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 静
(安康学院 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措施。陕南地处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山区,经济基础相对落后,但特色农业鲜明,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推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加强陕南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服务融合,改变传统农业经营发展模式,进而促进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评价陕南地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程度,对于实现山区特色农产品和旅游服务的高质量供给,解决区域性农产品需求和农村脱贫解困社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伴随实践,学者们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发展模式[1]、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2]等方面展开探讨并进行实证研究。关于两大产业融合发展评价的视角和方法主要有3种:(1)基于物理学耦合理论的视角,张百菊[3]、薛海波[4]等借用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分别对吉林省、沂蒙山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分析。崔鹏鹏[5]、刘广宇[6]建立两大产业耦合发展的VAR模型,研究四川、云南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2)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视角,周贵平[7]、张珺[8]等从灰色系统理论出发,采用灰色关联法,研究了江苏、湖南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耦合协调状况。(3)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刘红[9]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江苏省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产业融合程度,并据此对农业旅游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李鹏利[10]、张帅[11]从融合条件、融合水平、融合效益三方面构建农业和旅游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山西省、吉林省两大产业系统的融合程度进行分析并进行融合时期的划分。
从现有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评价方法看,耦合模型、VAR模型与灰色关联法侧重衡量两大产业系统及内部各因素之间关联性和相互依赖程度,未对两大产业系统融合创新、融合效应做进一步衡量;投入产出法虽然能较好地反映两大产业经济资源投入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但不足之处是统计数据缺失,各级统计局未编制“旅游业”投入产出表;尽管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对两大产业系统融合发展的综合效应情况测度,但是涉及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设计难以量化,采用专家打分主观性较强。基于此,本文以陕南地区的安康、汉中、商洛三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尺度、数据可获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计算农旅融合指数,测量陕南地区农旅融合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障碍度分析,以期为陕南地区农旅融合发展实践推进提供参考依据。
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以产业关联为基础,通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新业态,有效利用特色农业与旅游资源,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应目标。本研究构建的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农业与旅游业关联程度、融合创新程度和融合发展效应3个维度及11项指标(表1)。
表1 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从统计指标口径一致性、数据可获取性层面考虑,采用“灰色关联法”计算两大产业的关联度[12]。研究陕南地区国内旅游收入(N1)、国内旅游人数(N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N3)、入境旅游人数(N4)与地区农业增加值(M1)、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M2)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灰色关联度A1、灰色关联度A2,首先利用SPSSAU系统的灰色关联法确定关联度系数,然后分别计算关联度系数的平均值,即可求出农业与旅游业的灰色关联度。
融合创新程度主要反映农旅融合的新业态,选择“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数量”、“地理标志农产品旅游开发数量”来表征陕南地区农业旅游新业态以及产品创新。由于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美丽田园、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由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认定,具有较强的公信力。
农旅融合发展效应主要分为经济效应、社会效应、投资效果、生态效应4个方面。经济效应层面,由于农旅融合对农业和旅游业具有促进作用,所以选择“旅游收入/GDP的比值”、“农业总产值/GDP的比值”作为衡量指标;社会效应层面,选取城乡收入比指标衡量融合发展带来农民增收,进而缩小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的社会效应;投资效果层面,考虑农旅融合实现资源共享,激发了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故选取“农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作为重要的组成指标[12];又考虑到陕南农旅融合活动多以茶园、果园为主要项目,因此选取“茶园、果园种植面积”作为其中一项指标;融合发展的生态效应,重点选取森林覆盖率表征融合发展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效应。
本研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计算出2008—2018年陕南地区年度的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综合指数,并进行障碍因子的诊断,从而对该地区提升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本研究指标体系中的相关数据主要依据2008—2018年陕南三市统计年鉴和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公告。产业融合创新指标数据依据农业部公布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名单》及地方政府网站公示,通过整理得出。
指标体系中产业融合的灰色关联度W1和W2所需计算数据至少5年以上相关数据计算[11],因此,2008年农业与旅游业的灰色关联度是以2003—2008年的相关数据计算的,2009年农业与旅游业的灰色关联度是以2003—2009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来,其他相关数据以此类推。
为解决指标的量纲差异,利用极值法对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1)
(2)
2.2.1农旅融合发展评价方法
本研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陕南地区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因子权重的赋值,一级指标有3个,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由于二级指标的复杂性,专家的有限性,因此二级指标权重采用熵值法确定。首先邀请熟悉指标的专家对一级指标的重要性两两比较打分,根据专家意见咨询结果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Rj;然后利用SPSSAU系统的熵值法确定二级指标权重Vj,最后汇总计算公因子的综合权重Wj,赋权结果见表2,计算公式为:
表2 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Wj=Rj×Vj,1≤j≤11
(3)
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得到的因子得分与对应的公因子Wj相乘并求和,计算得到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综合指数g,计算公式为:
(4)
2.2.2障碍度评价方法
农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不应局限于发展水平的评价,还需进一步揭示阻碍两大产业系统融合水平提升的限制性因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因此引入障碍度诊断模型[13]。该方法通过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和障碍度3个指标分析评价,其中因子贡献度表示单项因素对总目标的影响程度,因此,该指标用单项因子指标权重Wj表示;指标偏离度Pij代表指标理想值100%与该项指标标准化值之间的差距,计算公式为:
(5)
障碍度Aij反映第i年的第j项指标对农旅融合总体发展的影响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6)
