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毅沣,张剑锋
草铵膦除草剂的有效成分为盐酸草铵膦,是目前唯一针对谷氨酰胺合成酶的除草剂,在农业上使用已经有约30年历史。临床上草铵膦中毒日趋增加,但目前尚无相关指南共识对该种疾病进行阐述,临床上亦无特异性解毒剂。目前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以及经验性用药。本文就我科收治的一例典型案例进行报道,并和目前国内可查询的案例报道相比较,总结如下:
患者覃某,女,61岁,身高160 cm,体重75 kg,因“服用草铵膦2 h余”于2020-08-29急诊入院。既往有精神分裂症病史,不规律服用阿普唑仑、舒必利治疗。家属代诉患者入院前因精神分裂症发作服用草铵膦约150 mL,家属提供的瓶子提示草铵膦有效成分20%,家属呼120接入院。入院查体患者嗜睡,急诊予洗胃、血液灌流治疗。于血液灌流过程中患者神志由清醒逐渐昏睡,出现呼吸微弱转入ICU插管使用呼吸机。转入后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18.48×109/L,胆碱酯酶7146 U/L,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40.67 pg/mL, PRO-BNP 208.5 pg/mL,肌酐346 µmol/L, 胸片提示两肺心膈未见异常。予禁食、补液,静注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口服药用炭、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未见神志恢复。住院次日患者出现四肢及颜面抽搐,意识障碍加重出现昏睡,予苯巴比妥、丙戊酸钠对症治疗,加以丙氨酸谷氨酰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葡萄糖等能量支持,患者抽搐次数减少,神志逐渐转为嗜睡。住院第3日上午,患者行通过脱机程序,予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导管。患者夜间睡眠鼾音明显,舌根后坠,过程中口鼻气流停止≥10 s,指脉氧下降,血气提示重度低氧血症,遂经鼻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住院第4日患者神志模糊,通过脱机程序,予停用呼吸机,留置气管导管。住院第5日上午,患者神志转清,应答切题,握手有力,予拔除气管导管,夜间患者睡眠过程中有鼾音,无明显呼吸暂停。住院第6日转出ICU到消化内科进一步治疗。报毒物分析结果提示患者血液、尿液均无有机磷、百草枯(无草铵膦检测项目)。出院一周后电话随访,家属表示患者出现服用草铵膦前的近期记忆缺失、遗忘。
本病例主要说明草铵膦介导抑制谷氨酰胺生成影响中枢系统兴奋性,可能引起患者意识障碍、呼吸衰竭,补充丙氨酸谷氨酰胺后患者意识好转。目前国内有详细临床症状报道的仅有两例,排除了无法查阅以及无详细临床症状报道的相关研究[1-3]。本报道和该病例报道相比[4-5],三例病例均出现了意识障碍与呼吸衰竭,如表1所示。表2则提示了三位研究者均使用了洗胃、血液灌流、激素、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用炭等治疗,三例患者均病愈。
表1 各报道的治疗方案对比表
表2 各报道的治疗方案对比
草铵膦是一种速效除草剂,并且是目前唯一针对谷氨酰胺合成酶的除草剂,它可以有效抑制生物体谷氨酰胺的生成[6]。谷氨酰胺是蛋白质的天然成分,通常占氨基酸含量的7~8%,日常饮食即可获得补充,肠外补充谷氨酰胺仅为途径之一。谷氨酰胺是人体中最丰富,用途最广泛的氨基酸,对于中间代谢、器官间氮交换以及pH稳态至关重要[6],免疫系统的细胞,如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分解代谢条件下对谷氨酰胺利用率与葡萄糖相当或甚至更高,使得谷氨酰胺作为一种潜在的能量补充,如败血症,烧伤或营养不良、高强度身体锻炼、手术后、放疗后和化疗后[7-8]。尽管谷氨酰胺是非必需氨基酸,当谷氨酰胺的消耗量超过其合成量时或合成不足时,它成为有条件的必需氨基酸[9],故危重患者应重视谷氨酰胺在的补充。
大多数氨基酸的脑脊液浓度比血浆低约6至10倍,但谷氨酰胺在脑脊液中含量接近血液中的含量[10]。谷氨酰胺也是血浆和脑脊髓液中最丰富的氨基酸,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L-谷氨酸)和抑制性(γ-氨基丁酸)神经递质的主要前体[11],在诸如舞蹈症,脑局部缺血、癫痫、高血氨症、肝性脑病等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脑脊液谷氨酰胺的水平也会发生变化[12-13],因此,草铵膦可能通过影响患者脑脊液中L-谷氨酸、γ-氨基丁酸的原有水平导致意识改变。三例报道均提示患者在服用草铵膦出现意识障碍、四肢、颜面抽搐,最终出现呼吸衰竭。在补充谷氨酰胺后患者逐渐意识清醒,呼吸功能好转,说明草铵膦可能降低了患者谷氨酰胺水平导致意识障碍,故应当重视该类患者体内谷氨酰胺的水平并及时补充,也需要注意呼吸功能监测,及时干预呼吸衰竭。
谷氨酰胺另一重要作用为抗氧化剂和细胞保护作用。在分解代谢情况下人体可产生氧化应激导致多种效应,这些效应最终通过激活经典途径(如NF-κB的途径)促细胞凋亡。而在分解代谢的情况下,谷氨酰胺可调节由NF-κB介导炎症途径的表达[14-15],发挥细胞保护和抗氧化特性。谷氨酰胺的缺乏可能引起细胞损伤,故临床诊疗还应考虑补充还原剂,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等。草铵膦对胆碱酯酶没有影响,故临床上还应查胆碱酯酶以资鉴别。
该例患者为肥胖体型,BMI 29.30,平日夜间睡眠有明显鼾音,拔管后夜间出现舌根后坠,出现低氧血症重新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并在神志好转后成功拔管,说明了肥胖人群舌底肥厚,拔管应当更注重神志的恢复。在临床工作中,亦出现过农药含有其他非说明书成分如百草枯、有机磷农药等,在诊治过程中应当行必要的鉴别措施如查胆碱酯酶、向尿液中混合碳酸氢钠查看有无反应。更重要的是施行毒物分析,或到正规厂家购买农药。草铵膦中毒目前尚无临床死亡病例报告。有研究[16]亦指出草铵膦中毒尚无遗传毒性、免疫毒性、内分泌干扰作用。目前补充谷氨酰胺的利弊目前还有所争议,一项多中心随机研究[17]显示,ICU患者补充谷氨酰胺是安全的,但不会改变患者的临床结局。
本报道也存在不足之处,鉴于国内报道较少,亦无相关共识指南供参考,治疗手段缺乏特异性。其中毒剂量亦影响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目前国内有描述的报道均出现了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目前草铵膦虽无特效解毒剂,但目前预后良好。本报道表明草铵膦中毒需注意患者出现意识、呼吸改变,做好治疗备案,避免出现严重临床并发症。未来的病例应当注意监测血液以及脑脊液中谷氨酰胺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