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房子
那一天,傅维、卫明和我在石坪桥一家老火锅馆里持久地谈论着温恕,他的诗歌,他的生活,我们这一代人的爱与哀愁。三个中年男人喝得大醉,在灯火明亮的新年街角,基督徒的傅维说:“温恕,朝着有光的地方走。”
对于少年时代就专注于内心生活的温恕来说,他诗歌上的早熟如同重力加速度迅速地把他带离了常规的生活之所,“是什么让我总是在想象中/而不是在行动中,感受到春天?”(温恕《我有这种本领》),一个沉湎于想象的诗歌之子与行动的江湖无关。
在诗歌的江湖里,温恕是一条深水里的独来独往的鱼,骄傲与谦卑并存,焦虑和孤寂同在。他有他自己的诗歌家族和精神谱系,但决绝地疏离了诗歌江湖。“拖着早熟的无聊而沉重的脚/还有微湿的前额,黑夜的颓丧”,波德莱尔的诗句可以有效,“早熟的无聊”让温恕更早地洞悉了“黑夜的颓丧”,因此,温恕诗歌被遮蔽并非时代的偶然事件,他诗歌的早熟拉大了他和时代的距离。于各种诗歌流派,他是旁观者,于现实生活,他是愤怒者,于诗歌自身,他是忧郁者。诗歌的忧郁之眼总会看见相反的方向,不是向前,而是向后,不是光明,而是黑暗,在向过去和亡灵的致敬中,温恕开辟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道路,“对于今天,我来得太早/昨天正是时候”(温恕《奥斯卡·王尔德的最后时光》)。
“昨天”是什么时候?温恕“昨天”的形象接近波德莱尔的“浪荡子”和“雅士”。“他们同出一源,都具有同一种反对和造反的特点,都代表着人类骄傲中所包含的最优秀成分,代表着今日之人所罕有的那种反对和清除平庸的需要”(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画家》)。拒绝平庸,这是温恕一生的信条,他用颓唐而壯丽的想象力维系着一个精神贵族最后的骄傲。
诗人的怪廦正来自于此,这份怪廦的深度与想象力成正比,与行动成反比,甚至让他与人交往时形成巨大的障碍。于是我们看到的温恕,对朋友有赤子般的童心,可以一个下午滔滔不绝,对他不喜欢的人和事,他愤怒,然后长时间的沉默。他是一个情绪写在脸上的人,对所谓诗坛成名者,他有一脸的不屑,同时你能感觉得到他对自己的处境又有深深的悲哀。对汉语的迷恋给了他激情和深渊,他宁愿让自己的诗歌沉入箱底也不愿在任何公开杂志发表,不,是沉入心底。“在这个星球上孤零零的一点/它远离大陆,静静地向前”(温恕《空气——童年纪事》)。
我们没有理由去苛求一个生活在并非抒情年代的抒情诗人。无可名状的痛苦和忧郁对于少数诗人来说就是使命,个人趣味和现世秩序的尖锐对立,他必须承担写作的痛苦、诗歌的忧郁,因为“我的心灵高踞于众人之上”(温恕《无题》)。
很多年,温恕总会在酒后痛哭,没有任何具体的原因,只因他心中的块垒需要泪水的浸润。他犹如“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的当代阮籍,要“用古典的听觉战胜/破碎的图像和晕眩的视觉”(温恕《新年钟声——致林克》),这是一场令人绝望的战斗。“古典的听觉”以及它的荣光早已四散了,而“破碎的图像和晕眩的视觉”正是我们每天都会看到的场景。叶芝说“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里尔克说“哪里有胜利可言,挺住意味一切”。温恕用他短暂的一生呈现了抒情诗歌的古典忧郁之美,作为朋友,我总觉得这个代价太大了。我又一次想起波德莱尔的“早熟的无聊”,美是不幸的,它滋养了诗歌。
一个地方就是一种命运。温恕命运的三个重要地点分别是德阳、成都和重庆,三地在他的诗歌生涯中具有不同的隐秘的关联。终其一生,他没有离开过大四川。四川复杂的地理和江湖文化为诗歌提供了中国最好的原生养料,但诗名的传播则必须仗剑出川,这几乎是古往今来诗歌传播学的不二法则。
