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急救人员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投入工作。图/北京急救中心
深夜,北京东四环,一辆120急救车行驶在回程路上。一男子疑似癫痫发作,急救人员迅速出车,行至半路被告知症状缓解,家属选择中途退车。
随车医生许森揉了揉眼睛,看了下表,2点15分。当晚,算上这次中途返回,许森急救小组已完成4次半出诊任务:
一位94岁老人垂危,车到时已无生命体征。
一名青年男子饮酒过量,呕吐不止,急救人员为其检查后扶他回房间休息。
一名中年男子大量呕血,现场紧急救治后送往民航总医院。
一名老年女性呼吸急促,并伴有憋喘,急救人员及时赶到,对其进行救治。
每天,300余辆救护车和近2000名急救人员辗转奔驰于北京的大街小巷、社区楼宇,在人们眼中,他们是“车轮上的急诊室”,连接千家万户,身处挽救生命的最前线。
近几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再度紧张,北京急救中心第一时间启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机制,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日常急救工作,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加强120指挥调度中心受理电话的流行病学史问诊及流调工作,不遗漏任何一条与疫情相关的信息。
许森,北京急救中心东区分中心急救医生,从业15年,在院前急救领域有着丰富经验。
工作中,他与护士吴莹、司机王新及两名担架员相互配合,组成五人急救小组,负责辖区急救、转运等工作。
“高碑店文化大街,一名男子大量呕血,已近休克……”7月29日晚9点35分,接到出诊指令后,许森和队员们迅速出发。
途中,王新数次电话联系对方核实具体地址,但始终未打通,只得边打电话边问路,摸索着向目的地行进。
“一般来说,15分钟内到达现场是没问题的,但有时候,因为地址不详、电话不接等原因会导致延迟。”每次,王新总是不忘提醒家属:“保持电话畅通。”
赶到现场,许森和吴莹提着诊箱、心电监测仪等设备,三步并作两步爬上楼,担架员紧跟其后。房间里,一名中年男子瘫倒在床,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不时呕血。止血、喂药、输液……许森他们迅速展开现场救治,随后紧急将患者送往民航总医院急诊科。
交接后走出大门,许森从车里拿出一瓶矿泉水,一口气灌下半瓶。“争分夺秒地完成救治工作,体力消耗大,精神压力也不小。”他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急救,在我国医疗急救体系中分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120急救属于前者。目前,在北京执行一线出车任务的医生、护士、司机共计3571人,担架员973人。他们遍布于北京全市各个急救站点,重复着“白夜下休”4天为一轮回的工作与生活。
许森说,作为挽救生命的最前线,院前的任务就是为后续救治提供先决条件。“保证人是活的,我们的工作就是跑好生命接力的第一棒。”
7月30日,《民生周刊》记者来到北京急救中心调度指挥大厅,全市120急救车的派车指令均从这里发出。
近20名调度员紧张有序地工作着。“从采集流调、地址、病情、姓名、年龄等信息,然后调度派车,整个流程要求在两分钟内完成。”当班组长狄珊珊说。
接听电话,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狄珊珊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合格的调度员,要懂得医疗知识,掌握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创伤处理等。此外,还要细心、耐心,有责任心,“事关生命安全,不能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据统计,指挥中心日均呼入电话6000~7000次,每日派出车辆1500余次,各类需要现场急救处置的情况占三分之一。
采访中,西城区分中心急救医生王坤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人打120说突发疾病、受伤、中毒,医生赶到后发现只是醉酒、胳膊擦伤或拉肚子。”
北京急救中心根据北京市卫健委《院前医疗急救与非院前医疗急救分类救护的指导意见(修订版)》开展了分类救护工作,同时参照院内急诊分级进行现场病情分级。但由于急救车资源有限,“应接不暇”,导致部分病人无车可派或者排队等候。“疾病伤情是随时变化的,但仅凭来电,又难以判断真实状况。”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王勇说。
急救车是稀缺公共资源,担负现场挽救生命的重任。对于急危重病人来说,急救车早一分钟到达,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王勇举例,4分钟是心脏骤停类病人的黄金抢救时间。如果附近无车可派,调度员只能跨区调车。然而,如果超过10分钟,抢救成功率就会变得极低。
对此,北京急救中心不断加强院前医疗信息化建设,先后与20余家医院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通过引入MPDS(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根据轻重缓急划分等级和类别调派相应急救车组,实现绿色通道直通医院,为病人争分夺秒。
北京急救中心党委副书记、中心主任张文中对记者表示,分级分类派车进一步明确了急救车的功能与定位,提高了运行效率,让急救车回归“救命车”的本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百姓就医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如何提高急救呼叫满足率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今年是《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北京市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持续推进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专业的急救服务。
北京提出,一方面,做好增量,即增加急救站点、急救车、急救人员数量,网格化布局,缩短服务半径;另一方面,做优存量,即优化运行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深化改革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补齐短板推动均衡发展。
7月29日晚,急救人员把病人送至民航总医院抢救。图/贾伟
7月29日晚,护士吴莹在急救车里准备仪器。图/贾伟
目前,北京院前急救体系已形成应急指挥中心—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的三级管理网络。截至目前,全市急救站总数达267个,较2016年增加90个,计划到明年年底增加至465个。
同时,配备急救车785辆(含负压救护车和999入网车组),值班车辆日300余辆,日出车1500余次,平均反应时间15分钟,其中,西城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13.88分钟,较之前缩短了1.77分钟。
“需要政府、公众、医院、学校、企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加快推进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构建全民广泛参与的全社会急救体系。”
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北京市日常生活急救呼叫满足率均保持在95%。值得一提的是,房山区以99.38%位列第一。
近年来,在房山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社会招聘、垂直培养、岗位转换、调整编制,以及与急救部门共享共用急救人员等方法,人员数量不降反增,由2013年的不足200人发展至如今的500余人。
不仅有效缓解了人员招不进、留不住难题,也为院前与院内的无缝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撑,更重要的是,实现一体化急诊救治模式。
院前急救作为挽救生命的前沿阵地,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抢救的成功与否,也是一把衡量城市应急救治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民生标尺”。
在张文中看来,除了要加强急救中心自身建设与管理,还需要政府、公众、医院、学校、企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加快推进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构建全民广泛参与的全社会急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