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菁
长三角地区旅游发展的成功主要依托于两点:独特的人文生态资源及区域内的高消费能力。
长三角不仅是我国的经济重地,也是亮眼的旅游宝地。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的发展活力有目共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已经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佐料。强大的需求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今年的“五一”假期,长三角三省一市累计接待游客超1.21亿人次,占全国的52.66%,仅浙江、江苏、安徽三省旅游收入总和就超过全国的七成。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发挥着生力军作用。
傲人成绩
今年“五一”假期,长三角地区的消费新形态正在为经济复苏创造更多可能性。从公开数据统计来看,长三角地区旅游消费回升显著,总旅游人次超过全国总数的七成,江苏、安徽、浙江等地接待游客人次更是比2019年同期还有所增长。不仅是旅游,上海、浙江和江苏的整体消费情况在全国也名列前茅。美团平台消费数据显示,苏浙沪消费额规模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第三、四、五名。此外,今年“五一”假期的消费从城市渗透到乡村,三、四、五线城市人群出游消费占比近六成,撑起了节假经济的半边天。
在长三角内部,今年“五一”期间,安徽接待游客人次最高,达到4427.67万人次,比第二名的江苏多了近1000万人次。浙江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总人数为2165万人次,占全国的11.2%。相较于2019年的数据,各地旅游人数不同程度有所提升,但安徽的增幅相对最小,为6.7%,而江苏、浙江两地相较于2019年同期的增幅都超过了10%。
不仅人流量剧增,长三角地区的旅游收入也飞速上涨。据公开资料统计,今年“五一”期间,浙江实现旅游收入291.6亿元,江苏实现旅游总收入301.13亿元,安徽实现旅游收入201.71亿元。今年“五一”期间,上海开启了第二届“五五购物节”。在双节推动下,4月30日至5月4日,上海线下发生消费196.5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30.4%,同比2019年增长9.6%。
今年“五一”期间,乡村消费焕发出崭新生机。越来越多的一、二线大城市游客选择乡村慢旅行,自驾、露营、徒步、采摘……新型旅游项目备受青睐,城市人追求“错峰”“小众”“回归自然”,在田野山林间享受惬意与悠闲的同时,助推乡村旅游经济的升温,也为经济复苏贡献重要力量。这一特征在长三角地区表现尤为明显。以浙江为例,今年“五一”期间实现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61.1亿元,占全国的11.5%。江苏省乡村旅游监测点共接待游客1104.1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36.75%,同比2020年增长126.37%。
“五一”期间,长三角地区县域消费同样火热。支付宝平台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有五个县域位列消费热度最高县城前十,包括浙江永嘉县、浙江苍南县、浙江平阳县、安徽肥西县、浙江嘉善县。越来越多的小镇青年、农村居民也参与到“五一”小长假旅行热潮中。文化和旅游部大数据监测显示,“五一”期间,乡村地区居民出游率达14.3%。
值得关注的有趣细节
长三角的旅游呈现出诸多有趣的细节,值得关注。
在今年“五一”期间,小镇青年作为新一届消费新贵,偏好前往周边城市旅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不少游客更注重体验型消费,旅游时到景点,吃饭时则叫外卖到酒店。据支付宝数据,这样的“躺吃”旅行风潮在上海、合肥和南京表现突出。杭州西湖、金华东阳横店影视城、南京夫子庙、苏州金鸡湖、上海长兴岛入选十大“躺吃”热门景区。
“长三角地区二、三线城市周边的小镇青年属于消费升级的一批人,他们有较充裕的可支配收入,且他们所在地线下的品牌难以匹配他们的消费诉求。所以他们平日通过线上消费满足需求,节假日则到大城市开阔眼界、进行消费。”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崔丽丽表示,小镇青年出游时往往乐意在可支配范围内“更加潇洒地花钱”。
来自长三角的游客还是“拼假高手”。途牛旅游网发布的《2020—2021圣诞元旦旅游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20-2021圣诞元旦期间,有六成的订单行程天数在3天以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拼假大军”中。拼假出游前十客源地中,南京、上海、杭州三地的合计出游人次占比高达57%,长三角地区“打工人”的拼假出游热情最高。
独特优势
长三角地区旅游发展能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两点:独特的人文生态资源及长三角地区的高消费能力。
长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资源互补性强,拥有5A级景区56家、4A级景区635家,4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占全国比重的20%。同时这里聚集了众多文旅项目,是中国旅游产业最发达、最聚集的地区。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发达的旅游交通网络和比较完备的城市规模体系。2019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签署《长三角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深化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合作与协同发展。
长三角地区的江南文化赋予了该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基因,山水、民宿、主题公园、海岛等景点聚集。从景点相关出行数据来看,上海外滩、南京夫子庙、苏州七里山塘景区、杭州西湖、宁波慈溪古镇、合肥大蜀山深受各地居民喜爱。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西湖成为“顶流中的顶流”,是首屈一指的热门景点,南京夫子庙也异常火爆,“贡院街人流不息、小吃店座无虚席”是“五一”假期夫子庙的真实写照。
此外,长三角地区配套设施完善,既有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便利的大交通条件,宾馆、餐饮、商城、会务等配套设施又一应俱全……这些都为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中国城市分布密度最大、地域范围最广、经济水平发展最高的长三角地区,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这点可从GDP总量中窥见一二。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成绩十分亮眼:江苏省实力十分强劲,凭借着25878亿元的GDP总量位居全国第二;浙江省今年一季度的GDP总量为16347亿元,位居31省中的第四名;安徽省的GDP总量为9529億元,上海则为9458亿元。
从旅游收入表现来看,近五年,长三角地区旅游收入逐年上升,国内旅游市场不断扩大,2015—2019年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44%,其中2019年全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709亿元,同比增长10.28%,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56.88%。长三角旅游市场规模巨大。
长三角地区拥有1.5亿左右的人口,潜在的客源市场巨大,消费力也显现出强劲的动力。数据显示,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总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的16%,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占到了全国的22%,足见人均消费能力水平。对比上海与其他一线城市的年消费支出类别的占比,可以看出上海的旅游消费占比最高,达到了26%,因而上海人更加享受在旅行中的消费。整体而言,长三角地区的人们不仅“能花钱”,并且更加愿意花在旅游上。
未来长三角旅游业将进一步享受一体化发展的红利,在区域合作、产业分工、客源组织、要素市场等方面都将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