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娥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统编本教材相较于以往版本的教材来说,文言文选入的篇目明显增多,这充分表现了编者对学生学习文言文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教学文言文才更有效呢?
一、以读为本,加强朗读指导
教学文言文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把课文读好。何谓读好呢?由于文言文中有许多生僻字、通假字以及许多语句顺序与白话文不一样等,因此,在朗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句子读得正确、通顺、流利,力求声断气连,直至读出文言文那独特的韵味为止。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课时,由于字数不多,句子也好理解,在朗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对文言文如何断句停顿的指导上。如“炎帝/之/少女”“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这样的形式,如此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学生则能够很快读出句子的抑扬顿挫之感,读出句子的韵味。再如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中的《囊萤夜读》一文篇幅虽然短小,但学生要想读好也不容易。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从“囊、胤、恭、勤”等词语入手,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扫除文字障碍,再让学生读好断句与停顿。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读准字音是基础,读好断句停顿与韵味是提升。教师要能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停顿断句的指导,以使学生逐步读出文言文的声断气连之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二、教给方法,促进内容理解
文言文具有语言凝练的特点,每个字都包含有深刻的意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呢?当下的文言文教学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逐字逐词地让学生理解,于是一篇抑扬顿挫、富有韵味的文言文就被上成了翻译课;另一种是完全放手,许多教师认为文言文的课文注释里面有词句的意思,学生只需要借助课文注释理解即可,教师不必做过多指导。其实,对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还是有着一定难度的,以至于教师完全放手以后,许多学生在学完课文后仍然不知所云。因此,把握文言文教学的度,教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对学生来说才是真正有用的。
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由于篇幅短小,也称小古文。那么,对于初次阅读文言文的学生来说,怎样才能做到适度地教呢?课后习题为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因此,在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以课后习题为参照进行教学就是合理的。
教师引导学生参照课后习题就是教学文言文的有效方法,注意对课后习题的合理运用,可以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
三、聚焦词句,丰富阅读经验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石。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揣摩编者意图、聚焦文言文中一些难懂或者关键的词句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经验,促进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如在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中的《囊萤夜读》一文中,“以夜继日焉”这句话就值得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教师可结合“夜以继日”这个成语来帮助学生理解,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古今文化的差异。教学时教师借机向学生进行成语意思的渗透,并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可以丰富他们的文言文阅读经验,为学生今后的运用奠定基础。
精心揣摩词句意思,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助力。
四、补充资料,降低阅读难度
文言文中所讲述的故事以及人们的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与现代社会有很大不同,这就为学生的阅读造成了一定障碍,教师应当结合文言文的内容,为学生补充或者拓展一些有关的资料,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司马光在史学上取得的成就拓展给学生听,从而使学生明白司马光小时候就是一个遇事沉着冷静、爱动脑筋、会想办法的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与他的聪明才智是分不开的。再如教学《囊萤夜读》这个小故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故事拓展给学生听,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可以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
在文言文教學中,根据课文内容特点为学生拓展一些资料,可以深化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突破阅读难点,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五、揣摩意图,落实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是统编本教材的亮点,为教师教什么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引。同样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在兼顾特点的基础上,揣摩编者意图,观照语文要素,把握好文言文“这一篇”与单元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文言文教学与语文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
如《精卫填海》所在的单元是一个神话故事单元,这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这些语文要素除了要在《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白话文中进行落实外,在《精卫填海》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也要观照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样,不仅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还为学生用自己的话讲精卫填海的故事奠定了基础。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在立足于文言文文体特征的基础上,巧妙进行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
六、迁移模仿,落实语言运用
在现代文的教学中,多数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而在文言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其实,古人在写文章时也是讲究一定方法技巧的。阅读文言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阅读,以真正发现文本表达之秘妙,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如《司马光》一文有这样的句子:“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水迸,儿得活。”细读这些句子就会发现,作者是先从整体上描写了群儿在干什么,再对几个重点人物进行描写。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一儿登瓮的时候,其他孩子在做什么”,再让学生按照“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一儿 ,一儿 ,一儿 ”这样的形式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文本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学生对当时的画面有深刻的感受与体验,还可以真正把语用训练落到实处。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发现的眼光引导学生发现文本在表达上的独到之处,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这样学以致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文言文作为统编本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编者深深的教学意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阅读指导,以帮助学生初步习得文言文的特点,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惠安县东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