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
设置语文要素,明确训练方向,是统编本教材编著的重要理念,也是一线教师在践行和使用统编本教材时要着力关注之处。为了达成语文要素所指向的教学目标,编者在单元中选编了与语文要素息息相关的典型文本,教师要紧扣语文要素与典型课文之间的联结点,彰显文本的作用。
统编本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依照六年级学生的学情,他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紧扣人物细节阅读的习惯,但更多关注的是文本语言细节所传递的表层信息,而语言背后所承载的价值信息、本质内涵以及所包含的人物品质却难以揣摩。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的价值就在于将学生的思维从信息表层向着人物的内心世界推进,捕捉在神态、言行中的人物品质。笔者以这个单元的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例,谈谈语文要素的落实。
一、紧扣语言,在联系语境中体会人物品质
“言为心声”,文本中人物的语言是角色在具体情境下内在心境的真实反映,不仅反映了人物此时此刻的情感、认知,还是洞察人物精神品质的重要载体。从创作的角度来看,作者需要综合把握人物特点以及情境之间的联系,设计出最贴近人物形象的语言。这种基础性的创作原则,就意味着读者在阅读时,要从文本的情境入手,综合把握获取的信息,紧扣人物在对话时的语言,品味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描写“父亲被捕前”,朋友与母亲都几次劝说他早点离开,李大钊却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面对人物的语言,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步骤。
首先,从理解层面,明确李大钊在这段话中所表达的意思:自己现在的工作非常有价值、有意义,很重要,不能离开。这一层面是很多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稍加思考就可以得出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阅读的感受。但这一步,学生对人物的感知并没有能够深入到对品质的提炼,仅仅停留在了文本信息的表层。
鉴于此,教师展开第二步教学,结合文本语境和搜集资料,对语段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行补充,为体会人物品质提供基础。如“现在是什么时候”,这对于学生理解人物的品质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查阅的资料,对时代背景进行了解: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再如“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究竟怎么重要呢?笔者就可以从前文中所交代的“焚烧文件”与“工友被抓”这两件事情入手,并将这两个资料进行统整与组合,将其放置在文本中李大钊说的话语中,感受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所表现出来的无所畏惧、忠诚负责的优秀品质。
最后,教师创设情境,借助学生之间的角色体验,以互动的方式再现“亲友与母亲劝说李大钊”的场景,为学生真切朗读李大钊的这段话提供了方法,完成了角色体验,将人物在说这段话时的情感和内心活动融入其中,深化了学生对人物精神品质的体会。
二、把握行为,在整合对比中体会人物品质
真正的写作高手,在刻画人物特点时并不是单一的维度,而是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对人物展开全面而立体的描写,其中借助于相关的侧面人物形成对比与反衬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策略。因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实践,在关注主要人物的同时,厘清其他侧面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联系,在整合对比中,从另外的维度来品悟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如在描写李大钊被捕时,不仅描写了李大钊的表现,还将更多的笔墨用来描写敌人的表现。很多学生在阅读中就发现,敌人的表现与李大钊的表现正好相反,不难看出这是作者精心构思和安排的。教师就可以相机鼓励学生通过文本细读,用直线圈画出描写敌人的语句,用波浪线圈画出描写李大钊的语句。
第一组对比:“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与“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第二组对比:“‘不要放走一个!窗外响起粗暴的吼声。……‘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与“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教师可以聚焦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整合:首先,学生在进一步文本细读中,关注描写敌人的细节,并将其划分为语言、动作、神态等不同的方面,借助描写敌人凶恶、蛮横的丑态,通过想象再现他们在抓人时的画面。其次,在学生对敌人形成了强烈的憎恨之后,与李大钊不多的语言进行对比,感受他镇定冷静的领导人风采。
上述教学中,作者描写敌人的语句比描写主要人物李大钊的篇幅还多,但这不是喧宾夺主,更不是偏离中心。教师要充分把握和利用侧面人物的作用,将教学精力用在描写敌人的语句中,但最终的归结点却都要落在对主要人物的品味上。
三、聚焦神态,在悉心揣摩中体会人物品质
一篇课文对人物刻画的角度往往是多维而立体的,人物的言行、动作与心理,包括神态,往往是不分离的。其中,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洞察角度来看,关注人物神态、体会品质是最具有难度的。对于学生来说,人物的言行都属于外显性元素,学生能够从文本的语言中捕捉相关的信息进行揣摩,而对于人物的神态则无法直接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思考,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浸润在描写人物神态的语句中。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描写“受审时”,作者就用了白描的手法,对李大钊当时的外貌和神态进行了描写:“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面对这样的内容,教师依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这样的教学:(1)品味语言,浮现画面。圈画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借助对“穿旧棉袍”“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想象当时人物的状态,并相机还原其可能呈现出来的画面。(2)紧扣神态,揣摩内心。教师出示“平静而慈祥的脸”,紧扣关键词语“慈祥”和“平静”,感受人物的所表现出来的冷静和从容。(3)联系对比,感受人物。组织学生将人物的外貌和神态进行联系与对比,用蓬乱背后的酷刑与后面的认知进行联系,感受涌动在人物内心世界的话语,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虽然你们用严刑拷打来折磨我,但我没有丝毫的畏惧,因为我坚信我们的革命必将取得胜利。”正是因為李大钊有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才能如此冷静和慈祥。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的内容和典型语句,通过想象还原、实践感知以及前后的对比联系,感受了人物内心的话语,捕捉了人物内心真实的话语,感受了人物的崇高品质。
在教学中,对人物品质的感知应指导学生以文本的语言为载体,从细致化、多维化的角度,透过文本的语言进行揣摩,从而穿越文字的藩篱,形成丰富的认知体验,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少华街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