温恕在第三代诗人中,无疑是一个另类,他“外省人”的诗歌形象在岁月的共谋中愈来愈突显,一方面他不断用想象力和学识拓宽抒情的边界,一方面他不让任何现实的地点出现在他的诗歌中。如果这不是温恕有意为之,也一定是他心中的隐痛所在。在当年风生水起的四川诗歌界,他是孤独的。也许,每一个现实的地点都会刺痛他,唯有逝去的年代能给他带来心灵的慰藉。
德阳是他的出生之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他从四川大学退学后,回到德阳,成为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工人。一个优秀的校园抒情诗人。我一直记得那个夏天,我游荡至德阳和他见面的情景。我在厂门口,他推着翻斗车向我走来。一身厚重而布满灰尘的工作服包裹着他瘦小的身体,看起来有点滑稽,随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本袖珍英汉词典说:“我还在学英语。”那真是一个灰暗的夏天。
温恕写过一首《回乡之旅》,“这是你的回乡之旅/在车站,苹果树和蝴蝶/你决定把它们珍藏起来,珍藏一枚徽章”。事实上,这是一次想象中的回乡之旅,他书写的伟大的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自1914年离开俄罗斯后,再也没有回到过故乡。无望的苹果树,无望的蝴蝶,无望的故乡,沉痛而不动声色,温恕借此解构了他对故乡的全部想象。
而成都和重庆,前者是他诗歌发育之地,后者是他人生隐居之城。他在本可修身养性的成都几年时间,就把自己的青春折腾得遍体受伤,他在起起伏伏风风火火的重庆,一待就是20多年,他躲进书斋,借诗歌疗伤。但现实并非如此,“生活的微积分多么烦人/我沉默了这么久/我们的街道多么寂静/我们的心多么火热”(温恕《谁的一瞥》),而在另一首诗中,与生活和解的意愿又如此强列,“全部宽恕/全部置入,一个温和的心灵”(温恕《与海亚姆、菲茨杰拉德有关的诗》)。抒情的心灵是火热的,也是尖锐的,温和的宽恕,一如他的名字,二者之间,构成了惊人的对称,反向的,冲突的,这两股力量似乎是重庆和成都这两座城市的异质,隐秘地推动温恕诗歌走向孤寂的星辰和大海。是暗合,还是必然?我更多地嗅到了宿命的气息。
温恕当然是熟知文学传统的,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诗歌语境才是真正进入温恕诗歌的窄门。在第三代诗人中,温恕最敬重的诗人无疑是张枣,古典和现代性的完美结合成就了张枣诗歌的迂回和优雅,语言中的轻与重、缓慢与迅疾的自如转换使他的诗歌似乎很容易地穿透艰难之物,并且精准而开阔。“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张枣《镜中》)。多年后,温恕感叹“你没有一面可以照彻/全身的镜子,或许多面/镜子,像他/在异国的天空下,从镜子中/看见往事/看见细节的头发奔涌而下”。温恕并没有标示《镜子》是写给张枣的,这首诗写于1996年,其时张枣旅居德国,致敬的意味深长。这就是温恕,他珍视写作的秘密,又有一颗永不服气的诗歌之心。与以“悔”为主题的《镜中》不同,温恕对镜子的反复书写不断地流淌着忧郁的胆汁,镜中的头发奔涌而下,每一丝皆是忧郁的隐喻。
在《如果样样事情都完美》中,蠢人把世界压成平面《镜子》,“而天才却用这面镜子/照见人世孤寂难耐的美”。诗歌以自我戏拟的方式,以怀疑主义者的姿态反对怀疑主义者,这正是镜像给诗人的启示,忧郁因为不断地“观看”成为了诗人身体的一部分。在《谁的一瞥》中,“谁递给我镜子/难道是春天的风吗?也许并不太迟”。这真是诗人命运的一道无解之题,一方面,没有“镜子”的生活,谁都可以把你抹去,你只能“潜入冰冷的水底”。一方面,如此轻的“风”真的能递给我一面拯救我们的“镜子”?
