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琴
(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白银 730900)
全膜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是在地表起大小双垄并在双垄之间形成集雨沟槽后,用地膜全地面覆盖,再连续2年种植作物的种植模式[1]。该种植模式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免耕技术为一体,不仅提高了土壤水分的保蓄率、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使作物增产30%以上,并且还减少了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显著[2,3]。近年来,全膜双垄沟播二膜玉米在白银市干旱半干旱区大面积种植,为了筛选出适宜全膜双垄沟播二膜种植玉米最佳品种,2019年在白银市会宁县丁沟乡荔峡村半干旱区开展了二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为白银市干旱半干旱区种植二膜玉米推广提供依据。
试验设在白银市会宁县丁沟乡荔峡村,属温带干旱气候,海拔1 750~2 500 m,平均气温6~7℃,日照时数2 506.5 h,年降雨量350 mm左右,主要集中在7—9月,占年降水量的51%~58%,无霜期162 d。雨热同季,有利于玉米生长。土壤为黄绵土,试验地前茬为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地,土壤肥力良好,大垄宽0.7 m、垄高0.10 m,小垄宽0.4 m、垄高0.15 m,大小双垄宽1.10 m。二膜播种前将田间残留秸秆等清扫干净,用细土封好地膜破损处。
供试玉米品种分别为中单105、潞研1572、长单511、陕单620、敦玉735、先玉335(CK1)、XY6001、银玉123、郑单958(CK2)、榆玉1号。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42 m2,每小区种植6行,行长11.2 m,栽培方式为全膜双垄沟播二膜栽培,垄上种植,株距20.5 cm,密度82 500株/hm2,四周设保护行。施肥方式:在玉米拔节期用追肥枪一次性追施纯氮300 kg/hm2、纯磷225 kg/hm2、纯钾60 kg/hm2。
从气象观测可知,2019年年降水量为385.0 mm,较常年增加35.0 mm,播前对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平均含水量为16.43%,生育期降水量为285.0 mm,较常年增加,属保水年份。
调查记载各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
从表1可以看出,10个参试玉米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39~142 d,潞研1572与郑单958(CK2)全生育期最长,均为142 d;中单105全生育期最短,为139 d。
表1 生育时期
从表2、表3可以看出,各参试玉米品种的株高在261~302 cm,其中敦玉735最高,中单105最低;穗位高最低的是陕单620,敦玉735和银玉123穗位高最高;中单105为半紧凑型株型,其他品种为紧凑型株型。病害各玉米品种叶斑病斑点面积均小于5%;玉米螟各品种均为1级,其他病害均未发生。
表2 农艺性状
表3 病害及倒伏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各玉米品种的穗长集中在17.5~21.5 cm,长单511和敦玉735最长,均为21.5 cm。榆玉1号秃尖长最长,为1.0 cm;中单105和潞研1572最短,均为0.2 cm。潞研1572穗行数最多,为17.6行;先玉335(CK1)最少,为15.6行。敦玉735行粒数最多,为43粒;郑单958(CK2)最少,为36粒。先玉335(CK1)出籽率最高,为86.8%;陕单620最低,为81.4%。长单511百粒重最重,为44.3 g;陕单620最轻,为38.8 g。
表4 经济性状
从表5可以看出,各玉米品种间产量1%水平差异不显著,5%水平敦玉735、XY6001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区组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产量居第一位的是敦玉735,为15 759.9 kg/hm2,比先玉335(CK1)增产6.38%,比郑单958(CK2)增产5.42%;居第二位的是长单511,为15 287.4 kg/hm2,比先玉335(CK1)增产3.19%,比郑单958(CK2)增产2.26%;第三位是中单105,比先玉335(CK1)增产2.05%,比郑单958(CK2)增产1.13%;其他品种较先玉335(CK1)、郑单958(CK2)均减产;XY6001减产幅度最大,比先玉335(CK1)减产4.26%,比郑单958(CK2)减产5.13%。
表5 产量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敦玉735植株综合性状表现最好,产量最高,较先玉335(CK1)、郑单958(CK2)均增产5%以上;其次是长单511和中单105,较先玉335(CK1)、郑单958(CK2)均增产,适宜于白银市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二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