陕南行政区划上包括陕西省汉中、商洛、安康三市,地处关中—天水、成渝、汉江三大经济区交汇地带,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桥梁,其水能及茶、果、林等生物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资源区。2018年,陕南三市农业增加值504.08亿元,拥有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49个,形成了茶、优质粮油、水果、生态渔业、核桃为重点的优势特色农业。同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造就了陕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经济增速长期位居陕西前列。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城市,依托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示范村等旅游资源,注重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休闲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培育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推动旅游业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乡村旅游已经成为陕南地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领域。
根据赋权结果,按照前文计算方法,汇总整理陕南三市数据,利用Excel计算陕南地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指数。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陕南地区2008—2018年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综合指数
从综合指数上看,2008—2018年,陕南地区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综合指数呈上升状态,从研究期初的0.07增长到2018年0.94,净增长0.87,年增长速度为0.087,近年上升的幅度开始加快。其原因是,从2012年开始,陕南各市、区、县相继制定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
从融合发展维度上看,产业关联维度的综合效应指数变化趋势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旅游收入与地区农业增加值灰色关联度较高,旅游收入与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灰色关联度值波动较大。产业融合创新方面,2012年以前,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创新指数变化呈现一个平缓的发展状态,2012以后,融合创新指数处于一个正常的发展态势。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效应指数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其原因是,陕南成功创建了平利县、柞水县等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以及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美丽田园、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5个,不断加大4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旅游开发力度,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赋权结果,按照前文计算方法,利用Excel分别计算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指数。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陕南三市2008—2018年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综合指数
从地区的角度看,由于陕南三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资源禀赋条件存在差异,因此安康、汉中、商洛三市的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综合指数存在差异,按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综合指数的大小排序,依次为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以2018年为例,汉中市的农旅融合综合指数更加突出,主要是其农业、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以及茶、果园种植面积均高于安康与商洛市,尤其是汉中特色水果、茶叶采摘项目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更好融合。
根据障碍度评价的计算公式,得到 2008—2018 年各指标对陕南地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障碍度,为了确定制约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将障碍度Aij>11%确定为主要障碍因素[14],具体情况见表5。
表5 2008—2018年陕南地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的障碍因素
总体而言,影响陕南地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障碍因素依次是产业融合创新、产业关联度和产业融合效应,产业融合创新是整个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以融合发展各指标每年障碍度取值大小为基础,筛选出影响陕南地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A2(旅游收入等与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灰色关联)、A3(地理标志农产品旅游开发数量),A4(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数量)、A8(农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这些指标反映的是陕南地区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断提高的同时,产业融合创新、产业关联度等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构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关联度、融合创新、融合效应3个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AHP分析法、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估算了陕南地区各年度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综合指数,采用障碍度指标诊断,分析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主要结论有:(1)2008—2018 年,陕南地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从融合发展指数变化看,呈现缓慢上升到快速上升态势的两阶段特征;(2)陕南各地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具有差异,依据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得分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3)影响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障碍因素依次是产业融合创新、产业关联度、融合效应,产业融合创新水平成为持续影响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第一障碍因素。
5.2.1陕南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整合政府规制体制
在休闲度假需求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陕南各市相继提出以旅游业为主导,科学统筹、配置整个区域生产要素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促使区域内产业融合发展。其中,农旅融合是全域旅游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农业和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路径。为了切实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积极探索政府规制体制改革,打破现存的行业分管体制,设立综合性的跨界治理机构,建立农业、旅游等产业部门与龙头企业、乡村旅游合作社等各方合作协调机制,完善引导和促进农旅融合的土地、金融政策,出台农旅融合新业态服务标准规范,完善农旅融合的利益保障与分配机制,确保农民真正受益和持续受益。
5.2.2围绕旅游市场需求,提升资源融合创新空间
当前,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常态化的旅游需求不断升级,旅游消费对旅游质量需求不断提高,需要提升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创新水平,充分将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VR等数字技术融入到农业旅游体验项目之中,提高游客参与度与体验感。针对陕南地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融合创新水平障碍,还应注重挖掘整合陕南特色农业、生态等资源,结合地理标志农产品,引入现代化的研发、生产、营销技术,大力开发技术含金量高、特色鲜明的系列农业旅游商品,同时加强创新主体与旅游市场的联系和互动,着力创新兼业化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业产品品牌知名度,实现农业产品与旅游商品的市场融合,提升融合产品的市场份额。
5.2.3打造陕南农旅融合产业集群品牌
推进农旅融合产业集群发展是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扶持特色支柱农业产业的重要路径。集群品牌建设作为全域旅游产业集群之魂,陕南三市应聚力共创集群区域品牌,联合把 “中国生态旅游中心”、“中国休闲养生中心”作为陕南整体形象打造,加大品牌资源投入,集中开展品牌宣传营销,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提升特色旅游景区、特色产业品牌的影响力,全面提升陕南旅游发展的品牌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