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华东
油茶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物种中种子含油率较高、具有栽培利用价值的物种总称。浙江是油茶传统栽培产区,适宜栽培物种主要是普通油茶和浙江红山茶。全省现有栽培面积约260万亩。油茶籽油是健康高档食用油,市场价格在120元/千克左右,正常盛果期油茶林分年亩产茶油40—50千克,产值4000—6000元。
推广良种
目前,浙江红山茶尚无良种审(认)定品种,适宜浙江省种植的普通油茶良种主要是长林和浙林系列无性系品种:长林4号,国S-SC-CO-006-2008,树势旺盛,树冠球形开张,丰产稳产,果桃形,青偏红;长林40号,国S-SC-CO-011-2008,长势旺,抗性强,丰产稳产,果椭球形,果皮青带红;长林53号,国S-SC-CO-012-2008,树体矮壮,枝条粗硬,叶子浓密,丰产稳产,果单生,卵球形,果柄有突起,黄带红;长林18号,国S-SC-CO-007-2008,长势旺,耐瘠薄,枝叶茂密,稳产,果扁球形,红色;长林3号,国S-SC-CO-005-2008,长势中等,枝叶开张,枝条细长散生,叶长卵形,丰产稳产,果桃心形,青偏黄;长林23号,国S-SC-CO-009-2008,长势旺,枝叶茂密,丰产,果球形,黄带橙色。
种植范围
浙江省全境丘陵山地和平原台地均可种植。
土壤要求:土层厚度大于40厘米的酸性壤土、沙壤土、轻黏土土地最为适宜。
环境要求:普通油茶适宜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浙江红山茶适宜海拔6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
栽培技术
整地:在造林前3—4个月进行,先清理杂灌后整地。油茶造林整地方式主要有全垦整地、梯带状整地和穴状整地等。
品種选配:油茶为虫媒异花授粉结实植物,不宜单品种建园,应选3—5个品种搭配种植,单一品种成块面积不宜超过半亩。
挖穴与定植:挖穴需根据立地条件、良种特性及管理水平确定初始密度。土层深厚、管理水平较高的可按4米×3米株行距定点挖穴,也可早期可按2米×3.5米密度定点挖穴(8年后通过间伐措施调整为4米×3.5米)。地力较差的造林地可按3米×3.5米密度定点挖穴,后期不再调整。挖穴规格要求50×50×50厘米。定植前每穴施腐熟农家肥5—10千克或专用有机肥3—5千克作基肥。宜在苗木萌芽前气温不低于零度的秋冬季种植(11月—翌年2月底),容器苗可适当延后。尽量在下透雨后的阴天或小雨天栽植。栽植时,选用2年生良种裸根苗或容器苗,按品种配置方案(配置品种不少于3个)分品种行状或块状种植,要求适度深栽(嫁接口可以埋入土内5厘米)、苗木扶正、根系舒展、根土紧实,最后在植株四周覆填松土,覆土高出周围地表10厘米左右,呈馒头状。
抚育管理技术:油茶生长抚育管理分幼林和成林两个阶段,幼林阶段主要是促进树体生长以形成合理冠层和发达根系,为开花结实做准备,因此,幼林的管护以促进树体营养生长、快速形成丰产树冠和稳产树型为目标;成林阶段是油茶高产、稳产的重要阶段,抚育管理重点是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密度调整:当相邻两棵树侧枝交叉超过20厘米时(郁闭度>70%),及时调整林分密度。密度调整可采用行间品字形删减植株方式。盛产期最终密度以50—70株/亩为宜。
中耕除草、垦复:提倡以草抑草。适宜草种有鼠茅草、三叶草、苜蓿等低矮的牧草、绿肥。未实施以草抑草的林地应在6月份以前或9月份后进行林地除草工作,并于采果后结合施肥在树冠外(20厘米)由浅及深进行垦复。
病虫害防控:油茶最常见的有炭疽病、软腐病、半边疯等病害和蛀茎虫、蓝翅天牛等害虫,主要采取选用抗病品种、改善林分通风透光条件、诱杀以及低毒高效药剂等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控。
典型案例
金华东方红林场国家油茶良种基地
基地位置及规模:金华东方红林场国家油茶良种基地,面积400亩。
经营业主:金华东方红林场
经营情况:基地依托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建有油茶种质资源保存基地、良种采穗圃、良种繁育圃及油茶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试验示范林。基地收集保存有油茶种质资源1500余份,建有长林系列良种采穗圃100余亩,育苗基地80余亩,良种应用示范林100余亩。
种苗供应
金华市婺城区金华东方红林场油桐、油茶国家良种基地、常山县油科所油茶繁育苗圃、青田县油茶繁育苗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