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鸿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铁道及地下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43)
兰州至合作铁路全线位于甘肃省境内,行经兰州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至唐尕昂引入西宁至成都铁路,共线至合作,线路全长187.490km[1],(如图1 所示)。2014 年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可研,功能定位为客货兼顾的区域性铁路。2014 年12 月兰州至合作铁路项目开工建设,2015 年5 月由于铁路设计标准的调整,除东乡县黄家岭隧道建设外全线暂缓施工至今。
图1 线路地理位置及区域路网示意
2017 年,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铁路运输供需矛盾也相应改变。因此,受国家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铁路运量发展态势、国家铁路网规划、项目功能定位及线路方案等因素的变动影响,兰州至合作铁路客货运输需求发生很大变化,有必要结合新时代背景对其运量规模及构成进行重新分析和预测,为项目主要技术标准和建设方案的确定提供决策依据[2-3]。
为完善西部地区路网布局,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2014 年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 《新建铁路兰州至合作线调整可行性研究(鉴修稿)》,功能定位为客货兼顾的区域性铁路,正线数目为单线,规划运输能力为客车15 对/d、货运1500 万t/年[4]。具体批复运量(见表1)。
表1 2014 年国家发改委批复运量表 单位:万t、万人、对/d
近年来,随着兰渝铁路、宝兰高铁、兰新高铁的开通,区域路网格局不断变化。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5]将兰州至合作铁路纳入规划,与西宁至成都铁路共同构成“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之兰(西)广高铁通道;原成兰线川主寺至哈达铺段取消,兰州至合作铁路成为兰州至成都间最便捷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区域路网建设和发展规划,各线分工发生重大调整,原成兰线川主寺至哈达铺段客流转由本线承担,路网通过货流转由兰渝线承担。兰州至合作铁路作为西北至西南区际间快速客运通道的组成部分,需重新研究运输需求。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正在快速推进,煤炭行业成为“去产能”的重点,根据《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疆煤调运至甘肃、川渝地区需求下降;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沿线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及限制性开发区域,经济发展重心由工业逐步转向为现代旅游业。
新时代国家及区域的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直接影响着区域运输需求规模与结构,兰州至合作铁路客货运量也应相应调整。
兰州至合作铁路研究初期,国家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迅速,对铁路依赖性较强,全国铁路货运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14 年以后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大宗物资运输需求有所下降并持续至今。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可研文件于2014 年6 月完成,研究过程中对运量水平变化趋势的分析主要依托于当时铁路运量变化规律,预测货运量水平较高。然而,随着国家“去产能”政策的影响,以煤炭为主的大宗货运需求持续下降[6]。因此,在新时代新形势新政策背景下,兰州至合作铁路货运量应重新预测,运量结构需优化调整。
依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 年调整)》,原成兰铁路是兰州至成都间客货主通道;2014 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 《新建铁路兰州至合作线可行性研究》对其定位是以国土资源开发为目的,以货为主、兼顾少量客运的单线铁路。随着2016 年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发布,国家铁路网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兰州至合作铁路功能分工发生了巨大变化,是“八纵八横”高铁网之兰(西)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北至西南地区间客运主通道,功能定位为一条以旅客运输为主,兼顾沿线部分轻快货物的路网性国铁干线。
综上,兰州至合作铁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需重新分析项目客货运量,与功能定位相适应。
2014 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可研文件中,本线沿途设置盐锅峡、永靖、临夏南、合作等货运站。目前线路走向和接轨方式发生变化,由兰州枢纽西固城站接入,全线仅设双城一个货运站,需相应核定地方货运量;此外,兰州至合作铁路在兰州枢纽内与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顺畅联通,兰武张方向、银兰方向客车经兰合线至成都及以远地区无需折角运输,旅客运输更具时间优势,对甘肃金武张、银川等地区具有一定的客流吸引力,需重新预测项目客运量。因此,兰州至合作铁路线路方案发生了很大变化,需重新分析客货运量,充分发挥项目优势。
目前,兰州至合作铁路所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交通基础条件薄弱,沿线临夏州、甘南州均属于铁路客运空白区域,相较于内陆发达地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在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7]。项目影响地区人民群众对铁路给予更高期望,尤其是对高标准动车运输服务带来的“高铁红利”期盼已久,区域铁路规划及建设目标已从传统解决西部地区铁路有无问题向高标准铁路往西部纵深地区覆盖转变。因此,需对兰州至合作铁路在区域路网和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给予重新认识,重新分析和预测项目运量。