“真理是个虚设/我们只能哭泣、自恋”(温恕《比喻》),自恋是忧郁的早晨和黄昏,狂热和沮丧如同姐妹伴随。这不可救药的抒情疾病最终落实到诗歌中就是角色的转换,从独白式的歌唱到戏拟化的抒情,温恕找到了另外一条通往抒情的道路。在镜中,他是他,亦不是他,不同的角色观看镜中的镜像,同时也在分担他的忧郁。“良心、道德、人类的疾病/在我衰亡的余生反复发作/悬而未决”(温恕《奥斯卡·王尔德的最后时光》),他可能是奥斯卡·王尔德,他可能是波德莱尔,他可能是迪兰·托马斯,这是一条充满生命悲剧意识的诗歌长廊,他和他们之间彼此互为镜像,“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世说新语·伤逝》),分散的精神谱系从四面八方重新汇集到温恕的诗歌中,这些忧郁者把转瞬即逝的美提升到了永恒的天空。后來者,如温恕,在一次次狂热地诗歌演出之后,不得不退居孤独之穴,不得不独自演算着忧郁的乘法,他的世界里甚至容不下人间烟火。
温恕的焦虑因此显而易见。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解读这份焦虑,但我更愿意用美国批评家布罗姆的“影响的焦虑”来描述温恕的精神成长史。
在写作诗歌的“我辈”中,温恕是自我期许极高的人,少年时代即和柏桦、张枣交集,诗人杨政回忆:“1986年夏,柏桦录为川大中文系龚姓教授研究生,未到校而温君已告我,有大诗人来也,并示我柏君手书《再见吧,夏天》,甚赞。及柏君至,则迫不及待约我访之,情甚殷切,遂成一丘。”事实上,在八十年代的川大校园,温恕亦有“小柏桦”之称,从精神气质上,温恕是最接近柏桦的诗人,敏感、纤细、尖锐,具有天然的语言洁癖。
温恕早年的诗歌深受柏桦影响。“美好的夏天结束/四十分钟,全体同学出生入死”,1986年,温恕以这样的诗句回应他热爱的柏桦的诗歌《再见吧,夏天》。回应值得期待,三年后,柏桦在傅维和钟山创办的《写作间》看到温恕的《奥斯卡·王尔德的最后时光》,显得有些激动,“我终于见到他初露的光芒”,并且认为“温恕,我一直长期关注的诗人是《写作间》供献出的一颗诗歌之星”(柏桦《今天的激情》)。
持久的精神上的影响必然带来写作上的焦虑,只有能够战胜精神父亲的强力后来者,才可能真正站立,用四川话说,你写得好,老子要比你弄得更好。在抒情诗歌的道路上,这真的很难。诗歌不是比吼叫,不是比打架,比的是你对汉语别样的心裁。温恕的痛苦和焦虑在于世俗不堪的生活叠加在神秘的汉语之上,生活和写作,双重之困。直到有一天,他在小范围宣示,我又在写诗了,对于一个自觉“影响的焦虑”的诗人来说,我不得不说,这是一次诗歌的重生。我不得不说,这也是温恕诗歌真正的价值所在。
在沉寂多年后,他重新开始,自1996年(这一年,他研究生毕业),他写出了一系列充满智慧的致敬之诗。无疑,他在重庆的三年读书生活让他具有了更为开阔的诗学眼界,其间,张枣的诗歌为温恕开启了更为幽深的诗歌秘境。
温恕微信个人名片命名为:Here I stand温恕。我相信,这是温恕在互联网时代的一次自我精神确认的命名。尽管如此,写作的焦虑仍然一直伴随着温恕。毕竟,在“我辈”的汉语语境里,他面对的是两位当代诗歌太过强力的抒情诗人,柏桦和张枣。如果选用两个不同的几何图形来表示柏桦和张枣的抒情路径,我愿意用三角形和圆。柏桦的诗歌陡峻、急速、紧张,张枣的诗歌迂回、缓慢、圆融。温恕往返在两条不同的抒情之路上,他一直在寻找抒情的第三条道路,抒情的另外的几何图案。他几乎找到了,那就是“分散”的点和“连为一体”的线,点聚合成线,线上无数的点分散、流失,直至虚无。精神上的关联和独立通过点线的关系获得了合法的诗学解释。
《岁月流到这里》就是这样一首注定会进入文学史的作品。温恕通过“父亲”和“母亲”的形象展示了现实之物如煤油、木材、计划如何“连为一体”,又在不断“分散”,比如锅和锅铲的分散,电视和电视剧的分散,最后,“他们静静地等着,分散的事物从四面八方涌入小屋”。这首诗有一个副题,特别值得注意,他引用了英国诗人拉金的一句诗,“Things are tougher than we are”。简单的单词,但这是一句无法翻译的诗,正如温恕诗歌中的现实之物如何转化为精神光谱的“连为一体”,又“分散”,最后又渴望“涌入小屋”,这是温恕最后留给我们的诗歌之思。
抒情的劳作如此艰辛,又如此不合时宜。他本可以等到这一天,把所有的焦虑都化为精神共同体,汇入心间,成就一个真正的强力诗人。但更大的黑暗淹没了他,拉金说过“真理是隐喻组成的机械化部队”,温恕说过“正如轰鸣的机器/并不需要动机”(温恕《一个人成为恶棍》),因为在城市的街道,“我们什么也看不到/没有名词、没有系词、没有事物/没有恐怖”(温恕《大学的一课》)。虚无和绝望,本明雅的“单向街”,一个复制的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