性依据与保障,防止实施路径、实施方式与实施规则无章可循、无据可依。根据建筑节能标准的变化以及实施需求要求的提高,对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政策体系的实施效果保持密切关注,对其中的不足之处予以调整改进,使其始终发挥核心导向作用。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在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政策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制定并实施了包括《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等在内的诸多规则体系,为新时期相关单位和人员实施高质量的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提供了基本遵循与导向。
4.2强化标准化建设,突出过程控制
在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运用中,技术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贯彻执行建筑智能化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的重要载体。要摒弃传统保守陈旧的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思维观念与行为方法,突破僵化行为模式的桎梏,为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提供必要参考与依据。现代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效益的优化提升,离不开对应用过程的科学控制。对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的应用成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分析,合理确定技术应用的评价项目与评价内容,最大限度上规避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应用过程控制中人为主观意志的干扰,设定节能技术评价分析参数指标,提高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效果的客观性与可靠性。
4.3提高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人员专业素养
要定期组织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新形势下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的最新发展特点、技术要求、结构方法等,引导其建立健全丰富而系统的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将智能化与节能技术的最新理念融入建筑工程项目推进实施的全过程。强化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人员的具体实操技能,熟练应用屋面保温节能、照明控制节能、太阳能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绿色节能技术方法,提升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及时准确辨识与发现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缺陷,并做出科学有效反馈,使建筑节能政策得到很好地执行,做好对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细部节点区域的优化处理。
4.4加强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创新与利用程度
建筑智能化与节能技术创新是备受全球建筑行业广泛关注的现代课题。在当前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宏观背景下,必须强化对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深化其在实践领域中的利用程度,推动建筑技术、产品结构、组织构造等环节出现深刻变化。充分借鉴全球先进国家的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并强化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新标准的开发与应用,重点解决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实施中的关键难题,确保建筑节能中的供热、供暖、热计量、变流量等实现良好效果。对传统落后的节能技术方法与认证制度进行升级改造,建立针对实际运行的建筑能耗评估办法、能耗参照标准,推动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创新。
结语:
总之,由于建筑智能化技术认知、建筑节能技术评价等方面要素影响,当前其实践应用领域依旧存在部分突出短板,不利于建筑工程事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背离经济社会发展趋向。因此,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应该从其客观实际出发,充分遵循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节能技术的基本实施规则,创新建筑智能化应用模式,优化建筑节能技术实施流程,為全面提高建筑智能化与节能化效果奠定基础,为促进建筑工程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成明,孙增珠,武祥磊.我国商业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及其节能效益研究——以成都新天府国际中心为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下旬刊),2019(11):222-223.
[2]龙志芳,黄志辉,刘金忠.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空间节点网络拓扑匹配算法研究与实现[J].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2019(20):107-109.
[3]曾莜蓉,许章英,杨建茹.面向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的用电负荷预测及用户侧储能系统调度策略研究[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9(13):210-212.
[4]王明涛,李厚阳,张建强,等.基于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研究[J].工程造价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下旬刊),2019(27):132-133.
[5]马晓莉,崔洪花,韩叶,等.现代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探析——以某市电力调度中心大楼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85(10):3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