综上分析,受铁路网规划、国家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铁路运量发展态势、项目功能定位、线路方案以及沿线人民对铁路运输服务的期望等因素变化影响,兰州至合作铁路客货运输需求发生根本变化,有必要对其运量规模及构成重新分析和预测。
2035 年:银川~西安、兰州~张掖、银川~兰州、成都~贵阳、重庆~昆明等高速铁路建成,兰州~合作、西宁~成都、川藏、敦格、库格、格成、成昆增建二线等建成。
2045 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运输需求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
本次研究结合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区域路网构成、相邻线路分工及最新线路方案,在2014年可研基础上,考虑兰州至合作铁路承担的城际客流和旅游客流特性,对客运量进行优化。
(1)原成兰线客运量由本线承担
2008 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规划了川主寺~哈达铺铁路,决定兰州至成都的运输任务由兰合、兰哈成两条通道共同承担,而且兰州至合作铁路规划为客货共线铁路,以货为主,兼顾少量客运;2016 年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取消川主寺~哈达铺铁路,本线成为兰(西)广高速客运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甘肃省中西部、金武张、宁夏北部及蒙西地区与四川省中西部地区及云南为主的西南地区间旅客交流,线路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根据路网调整对本线功能定位的影响,将原成兰线承担的远期15 对客车、约360万人客流转移至本线承担。
(2)区域铁路客运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西北至西南地区,尤其是甘肃兰州及以远至川西北地区,尚未建成快速铁路客运通道,现状旅客交流相对较少。随着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变化,本线建成后将在区域路网中构筑西北~西南区际交流新通道,客流构成不仅包括西南人口稠密地区向西北的劳务客流,还应考虑旅游客流的增长趋势。此外,本项目调整为双线200km 时速标准,相对于公路运输,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较原标准明显提高。
(3)客运量优化结果
兰州至合作铁路作为兰州至成都间客运主通道的组成,主要承担甘肃省中西部、金武张、宁夏北部及蒙西地区与四川省中西部地区及云南为主的西南地区间旅客交流,综合考虑区域客运量、OD 分布流向及相关路网的建成的影响,按趋势、转移、诱增三部分预测兰州至合作客运需求(见表2)。
表2 兰州至合作铁路客运量预测表 单位:万人
(4)开行方案设计
根据客流预测结果,充分考虑沿线城际功能和旅游客流特点,增加短编构成比例,形成长短编组合、合理配置运力资源的客车开行特色。根据研究区域现状客车开行情况,分旅游淡旺季确定本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8-9](见表3)。
表3 旅客列车对数及径路表 单位:对/d
(1)通过货运量
原可研下行通过运量主要由兰州方向发往阿坝等川西北及以远的煤炭、粮食等货物构成。其中,根据《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新疆基地净调出煤炭量由原《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0.3 亿t 调整为0.2 亿t,且供应范围由主供甘青、川渝地区调整为甘肃西部,宁东地区煤炭以就地转化为主,煤源减少及川渝煤炭调入格局变化决定兰州至合作铁路不再承担此部分通过运量;根据粮食及农牧产品等生产生活物资性质,结合兰州至合作铁路功能定位,考虑此部分运量由公路运输。
原可研上行通过运量以成都方向发往兰州及以远的钢铁、矿建等为主。根据区域产业布局,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工业园工业禀赋得天独厚,着力构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冶金工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体系,因此对矿建等需求较大,由成都地区提供。考虑兰渝铁路是西北与西南地区间的货运主通道,此部分通过运量由兰渝铁路承担。
(2)地方货运量
原可研地方运量以到达为主,到达货物主要为煤炭、成品油、粮食、农业生产资料等;发送货物主要为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化工产品、农牧加工品、钢材以及其他工业产品。根据当时沿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沿线地区将新建永靖昌盛铸钢、兰亚铝业、连海炭素、津兰铜芯线、陇滇连铸钢等大型工业项目。
随着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的变化,沿线地区已列入国家层面的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未来工业发展潜力不大,原货运量预测结果偏大。兰州至合作铁路沿线仅设双城一个货运站,主要承担临夏州部分工农业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及工业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外运任务,是临夏州重要的轻快物资集散地。研究年度双城车站货物到发量及具体品名构成预测(见表4、表5)。
表4 双城车站货运量预测表 单位:万t
表5 双城车站货运量品名构成表 单位:万t
(3)货运量调整结果
兰州至合作铁路承担货运量全部为地方货运量,在深入分析品名来源和特点的基础上,铺画货流图,预测兰州至合作铁路各区段货流密度(见表6)。
表6 兰州至合作铁路区段货流密度表 单位:万t
汇总上述客货运量预测结果(见表7)。
表7 本线区段客货流密度、旅客列车对数汇总 单位:万人、对/d
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铁路连接了社会生产和需求,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型行业之一。基于时代背景变化开展铁路运输需求研究,可为项目的建设方案、主要技术标准、投融资模式、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方案的确定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过程。今后,可进一步深入研究5G 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在运输需求预测中的应用,以更好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运输多样化需求。