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好数学 家长要有招法

2021-08-26 07:54周国红
家长 2021年22期
关键词:错误题目习惯

□周国红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只有熟练掌握了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才能把基础打得更加牢固。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很多家长感到再领着孩子做题就有点儿力不从心了。一是因为自己的知识有限,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题目都有些难度,家长辅导起来有一定困难;二是很多家长工作劳累了一天,没有耐心和能力再辅导孩子攻克“难题”;三是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辅导孩子学数学,图省事给孩子买了大量的习题集和教辅资料,觉得让孩子大量做习题和看教辅资料就行了。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家长教孩子学好数学呢?

树立“办法总比困难多”的观念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的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要时刻做孩子的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比如,孩子在写作业,家长却在一旁悠闲地看电视或玩手机,这样会让年幼的孩子心理不平衡,写作业也不会专心致志。

言教不如身教。家长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孩子处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家长要想方设法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威信,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父母知识丰富、计算能力强,做一道孩子认为很难的题目可以信手拈来,这样会让孩子心悦诚服。当然,有些题目如果家长真的不会也要想办法让孩子学会。

曾经有一位考上北京大学的女孩对记者说:“我上北京大学是让我妈妈骗来的。”记者听后非常惊讶,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上小学的时候当教授的妈妈就对我说,姑娘,妈妈虽然是大学教授,但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数学没学好,妈妈非常想补上这一课,你能不能帮帮妈妈?”她看着妈妈说的那么“可怜”,就答应了。于是,这个小姑娘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生怕回家给妈妈讲的时候出错而让妈妈笑话。而每次给妈妈讲的时候,有些比较模糊的地方妈妈都会提出来,第二天早晨她再去问老师,下午放学回家后再给妈妈讲。就这样,在妈妈的“欺骗”下,她小学时数学学得特别扎实。这个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家长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尤其是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特别是要对孩子多鼓励、多表扬,以培养他们的自信。

让孩子有成就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孩子学习起来才劲头十足。我们经常说的“眼动不如手动,手动不如心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数学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笔者不但在课堂上让孩子多写多练,还特别重视指导家长与老师做好配合,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要让他们对照着课本上的图片和课外活动内容,多去动手叠一叠、画一画、做一做,这样孩子亲自动手实践,学过的内容就会印象深刻。另外,家长在孩子完成作业的同时,可以对学过的知识提出问题,启发孩子对问题进行探究,进而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做好下一节课的预习。同时,要让孩子联系实际生活,如认识分针、时针、行程问题、追及问题等,这都是孩子经常接触到的实际问题,如果家长指导孩子从生活中总结出规律,不但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综合归纳能力。所以,我的教学理念是:家长在孩子学习上切忌当甩手掌柜,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要抽时间、挤时间尽量和孩子一起学习,甚至要故意跟孩子“请教”,孩子有成就感了,学习劲头才会更足。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数学是一门知识性强、逻辑性非常严密的学科。要想让孩子学好数学,家长要配合老师的教学思路,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尤其在辅导孩子做题时,要让孩子养成读三遍题目的习惯。第一遍要读清题意,尤其是应用题。第二遍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分析题目要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行程问题还是工程问题,或是鸡兔同笼问题。第三遍看看还有没有漏下的条件,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然后写清解题过程,看看有没有更为简便的方法。这样日积月累,孩子就会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另外,家长给孩子讲解数学题时,千万不要把解题过程一步到位地讲给孩子,要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梳理,或者有目的地进行提示,让孩子自己思考,并恰当地给予引导和鼓励,让孩子满怀信心。孩子再遇到难题或者不会的题目,就不会等、靠或者一放了之,而是会深入钻研和思考。

养成聚精会神听课并及时复习的习惯。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听教师讲课完成。家长要嘱咐孩子一定要专心致志地跟着老师的解题思路去思考,切忌上课做小动作或者说话。要知道,教师准备一堂课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不但要查阅有关资料,还要认真研究学生,尽最大努力想着让优秀学生吃好,让基础差的学生吃饱。另外,家长要指导孩子重视预习,在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老师讲课的时候正好解决。在提前预习的基础上,上课时难点问题要认真听,对预习过程中已经明白的知识可以稍微放松一下,这样听起课来不至于那么累。总之,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要让孩子听课时做到心到、眼到、手到。

孩子放学后,家长要督促孩子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点及时回顾复习,并找出自己容易出现错误的内容加强练习巩固,从而把比较容易出现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立错题本,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小学生做数学题时会经常出现错误,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然后改正。老师要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尤其是到了周六日,把本周作业、单元测试题或者平时的练习题中出现的错误重新抄下来,然后再做一遍。如果还出现错误,要和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根治的办法对症下药。当做对了以后,再列出相同类型的题目让孩子继续练习,直到不再出现错误为止。家长要带着孩子经常回顾错题本上的题目,特别是出现错误次数较多的,要让孩子明确错误的根源,切忌死记硬背。这样会逐渐培养孩子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进而让孩子养成做什么事都要严谨、认真的好品德。

合理安排时间,让孩子养成及时做作业的习惯。很多孩子在学校做作业的时候,由于老师的监督,作业做得比较快,但是回到家后,有些孩子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又喝水,总是想方设法拖延时间,最后家长看着时间过长,不得不让孩子上床睡觉。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做作业拖拉、不按时完成的习惯。老师要指导家长,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做孩子写作业的监督员。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孩子,家长在监督孩子做作业时要适当把时间延长,多鼓励,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把作业做完。对于成绩较好的孩子,家长要适当压缩时间,让孩子做完作业后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切忌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过严过死,这样孩子会心生厌倦,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抵触心理。

总之,家长要想让孩子学好数学,就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经常与老师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密切配合老师的工作。在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把孩子培养成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健康阳光的好学生。

猜你喜欢
错误题目习惯
在错误中成长
上课好习惯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追根求源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